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型营运中心提升外高桥辐射力
2009-7-7 15: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杨珍莹)今年1-5月份,刚刚推出半年不到的外高桥物流型营运中心创造了一个奇迹,16家物流型营运中心企业完成营业收入29.21亿元,合计缴纳税收额0.91亿元,同比增长48.9%。
物流型营运中心是外高桥功能区域管理委员会为促进区内物流企业拓展分拨业务功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适应新的经济运行模式而搭建的,截至目前,共有16家物流企业被颁发了物流型营运中心认定证书。
营运中心认定
企业业务范围扩大
昨日,记者走入位于外高桥保税区马吉路上的东方久信集团,办公室内一片忙碌景象。“我们觉得寒冬已经过去了,现在的业务量正在稳步发展中,一些新的业务也快要上马了。”让东方久信集团副总经理王一明自信满满说出这段话的与今年3月外高桥的一项新政不无关系。
今年3月,外高桥功能区域管理委员会首批认定了区内14家物流型企业为物流型营运中心,这些企业将直接纳入外高桥“诚信体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海关、商检、工商、税务、外汇、公安等)将为企业提供免查验、集中分拨、报关无纸化、放宽监管模式、放宽保税展示条件等便利措施,使营运中心享受到“直通车”的高效和“绿色通道”的便捷。
王一明表示,“单单海关方面允许我们做成品分批出区集中报关这一点来说,就能增加我们的业务范围。”
据了解,今年3月,外高桥保税区海关推出了“先出区,后报关,分批出区,集中报关”的模式,加快了企业的通关速率,而对于认定的营运中心,更将范围从零部件扩展到了所有不涉及重要监管证件的一般贸易机电类商品,这意味着,营运中心将可以承担成品分批出关的效能。
“增加了成品分批出关的业务后,对于客户来说,出关的速率将大幅度提升,对我们而言,大概也能减少50%左右的营运成本。”王一明说。
据悉,自3月被认定为物流型营运中心后,东方久信3-4月份业务增量部分提升了30%左右,预计今年完成销售收入3.5亿元。
营运中心
提升外高桥产业能级
据资料显示,世界排名前20位物流企业中有7家落户外高桥、前20位航运公司中也有7家在外高桥投资物流型企业,这些在行业内的佼佼者率先成为了外高桥首批物流型营运中心。
“在认定时,我们就着重挑选了产业的引领者,这些企业的做大做强,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相关联的产业业务增长,产业拉动取得了乘数效应。”外高桥相关人士表示。以物流型营运中心之一的上海畅联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日前与吉利汽车签订了“吉利宁波生产基地的入厂物流合同”,畅联物流跳出单一运输业务,直接进入吉利汽车物流配送及综合仓库管理业务,并有望拓展至其销售服务部件方面。
据数据显示,1-5月份外高桥保税区物流业营业收入为822亿元,占保税区销售(经营)收入的36.4%,“物流业在保税区内已经占据了越来越重的地位,而物流型营运中心的集聚能力和辐射作用,将吸引上海、长三角、东北亚更多的进出口贸易业务,能进一步推进外高桥国际贸易基地和航运物流核心功能的建设。”外高桥功能区域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简大年说,“我们希望包括贸易型营运中心在内,1-2年内发展到2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