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内河资讯

山西海事破解发展难题 构建平安水运

2009-7-8 14:4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6月上旬,由10余家新闻媒体组成的记者团结束了山西水上交通安全新闻采访活动。记者们行程3000多公里,先后深入山西省5个市、8个县(区)、6个水运企业进行了采访。通过在黄河沿岸、库区、湖泊、渡口码头现场采访地方政府领导、海事监管人员、水运企业负责人、船员和乘客,使记者们真实感受了山西省水上交通安全工作的现况。
  6月30日,一份分析透彻、观点犀利的采访报告放在了山西省地方海事局局长的桌上,山西海事为了破解发展难题,构建平安水运所做的努力亦跃然纸上。 
沿河群众
渴望政府高度重视

  山西属于典型的非水网地区,水运业务不发达,但安全监管责任重大。山西全省通航总里程1234公里,其中黄河通航里程971公里。经过几年的发展,全省渡口、码头已达143道,监管船舶1000多艘,水运企业35个,大中型封闭通航水域51处,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
  由于山西属于内陆省份,水资源相对匮乏,广大人民群众对水上交通安全的认识不高。但黄河沿岸的群众,渴望政府重视和有效监管水上交通安全。
  近年来,山西各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海事机构都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并采取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措施,来保证各项安全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在2004年临猗深沉船事故后,山西省交通厅先后投入近500万元,为全省海事机构配发执法车辆、救生衣、救生圈、对讲机等监管设备,使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能力不断增强;全省海事系统以开展海事管理正规化建设为载体,抓基础、抓安全、抓队伍建设,执法效率明显提高;组织海事执法人员赴广西、浙江等地学习培训,队伍的专业水平明显增强,连续4年保持了全省水上交通安全无事故的好成绩。
强化监管
解决执法无据难点
  山西省于2007年出台了《山西省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各项水上安全监管工作的落实。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监管过程中开始出现了一些矛盾,例如农用船管理主体不明确的问题,对小型船、挖沙船、餐饮船的安全监管缺少法律依据的问题,成为了该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的难点。
  在吕梁市黄河沿线,由于太中银铁路建设和太佳高速路建设的需要,从2008年开始,采砂船在黄河沿岸迅速蔓延,在吕梁市的兴县、临县、柳林三县257公里的黄河上聚集了101艘采砂船,临汾市也有90多艘,绝大多数采砂船均属于无证经营,给水上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在吕梁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吕梁市地方海事局将所有无证采砂船舶全部强行封停。目前,吕梁市地方海事局正在帮助船主联系船舶专家,进行强度和稳性计算,并补充有关资料,经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作业。执法无据,给海事安全监管带来了重重困难。
健康发展
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到目前为止,山西省还没有专门的水上应急搜救机构和队伍,而现有的监督搜救艇、执法车辆、通讯器材、应急装备,还远远不能满足地方海事机构对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的需要,由于应急能力的空白和专业救助队伍的缺乏,部分市、县出现了由“监管”到“管死”的怪现象,就是当地政府为了保证水上交通安全,在五一、十一、节假日等重要节日出现停运的现象。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段建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全面推动山西海事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要尽快理顺管理体制。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借费税改革的东风,将全省海事机构纳入或参照公务员管理,同时,将各市、县海事机构成为独立法人单位,解决经费不足、体制不顺、不能独立工作的问题。二是加快法制建设步伐。尽快争取省人大和省政府出台《山西省水上交通管理条例》和《山西省船舶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农用船的管理主体,提供监管小型船、挖沙船、餐饮船以及自然坡岸渡口码头的法律依据,为水上交通安全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三是全面提升应急搜救水平。按照山西省政府《水上搜救应急管理办法》的要求,尽快组建山西省水上搜救中心,打造一支专业队伍,不断提高山西省的水上应急搜救水平。四是不断加强海事执法装备建设。加大对海事监督搜救艇、执法车辆、通讯器材、应急装备的投入力度,全面加强海事装备建设,实现对11个市、52个县(市、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装备建设全覆盖,不断提升全省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能力,为全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提供坚强的保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