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宁化县突出五个重点对接海西发展目标

2009-7-29 13:4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是加快发展工业经济。对接《振兴三明工业行动计划》,到2012年全县新增城镇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每年新增投资3亿元以上;力争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比2008年净增40亿元,年均增长32%以上。参与省市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发展有色金属和矿产深加工产业。打造海西钨产 
业基地,加快钨深加工专业园建设,做大钨精深加工产业,力争2012年钨产业产值达12亿元;做大做强铜铝制品加工产业,力争2012年铜铝制品产业产值达30亿元;按照我省稀土产业可持续发展指导意见,策划建立稀土加工专业园,培育形成稀土应用产业链;推进锡矿、铅锌、莹石等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做大矿产深加工业。培育做强优势企业,重点扶持10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力争到2012年建成3 家年产值超10亿元的大企业,有1-2家企业上市。 
  二是加快发展生态农业。立足“三江”源头,生态保存较好但局部水土流失严重和重点粮区、烟区、林区实际,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生态县建设,实施“三江”源头百万亩生态公益林修复工程,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脆弱区保护,抓住列入全国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机遇,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到2012年综合治理水土流失21万亩,建设1-2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一批绿色社区、生态村镇,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稳定粮食生产,打响“河龙贡米”全省首个国家级大米品牌,巩固全国全省商品粮基地县地位;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打响翠碧一号海西烟叶第一品牌,力争到2012年烟草产业产值达6亿元以上;壮大特色农业,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传统林业的改造升级,到2012年全县林产品总产值达20亿元;加快海西最大绿色蛋鸡等产业化项目、以草代木菌菇生鲜配送中心建设,培育畜牧、食用菌、茶叶、獭兔、油茶、蔬菜等6个产值超亿元特色产业,力争到2012年建成全省重要的商品蛋生产基地,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35亿元。积极对接海峡林业合作实验区、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引进台湾先进的经营运作模式,深化集体林权制度和农村综合改革,提升农业发展活力。 
  三是加快发展商贸物流。围绕加快流通产业发展试点城市工作,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加快培育现代物流市场,构筑连接沿海、辐射中部、联动周边的闽赣边界中部综合商贸物流体系,力争到2012年,实现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亿元以上。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围绕建设闽赣边界中部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加快“三纵两横”城市路网、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建设,引导推动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新区开发,到2012年城区规划控制区面积40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人口超过10万人。加快发展市场物流,编制边贸专业市场和物流园区建设中长期规划,抓好建材、家居市场等一批在建专业市场建设,策划建设水果批发、再生资源交易等一批专业市场,抓好工业物流中心、永利物流中心等一批物流园区建设。依托在建和拟建专业市场、物流园区,培育形成海西拓展腹地的集散地。力争到2012年,建材市场、服装与日用品市场、家居市场分别实现年成交额10亿元、6亿元、4亿元以上。 
  四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培育发展文化产业,以弘扬客家传统文化、唱响红色苏区品牌为主线,加快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黄慎纪念馆、伊秉绶故居等文化设施建设,深入挖掘客家、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依托全省文化产业基地之一――客家祖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支持兴办文化产业经济实体,推进文化产品开发营销,力争在广告传媒、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客家影视服务、客家名人书画艺术传承、两岸合作办学办医、创办客家大学等领域取得突破,积极培育文化市场,壮大文化产业,争创全国书画之乡。加快发展旅游业,以做成客家始祖文化业为龙头,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加快客家始祖文化园、红色景区景点等旅游项目建设,不断完善星级宾馆等旅游配套设施,加强以客家、红色、地质、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产品策划包装、宣传促销,主动对接客家祖地旅游节,发展客家祭祖、宗亲文化、民俗风情体验、红色胜地怀古、地质科考、生态休闲旅游等特色旅游业,推进海峡西岸客家文化交流合作基地建设,打造祭祖朝圣中心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力争到2012年,年接待游客量达1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5%。 
  五是加快拓展基础平台。针对放大的规划,继续拓展加快发展空间。围绕发展块状经济,加快工业平台建设,推进华侨经济开发区二期开发,至2012年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亿元,开发工业用地面积3000亩;推进木竹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专业园区建设,打造富有特色的专业园区;加快石壁工业集中区建设,努力建设成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同时,加快交通、电力网络建设,大力配合做好永宁高速、浦建龙梅铁路项目建设,深化建长高速前期工作,到2010年完成境内省道改造和县城至湖村110KV“双回路”电网建设、6条35KV线路新建、改造工程,着力改善交通、供电环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