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这也是对国际海事组织的挑战
2009-7-26 11:2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尽管我们对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早期迹象反应迟缓,但庆幸的是,我们已认识到温室气体积聚和全球温度升高正在改变地球生命赖以繁衍的复杂体系网络,云层、降雨、风向、海平面、洋流、植物与动物种类分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人类面临两难选择,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我们的生活方式变得不可持续,我们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侵蚀我们赖以生存与呼吸的支持体系,这种状况不能也不应该继续下去。我们应该现在就做出艰难的决定,并在当前和今后采取一致的行动,不折不扣、全力以赴。面对不容争议的事实,我们应该考虑采取重点优先的行动并接受需要做出牺牲的现实,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生存”而不是“生活方式”。
由于我们现在所知的“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和现实排放,气候变化似不可避免。气候不因外界因素影响而立即发生改变。但经过150年的工业化历程,全球变暖影响已经显露,即使现在迅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水平不再升高,今后几百年它将继续影响地球自然环境。
拿海运打个比方,气候变化像是一艘巨型油轮,要使油轮停驶或改变航向,不仅需要巨大的力量,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和距离才能够做到,尽管我们仅需要轻轻按动轮机键盘或自动驾驶上的一个键来启动油轮停驶或改变航向的操作。油轮好比是自行其道的大千世界,巨大的力量好比是推动各国领导人采取行动的全球社会,按键操作就好比是采取决定性、一致行动的各国部长和国家元首,他们在今年12月哥本哈根大会上将商定应对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后法律文件。
作为国际海事组织(IMO),长期以来我们深入参与了保护海洋和大气环境的工作。2008年我们在减少船舶大气污染方面实现了突破,我们正努力致力于限制和减少航运温室气体排放。在审议今年世界海事日的主题时,我们一致同意选择“气候变化:这也是对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挑战”的主题,这足以表明IMO特别在今年对此问题的高度关注。
我们对此重要议题开展工作源于各成员国及业界组织对环境问题的真切关注,这帮助我们寻求实现IMO目标时做出平衡的决定,更不用说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对我们的授权,其中具体规定了船舶温室气体限排或减排工作应由IMO开展。
为此,IMO已经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但又现实的行动计划,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制定一个强有力的机制,该机制将在全球范围内规范航运减缓气候变化。我们的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在制定新船能效设计指数、船舶能源管理计划(包括船舶营运油效最佳做法指南)、能效营运指数(使船舶经营人确定营运船舶的能效)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所有这些努力及对潜在市场机制的讨论,将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措施,IMO将向哥本哈根外交大会提交这些措施建议。
除IMO制定规范外,航运界自身在探讨能效问题的技术领域也取得了可观的进展。根据不同的船型和吨位,现有许多技术可以将船舶每吨/英里的气体排放减少15%到25%。在高油价的时代,其中一些技术还是经济合算的。我们的挑战是如何激励业界,对高碳效率予以奖励,而不是简单地减少燃油支出,并处罚能效低的行为。
由于碳排放和能效是直接关联的,简单而言,耗油越少,碳排放量越少,目前正在研发推进系统和螺旋桨设计,使燃油消耗量降低10%,同时产生与10年前安装的前一代产品相同的功率输出。对流体力学和船壳设计的同步改进已将油耗降低了2%到4%。
航运也展现了我们保护这个星球面临的多种复杂选择。例如,一些人主张船速降低10%将平均减少20%甚至30%的排放。但是在相同时间内要运输相同数量的货物,意味着投入更多的船舶,否则对习惯于“及时交付”理念的世界的影响可见一斑。
大型船舶毋庸置疑提供了规模经济,但对港口能力及其设施也产生影响,港口和相关设施需相应做出调整,更不用说对使用小船“喂给服务”网络的直接影响,而小船自身对环境也会产生影响。我们需要汲取的教训是,在匆忙得出结论之前,我们需要全面了解,不仅限于航运领域,而应通盘考虑各种旨在减缓气候变化的举措、机制和做法对环境的净收益。我们应该全方位考量每一解决方案的所有参数,包括正面和负面的因素。
气候变化将影响每一个人,无人能幸免。同样,寻求解决方法的责任不可能在某个国家或某些国家身上,也不可能仅在某个地区或大洲,而是在于我们大家。成功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远不简单,但如果失败,其后果则不堪设想。
要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的期望目标,解决方案需要现实、务实、平衡、可操作、节约成本,并需要通过清晰、透明、现实、诚实和便于管理的机制实施。我知道这涉及复杂而棘手的一些难题,不仅涉及技术,也涉及政治考虑,而且内容敏感,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我们不能忽视这点。若希望建议的措施能真正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则这些措施应得以普遍实施,而达到该目标,则需要全世界共同参与并协商一致。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09年2月在给印度业界领导人讲话中准确总结了当前形势,“工业化国家对我们星球的现状负有重大责任,他们必须为解决方案承担相应的义务,但同时,对全球变暖未造成很大影响的国家也负有责任,我认为现在并不是具体指责谁的时候。”
传达的信息已非常清楚:为成功应对气候变化,我们必须共同努力,按照形势的要求认真采取行动。若问题不限于某个国家,则解决方案同样也需要超越国界。我们都有责任采取大胆、全面和协调一致的行动,这些行动不仅促使我们星球进行修复,而且也将开启以严肃、有意义的行动防止类似我们目前面临的危机恶化或重演的新时代。我们只有携手努力,本着为子孙后代着想的责任感,这样今年下半年哥本哈根大会达成的协议才能具有真正长远的价值。
从人类自身看,贫穷、疾病、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增长问题是加剧问题并使问题复杂化的额外因素。气候变化和对其带来的多方面问题的应对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挑战”。毫无疑问,就像2009年世界海事日主题所述,这也是对IMO的挑战,而我们,成员国、国际航运界和秘书处正在全力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