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山西孝义:在转型中再造优势 和谐中求发展

2009-7-15 22:4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是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和山西发展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三个发展”深刻总结了我省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是执政为民、践行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转型发展是安全发展的基础、和谐发展的保障。在全省上下重拳出手、重措出击、重力解困,全面贯彻落实“三个发展”之际,本报今日推出反映孝义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长篇通讯,期望能给大家以启示。

  不期而至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下滑!中国经济下滑!山西经济下滑!

  而在我省孝义市,持续增长的主要经济指标,犹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焕发出勃勃生机。

  ——前半年GDP预计实现90.1亿元,同比增长1.5%;财政总收入完成24.29亿元,占全年计划的51.2%。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08.23亿元,同比增长3.1%;工业增加值完成41.69亿元,同比增长3.6%。

  ——全市金融机构年内计划新增贷款20亿元,是去年新增贷款的7.4倍。上半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54.9亿元,同比增长32.48%;存款余额达到216亿元,同比增长14.97%。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9亿元,同比增长31.4%。

  ——1月至6月,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33.24亿元,同比增长23.3%。

  省社科院副院长潘云评价说,孝义的发展走势正是省委、省政府大力倡导的方向:把扩大投资建立在优化结构与增强后劲的基础上,把发展重心集中到调整经济结构上,通过新一轮投资高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实现转型发展的新突破。

  资源型地区如何走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转型发展如何迈出实实在在的步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孝义——

  转型,怎一个“逼”字了得:“双刃剑”下的痛苦抉择,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经济转型,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孝义祭出大手笔

  孝义市,是山西的一个缩影。

  孝义国土面积945平方公里,储煤面积占到总面积的82.8%,探明储量90亿吨,还分布有铝、铁、石灰石等数十种探明储量的矿产。是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

  从新中国成立到2008年底,孝义市累计生产原煤21亿吨、洗精煤10亿吨、焦炭5亿吨。2009年3月,孝义市被列入我国第二批、山西省唯一的资源枯竭城市。

  孝义的奋力前行带来了一圈又一圈漂亮的光环:从1998年到2008年十年时间,孝义市完成了“吕梁领先、三晋一流、中国百强”的三段式跨越。2006年GDP突破1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20亿元,位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96位,实现了“中国百强”的宏伟目标。2007年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前移至第88位。2008年完成GDP200.1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43.54亿元,总量位列全省第一。

  但是漂亮光环的另一面却是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过度开采。由此带来了一种十足的尴尬:

  2004年后的连续几年,省委、省政府表彰全省“十强县”,经济指标排在前面的孝义市却榜上无名,原因是环境指标“一票否决”。

  2006年,省环保局对我省两个县市实施“区域限批”,全省经济增长最快的孝义市是其中之一。

  社会传言:“连续多年,因环境污染,孝义没有验出一个合格的新兵。”

  面对这种尴尬,市委书记在思考、市长在思考、孝义的决策层都在思考…… “限批”虽无情,传递的是社会要求孝义经济转型的信号;传言虽不实,反映的是老百姓对生存环境的不满。再也不能这样做,再也不能这样活!

  实在地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市里早在谋划。吕梁市委常委、孝义市委书记李良森告诉记者,2002年,市委、市政府就邀请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经济研究中心有关专家对孝义市资源型城市转型进行了课题调研;2003年市委工作会上明确提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问题,只是没想到一切都来得这样的快。形势逼人,不做不行。迟转不如早转,慢转不如快转。认识成为共识,孝义站在新的起跑线上。

  回过头来看,孝义这枚山西棋局上的棋子的确踩在了点子上。2006年10月,对于山西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省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高度,描绘出了山西科学发展的路线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的新山西。

  在“新山西”的蓝图中,孝义如何为自己定位?

  目标: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途径: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这是2008年孝义市经济工作会上市长张旭光反复阐述、与会人员反复讨论的核心内容。这里透视出孝义人在这些年谋划思考积累起来的“忧患意识”“世界意识”和“发展意识”:

  先看“忧患意识”。资源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隐含着环境、资源等深层次的突出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不协调的问题。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例为2.5∶74∶23.5,二产比重过大,支柱产业中传统资源型煤焦化、煤电铝、煤钢铁的比重过大,产品初级、工艺粗放。

  其次是环境污染重、资源消耗大、生态破坏加剧、居住环境恶化的问题。全市年排放废水和大气颗粒物,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地下水和地表水污染严重。2005年成为全国43个空气质量劣于三级的城市之一。环境的压力,资源的压力,演变为经济发展的阻力。

  三是服务业发展程度低。全市服务业仅占GDP总量的23.5%,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43%的平均水平。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层次低、规模小,直接导致了全市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生活质量难以与经济快速增长同步提高。

  这些问题都是可持续发展的刚性制约或瓶颈,不解决、不突破,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转型发展是必然选择。

  再看 “世界意识”。2007年,孝义市GDP达到165.7亿元,人均36580元。换个角度看,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到74%,已经达到了西方国家工业化中后期水平。从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实践看,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即进入一个重要转型期。经济增长结构开始由“投资主导、工业推动”向“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转变,“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的组合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现代服务业即将替代工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看“发展意识”。原孝义人大一位老干部说,在经济欠发达的黄土高原上谋生存,要在发展之初就首先筹钱做环保并不现实,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一定阶段仍在环保上不作为就是犯罪。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加上市外存款和流通资金,全市民间资金约在300亿元,发展“内力”极为强劲。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恰逢其时。

  “从某种程度上说,孝义市的转型发展是‘逼’出来的!”市环保局局长杨郁玺说的是真话。

  这一“逼”,逼出了思想的大解放,逼出了抢抓机遇的战略眼光,逼出了改革创新的发展机制,逼出了城市转型发展的大思路、大手笔:包括产业转型、生态环境、社会建设、煤炭安全生产,总投资412亿元的247个转型项目规划出台。

  路是走出来的,也是逼出来的。

  转型,创新产业形态:依托产业转型的 “一体双翼”实现增长方式转型和发展动力转型,构建主导产业发达、新兴产业多元、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孝义是怎么转型的?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产业转型是中心。围绕中心,一需实现增长方式转型,由粗放式、被动型增长向节约、集约、安全、绿色、稳健式增长转变;二需实现发展动力转型,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有专家分析,国外及我国资源型产业转型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产业延伸模式,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建立资源深加工和利用的产业链,发展下游产业加工工业,逐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拓展。二是产业替代模式,即利用原有资源产业的资金积累,利用本地区的区位和比较优势,建立全新的产业集群,逐步摒弃衰退产业。

  孝义的产业转型综合了二者的优势:一方面加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另一方面启动并大力扶持发展非资源型、环保型、高科技型的新兴产业。由此形成主导产业实力雄厚、新兴产业多元驱动的五大基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焦化工业基地;全省一流的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全国一流的铝材、铝合金基地;辐射周边区域的现代服务业基地;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基地。

  结构合理,前景诱人。但探索的艰辛难以想象。

  冯俊年,孝义市分管环保的副市长。他说,产业转型是痛苦的。说起当年关闭取缔小机焦、小煤矿时的情形,仍然历历在目。2007年底,市里开展取缔“两小”零点行动,梧桐镇一年轻矿主看到执行的人员和车辆到来,立刻爬上近百米高的烟囱嚎啕大哭。负责带队的冯副市长马上召集公安、消防、医院等部门赶来解救。半个小时后,小伙子自己下来了,他擦干眼泪,十指抱拳:“各位对不住了,十多年的心血、5000多万元的投资眼看要废了,心里憋得慌。哭过了,舒坦些了,动手吧……”

  孝义有24户焦炭生产企业,1000万吨的生产规模。多年来,市里一直致力于产业的优化升级。2002年土焦炉被彻底取缔,2003年在全省率先结束了改良焦生产时代。从2000年到2007年,全市关停取缔“五小”企业及项目194户(个),淘汰落后产能550万吨。虽然损失了20亿元的固定资产,牺牲了4亿元的财政收入,但又赢得了发展的空间。

  从2008年开始,孝义市对焦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新的规划:以发展3—5个500万吨规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7.63米焦炉为重点,整合提升现有焦化产业,高起点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焦化工业基地。

  在提升焦炉工艺技术、提高装备水平的同时,欧罗福、金岩、金晖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资源整合、产业兼并等方式,提升产业规模档次,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旗舰式企业。

  煤炭生产是孝义市的基础产业。在2008年上半年,全市有大小煤矿100座,实际产量2000万吨以上,年产值在百亿元以上。

  但这些煤矿单井产能只有几万吨、十几万吨。下半年,63座煤矿被彻底关闭,37座煤矿全部停产整顿,进行兼并重组整合。今年以来,孝义引进汾西矿业集团、山西煤炭运销集团等资源重组主体,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高水平管理10个矿井,推进现有矿井机械化升级改造和安全技术改造,确保煤炭产能达到1300万吨,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

  铝土矿是孝义市储量居第二位的矿产资源,探明储量2.6亿吨,分别是全国和山西总量的16.6%和40%,但是多年来粗放经营,生产规模小,环境污染重,财政贡献少。去年以来,以生铝—4A沸石—电解铝—铝材(铝合金)加工增值为产业链的铝工业正在成为孝义市最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依托铝工业,孝义建设全国一流的铝材、铝合金基地。

  由杭州锦江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兴安化工有限公司4A沸石项目,是我省2006年在沪洽会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到孝义的大型投资项目。项目按四条线200万吨4A沸石产能设计,总投资约75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100万吨于2008年4月破土动工,12月底建成投产。今年公司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实现利税3亿元左右。

  公司董事长钭正甘告诉记者,项目采用了国外先进的拜尔法工艺生产技术,工艺装备和自动化程度达到了国内同行领先、国际水平。生产废水实现了零排放,国内同行业能耗最低。2009年兴安化工项目二期工程将投产,并上马铝型材项目,包括兴安化工、田园化工在内的“一大五小”铝工业项目达产达效,全市铝工业产能预期达300万吨,实现利税10亿元。

  在对资源型产业进行改造提升的同时,孝义市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发展新兴产业的突破口来抓,提出以现代商贸、餐饮、物流、旅游、金融服务、文化产业等为重点,建设辐射周边区域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说起对服务业的理解,孝义市发改局局长任华朝掰着指头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假如一吨煤从孝义运到唐山,出厂价400元,运费260元,到地价660元。这是供需双方都认可的价格。但这其中260元的运费由谁来实现,就与现代服务业紧密相连了。运输可由孝义方面承担,也可由唐山方面承担,物流公司实现的吨煤1/3的费用,就是绿色的GDP,由运输而带来的车辆的维修、养护,人员的消费等等,就是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具体体现。

  按照规划,到2010年,孝义市服务业的比重要占到GDP的45%。从去年开始,孝义市规划启动了一批商贸城、五星级酒店、社区服务、发展现代物流等总投资51亿元的28个现代服务业项目。现在,东兴国际酒店、晨光物流、曹溪河生态旅游开发等25个项目相继规划实施,其中10个将于年内建成运营。

  实现煤、铝、铁资源强项的精彩转身,孝义做足了文章。以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一批大型现代化农业项目为带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全省一流的现代农业基地,孝义的效益同样抢眼。

  走进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育苗基地,一株株柏苗挺立在一个个外形凹凸不平的柱形容器中,绿油油、齐刷刷,一排排、一列列,按照植株的高低摆成一个个方阵,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如同接受检阅的士兵,威武而雄壮。方阵的“指挥员”说,这是今春刚从陕西杨凌引回的新项目,50万元的投资,一年后的回报为投资的10倍。

  高阳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实施核心带动、开发延伸、辐射周边的梯级发展模式。目前,园区发展企业12户,这些企业的产品达60余种,其中16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投资1.07亿元的山西惠农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线今年投产后,年可转化玉米2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带动1万多农户的4.5万亩种植面积。这批入园企业全部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产值39亿元,实现利税8亿元,深加工18种农副产品,带动种植面积57万亩,带动农户近40万户,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4500人。

  据介绍,全市具有一定带动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个,41项农产品、28万亩特色基地获得国家、省无公害认证,为加速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转的过程是艰辛的,转的结果是丰润的。

  转型,重构发展模式:沿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用“循环经济”的指挥棒点化企业布局和园区结构,以产业的“块状经济”支撑科学发展

  孝义人是讲效益的。在产业转型中,孝义市用“循环经济”这把金钥匙开启转型发展的效益之门。

  位于孝义梧桐工业园区的山西天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0万吨甲醇项目,是我省第一个煤制甲醇的项目,由山东兖州矿业集团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7.5亿元,一期工程10万吨项目已完成投资4.67亿元,进入试生产阶段。

  公司总经理靳方余说,30万吨甲醇项目一期工程采用的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焦炉煤气转化技术,二期工程采用国际领先水平的煤制甲醇技术。煤气由同处园区的金晖、耀鑫等焦化企业提供,是上游企业的副产品。配套项目热电厂是以园区内洗煤厂洗选后的中煤和煤矸石及甲醇生产中排放的尾气为燃料,供应甲醇生产的电力和蒸汽。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利税2.8亿元。

  像天浩公司这样的发展模式,正是孝义市在产业转型中着力追塑的产业布局。

  2008年,孝义市列入吕梁市“双百双千”工程的28个项目概算投资16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1亿元。在这些项目中,循环经济型、新型产业项目占到总数的90%。依托重点项目的建设,全市形成了以机焦—煤化工—煤电—耐材—建材产业链为主线的循环经济型梧桐经济开发区;以洗煤—炼焦—炼铁—轧钢—铸造为主线的东许钢铁铸造循环经济型园区;以煤—电—氧化铝—电解铝—铝镁合金产业链为主线的大孝堡铝工业循环经济型园区;以种养加产业链为主,集科研开发、产品加工、技术推广、高效养殖、规模养殖于一体的高阳综合型循环经济园区。

  我们到梧桐经济开发区来看这样一个循环:开发区内厂厂相通,业业相连——

  各企业的洗煤废弃物煤矸石,全部被东义集团公司热电厂或企业自备电厂当作燃料;

  炼焦的排放物煤焦油、煤气被园区内金晖公司30万吨煤焦油深加工项目和30万吨煤气合成项目充分利用;

  煤焦油深加工的下游产品沥青又被中梧桐、环宇等碳素公司转化为用于橡胶生产的原材料木质活性炭以及碳黑、碳素等化工品。

  园区内初步形成了 “上下游产品接续成链、关联产品复合成拢、资源封闭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体系“互连网”,实现了废弃物在园区内的基本闭路循环和再资源化,达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同生共赢”。

  孝义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常胜说,在工业布局上,我们针对企业规模小、竞争力差的状况,围绕要素集聚,打造活力载体,大力发展一批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物流商贸园区,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的块状经济,成为孝义发展的产业支撑。

  过去,我们十分苦恼的是走不出问题因煤而生的怪圈,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效益因资源的循环利用而倍增的景象。

  转型,凝聚人的力量:完成了产业发展和资金积累的企业家们与时俱进,在城市转身、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寻找自己的坐标,同市场合拍,与政府共奏,谱出一首首悦耳的乐曲

  转型,靠市场的大力拉动,靠一批有远见的企业家们参与和带动,也靠政府的扶持和推动。

  今年5月8日,山东寿光县蔬菜基地来了一支特殊的考察队伍。他们是孝义市东盘粮村村委主任马力农带领的53位村民。

  马力农,孝义市东盘粮村人,大学毕业后在太原工作。1994年停薪留职引资500万元回到家乡办厂创业。在发展壮大自身企业的同时,他满怀激情地投身于新农村建设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建学校、修油路、解决人畜饮水困难、搞了山林绿化、资助贫困学生400余名。多年来,他在社会公益事业方面的捐助金额达5000余万元。

  去年12月在换届选举中,马力农以高票当选为村委主任。从“煤老板”到村委主任,角色易位短短半年的时间,东盘粮村就沧桑巨变。

  在记者下乡采访的车上,专程赶来接受采访的马力农一上车就打开了话匣子,绘声绘色地描绘着东盘粮村的新蓝图。“上任后,首先按照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思路,成立了东盘粮现代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去年腊月,仅仅10多天时间,全村3000多亩耕地全部顺利流转到公司。从今年2月14日开始,‘两委’干部协助农业公司连续奋战70多天,打深井、修渠道、修道路、栽树木,复垦土地200多亩。3000多亩耕地已灌溉完毕并全程采用机械化喷药、播种。”

  “现在正在进行绿色蔬菜基地及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工程。工程投资1000余万元,预计年生产绿色蔬菜30万公斤。”

  “以东盘粮村为起点,如有可能,我要兼任周围7个村的村委主任,目标是建设山西的‘华西村’。”

  从“煤老板”到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马力农信心百倍,胸有成竹。

  在孝义市高阳农业综合科技示范园区,“煤老板”出身的孟庆巨,非要让记者尝尝他和北京食品研究所共同研制的产品“保健米”。这是一种以各种杂粮为原料,经过严格筛选、粉碎、加热、挤压成形的新型营养合成米。这种米,样子酷似大米的形状,吃到嘴里富有弹性,香味别样。

  “经营农副产品不如以前开洗煤厂来钱快,但是我赚一千万比别人赚一个亿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要高得多。”孟庆巨将视线牢牢地瞄准了杂粮。今年,公司与周围9000多个农户签订农产品收购合同,公司为农户提供种子,秋后将粮食回收。

  2009年开始,孝义引进了一个“市场宠儿”,这个“宠儿”的知名度正在变得家喻户晓:樱桃谷SM3。它是由山西铭信禽业有限公司年轻的董事长薛宇铭引进的。

  前几年,薛宇铭还是个搞煤化工的“煤老板”,如今与樱桃谷SM3结缘,变成了“鸭司令”。

  在村民的养鸭大棚里,薛宇铭指着一身黄绒毛的小鸭子告诉记者,樱桃谷SM3是英国樱桃谷公司经多年培育而得的新品种。特点是生长速度快,饲料的转化率和瘦肉率高,抗病力强,区域适应性强,在我国南方北方均可饲养。

  山西铭信禽业有限公司的生态肉鸭养殖及深加工项目,是孝义市经济转型的一个标志性项目。项目总投资2.1亿元,可生产30大类130多种规格的鸭类制品,是华北最大的生态肉鸭养殖加工基地,产品销往10多个省市区。

  铭信禽业有限公司是“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铭信公司的带动下,全市已发展规模养鸭小区35个,到今年9月,鸭饲养量将达到1000万只。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8亿元,利税3.6亿元。到目前,铭信公司已直接带动养鸭农户1000余户,间接带动种植、运输、加工等就业人员1.5万余人,带动农户及社会投资近1亿元,可带动相关农民增加纯收入3000余万元。

  谈到企业家的角色转换,市政府办主任郝永鹏这样说:“无论人转业,还是企转型,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为了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帮扶铭信公司发展,孝义市委、市政府专门为铭信公司出台了两个文件,并专项奖补铭信公司500万元,安排500万元奖补养鸭小区建设,这在过去是没有先例的。正是市委、市政府的政策引导,加快了企业家的转型。”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只有从政策、资金、体制、机制等层面把全市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资金和人才、经验和智慧挖掘出来、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全党、全民、全社会参与经济转型的合力。

  在2008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市委、市政府出台了 《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鼓励投资和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三个文件。文件从五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经济转型的产业领域都向民营经济开放;实行用地优惠政策;加大税费减免力度;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从最初的煤焦企业,转而从事其他行业的企业,全市目前已达七八十家。在转型中,众多“煤老板”在新的行业、新的领域中找到了自己的坐标。

  有人说,孝义的发展得益于有个好书记,有个好市长,有个好班子,得益于有一批有眼界、有作为的企业家。实践证明,政府、企业、市场互促互动,转型才会步履平稳。

  转型,惠及一方百姓:城镇化转型、生态环境转型与社会建设的转型,提升了城市的功能,生态宜居、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新城市”正大步走来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产业转型是根本,而城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如不能及时跟进,实现社会建设的全面转型就是一句空话。

  站在孝义城南34米宽的景观大道与10公里长的迎宾路交汇处,人们似乎身处大都市。几年没到过孝义的人再进城来,昔日的痕迹已无处可寻。

  巨变得益于对城市资产“四权”进行了市场化运作:拍卖使用权、置换所有权、转让经营权、下放开发权。

  以城建城、以城养城的运作方式,最大限度地激活了城市资源,完善了城市功能,赢得了城市发展空间。政府获得收益5.8亿元,带动社会投入城市建设30多亿元。

  城建的作用在于如何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孝义市按照“周边大贯通、区域大循环”的建设思路,大规模展开拆迁改造工程。完成投资14亿元的14条城乡骨干道路建设工程,城市框架由三纵四横扩张到七纵八横,城市规划面积扩大到50平方公里,城区面积由7.5平方公里扩大到16平方公里。

  在政府广场晨练的人群中,记者见到一位来自浙江的客商。他说,近几年,他每年来孝义。感觉变化最大的除了城建就数空气。以前想晨练,一出宾馆灰蒙雾罩,呛人的煤焦味立即把人逼退回门。现在天蓝气爽,好多了。

  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必须扭转城市与环境之间竭泽而渔式的榨取关系,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走出一条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子。

  “我几乎每天都在城里转悠,一路看来,孝义的绿地增多了,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加大了,空气质量彻底改善了,感觉到孝义每个月都有新变化。”退休干部杨俊生感慨地说。的确,孝义市的二级以上天气2005年为97天,2006年116天,2007年200天,去年308天,今年至6月底已达到158天。

  初夏时节,记者在孝义采访,在河岸,在路旁,在企业,在村庄,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欣喜地看到,“大造林、大绿化”生态建设工程已蔚然成林,微风吹过,一排排高标准栽植的树林舒展着翠绿的枝叶,迎送着来来往往的百姓。

  近3年来,孝义市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累计投入近50亿元,大力度实施了“蓝天碧水工程”和“造林绿化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5%,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4.3平方米,获得了“省级园林城市”称号。

  走进孝义,一个被绿色环绕、花团锦簇的盆地,恰似一座秀美的庄园。感受孝义,一个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城市,正在升腾着新的希望。

  转型发展,民生为大。除了城建和环境外,市委、市政府把更多的财力投向公共服务领域,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的阳光。

  从2005年起,他们坚持新增财力向社会事业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向农民倾斜的原则,构筑起了低保、养老、医保三道屏障,从而实现了社会保障、医疗救助城乡全覆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孝义,转型之路才刚刚迈出第一步,前面的道路依然漫长。我们期待孝义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腾飞!(记者王建武翟翠明崔新龙任永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