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西昌——在危机中率先强势崛起的西部明珠

2009-7-27 19:2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西昌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战略。在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影响下,经济发展依然保持强劲势头。成为新时期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范例县(市)、四川省十大最具活力县(市)。

  一、“五抓五保”化解金融危机,推动县域经济强势崛起

  全球金融危机对西昌带来巨大冲击。去年9月,西昌高速增长的工业经济突然遭受“强降温”,当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回落7个百分点,工业利润增速回落23个百分点。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市反应迅速,采取“抓大保总量,抓小保增量,抓要素保空间,抓投资保增长,抓招商保后劲”五抓五保的措施,应对金融危机。去年10月以来,及时开展跨区域大宗矿石价格谈判,协调关联企业“抱团过冬”,成功解决全市钢铁企业原材料供应问题。及时出台政府注资施救计划,财政担保向合力锌业、邛泸公司等企业紧急注资7200万元,使停产、半停产企业迅速恢复生产。及时启用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技改扩能,投资4000万元帮助川渝中烟西昌分厂、太和铁矿、航天水泥等企业技改升级,向新钢业、会东铅锌等企业退税让利6500万元。落实企业改制资金2356万元,使部分企业在危机中成功实现转型升级。加强银政、银企合作,与农行、建行、中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成为四川省唯一与国家开发银行建立直接融资平台的县级市,每年可授信6亿元。去年11月,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1000亿元投资计划。我市快速出手,争取到国家扩大内需项目资金3亿元。

  在多项强力措施带动下,我市经济迅速回暖。2008年经济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目标。2009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15亿元,增长1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26亿元,增长21.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6.19亿元,增长8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3亿元,增长21.5%;财政总收入12.19亿元,增长35.6%;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7.49亿元,增长26.4%。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二、“三大三抓”确立工业主导地位,推动新型工业化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2009年,我市实施的当年投资2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98个,全年将完成投资118亿元。1~6月已累计完成投资59亿元。全球五百强企业沃尔玛、百盛集团、中冶实久入驻西昌;中国水电巨头水电七局、水电八局落户西昌,建立大型水电设备生产基地,生产订单达到3亿元;总投资150亿元的官地电站、总投资65亿元的800KV裕隆换流站正加紧建设;静态投资171亿元的攀钢钒钛基地全面开工;西部最大动漫主题公园“彝家天堂”动漫乐园、总投资10亿元的东河水库项目成功签约。8月中旬,全市将有20个重点项目竣工,10月将有30个项目开工。

  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立足资源优势,培育六大产业集群,打造五大总部经济。攀钢西昌钒钛、重钢太和铁矿两大基地的建立,形成钒钛钢产业集群;数十个大中型水电项目的上马,形成电力能源产业集群;一批五星、四星级酒店及房地产业的加快建设,形成旅游房地产业集群;西昌锌业、康西铜业等铅锌企业的加快发展,形成有色金属产业集群;雪花啤酒、三牧乳业、攀星精米、好医生等企业入驻西昌,形成食品医药产业集群;烟草物流中心、达达仓储基地等一批现代物流基地建成,形成现代物流产业集群。随着一批大集团、大企业的入驻,西昌逐步形成钒钛及有色金属资源开发总部经济、清洁能源总部经济、休闲度假会议总部经济、特色农副产品加工总部经济、川滇物流总部经济。

  大抓园区,抓大园区。重点打造成凉工业园区、经久工业园区、太和钒钛工业园区三大工业园区,成之为工业主导龙头。成凉工业园区是2009年西昌与成都开展区域合作,共同建设的工业园区,园区起步区1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目前该园区已成为四川省20个重点示范园区之一。经久工业园区是四川省百亿元级成长型特色产业园区,2011年攀钢西昌钒钛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西昌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钒钛产业基地、世界最大钒钛产品生产基地。太和钒钛工业园区是攀西地区四大钒钛磁铁矿区之一,有重钢太和铁矿等20余家企业,将建成国内大型现代化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基地。

  三、“三大工程”实现城市二次跨越,推动新型城镇化

  2006年,西昌市投入15.86亿元,实施了一批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实现了城市建设第一次跨越。为了加快推进城市建设上档升级,我市将2009年确定为“城乡建设年”。两年内投入125亿元,实施“城市基础、城市地标、城市升位”三大工程,启动城市建设重点项目50个,实现城市建设二次跨越发展。

  城市基础工程。总投入25.04亿元,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个。以市政设施、城市道路、桥梁交通三大建设板块为核心,建成邛海西岸二三级截污管网12公里,打造迎宾大道景观、娇子大道景观、滨河南路景观,新建航天大道东延线道路,改扩建泸黄高速公路58公里,打通城区断头路9条,建设城乡大型交通桥梁6座。

  城市地标工程。总投入56.16亿元,实施城市标志性建筑工程项目18个。重点打造星级酒店、商贸物流、社会事业、总部经济四大标志性楼群。实施美丽阳光酒店、紫檀国际酒店、青山机场扩建、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世纪摩尔购物中心、重百集团购物中心、城南九年制学校、职业中专学校、社会事业大楼以及攀钢钒钛、华润、华电、烟草公司等企业的总部大楼。

  城市升位工程。总投入32.4亿元,实施城市升位工程建设项目10个。以打造城市生态景观、城市风情景观两大景观板块为核心,重点实施邛海周边植被恢复、东河水库、五彩西昌绿化、三河绿化、高枧海洋生物园、建昌坊城市公园、民俗风情生态走廊、航天动漫博览园、建昌古城改造、礼州古镇打造等工程。

  四、建设“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推动农业现代化

  安宁河谷平原是四川省第二大平原,根据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我市决定用3~5年时间,率先建成美丽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全国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每年设立5000万元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发展壮大七大支柱产业、八大生产基地。目前,13种农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西昌被确定为全国十万亩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2008年,全市优质烤烟基地接近10万亩,烤烟产量实现一年翻番,优质烟叶畅销英美烟草、上海烟草、川渝中烟、常德卷烟厂等数十家国内外制烟企业。优质果蔬基地20万亩,优质洋葱远销俄罗斯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全市龙头企业达到52家,华宁公司成为全省最大蛋鸡养殖企业,三牧乳业成为攀西最大乳制品加工企业,富万利、好医生石榴汁实现出口创汇。

  加快改善农业基础,打造四川第二个“都江堰”。今年至2012年,将投入11亿元实施八大水利工程,投入5亿元新建安宁河堤防104公里,投入10亿元兴建东河水库。目前,投入1000万元的西溪乡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已建成投产,投入500万元西礼渠改造工程已完成。总投入达6000多万元的烟水配套工程、万亩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池等农业项目正在进行,总投入达2亿元安宁河经久段堤防工程、邛海流域治理、盐中灌区渠系改造、水毁恢复等水利项目正在实施。全面启动东干渠渠系配套、长村水库修复、安宁河兴胜段堤防等工程。全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超过3亿元。

  加快推进农民进新村,打造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点。采用“长藤串瓜”模式建设一批农民新村,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依托三大工业园区,实施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试点,在城郊建设一批卫星小城镇,辐射带动全市36个乡镇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前,正在依托经久工业区建设,打造经久乡主体集镇,建设3个新农村安置点;依托太和钒钛工业区建设,打造太和镇主体集镇,建设2个新农村安置点;依托成凉工业园区建设,打造安宁镇主体集镇,建设2个新农村安置点。

  五、“五大战役”加速旅游突破步伐,推动现代服务业

  2009年,西昌市旅游依然保持强劲势头,全年接待游客有望突破800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40~50亿元。重点是实施五大战役。第一战役:5月份,成功举办“四川首届农家乐旅游文化节”。全省在西昌设立主会场,20个市州同步设立分会场,活动时间一个月。一个月内西昌接待游客117.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26亿元,新增20家星级农家乐,其中3家被评为四川省“十佳农家乐”,新打造出4条乡村游金牌线路,其中2条入选四川省乡村游金牌线路。第二战役:8月份,将举办“中国西昌2009火把节暨建市30周年庆典活动”,举行5大类34项重大活动。届时,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魅力西昌”、全国少数民族大联欢两场大型文艺晚会,全国滑水锦标赛等八项全国性重大体育赛事,月亮女儿选拔赛、火把狂欢夜等数十项庆祝活动将隆重登场,预计游客人数将会突破120万人次。第三战役:10月份,利用国庆假日,精心策划,推出“金秋浪漫之旅”。第四战役:11月份,突出“彝家的新年,嘴巴的节日”主题,推出“风情美食之旅”。第五战役:12月份,以体验西昌特有的“冬春阳光”为主题,推出“冬春阳光之旅”,吸引外地游客在元旦、春节期间前来休闲度假。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加大基础建设力度,构建川滇结合部交通枢纽中心,打造国际旅游度假休闲会议目的地。一是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启动邛泸景区创建5A级景区工程,打造凯宾斯基美丽阳光、紫檀国际两个五星级宾馆,启动海河廊桥、东河水库、动漫乐园、湿地公园、水上运动中心、浅水湾温泉酒店、礼州古镇等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二是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完成烟草物流中心、达达仓储基地、西客站旅游集散中心、礼州农产品市场、小庙农资交易中心、马道物资市场等一批物流基地建设。航空方面,投资4亿元启动西昌青山机场改扩建工程,形成每年运送旅客110万人次能力。铁路方面,正在加紧建设铁路二级口岸;成昆铁路复线工程即将动工,2014年建成后,西昌至成都、昆明仅为2.5小时;西昌-昭通铁路已列入省网规划,将形成对接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通道。高速公路方面,四川省实施的12条出川高速公路通道中,涉及西昌的有3条,西昌-昆明高速公路已通车,西昌-成都高速公路2011年通车,西昌-昭通、西昌-乐山高速公路即将动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