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带来新问题:企业供应链的外包之痛
2009-8-16 22:4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家乐新玩具公司将产品的生产流程外包给了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某家外地企业。本来希望这一举措能大幅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但没想到,外包却给家乐新带来了另外的问题。
家乐新玩具公司的运营总监张明波最近心情不错,当他遇到同事、公司网络部经理柳林涛时更是眉开眼笑:“感谢你啊,老柳,你们上次建的那套需求计划系统效果太好了,给我们帮了大忙!”
“呵呵,哥们,你现在高兴了,忘记一年前整天愁眉苦脸的时候了吧。”柳林涛打趣道。
张明波听了嘿嘿直乐。
外包带来新问题
家乐新公司是位于我国长三角洲的一家颇具规模的玩具设计和制造企业,年销售额在1.5亿元人民币左右,其产品通过零售、分销等渠道,销售于国内市场。近几年,家乐新也尝试着迈出了开拓国际市场的步伐。
由于竞争的加剧,以及一些大的零售商在价格上不断施压,家乐新不得不寻找降低生产成本的办法。于是,在一年之前,家乐新将产品的生产流程外包给了人力成本相对较低的某家外地企业。本来希望这一举措能大幅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但没想到,外包却给家乐新带来了另外的问题。
问题出在库存和备货期上。
在实施外包之前,家乐新对于客户和市场的变化响应能力很强。从接单到产品交付,整个备货期平均为6个星期。如果产品没有库存,家乐新就组织生产,然后向客户发货。可是在外包之后,备货期却一下子延长至4个月。
为了尽快满足客户的需要,家乐新只好提高库存水平。刚开始还行,可时间一久,库存问题就来了,一时过剩,一时紧缺,让家乐新疲于应付。
当初在决定外包之时,家乐新就考虑到了出现这一问题的可能性,还特意在公司本部保留了一部分工厂,以备不时之需。但这也并不是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反而会增加成本。家乐新后来还是决定将全部生产都外包出去,但适当的库存水平和对客户需求的准确预测,就成了家乐新公司迄需解决的问题。
寻找解决办法
作为公司的运营总监,解决外包带来的新问题是张明波无法推脱的责任。张明波想到,库存水平和客户需求预测都事关信息的获得和处理,那么IT系统就是一个可能的解决之道。于是,张明波向公司内的技术专家柳林涛求助。
柳林涛本是一名技术人士,原本对业务方面的问题并不熟悉。但这些年受到IT应用于管理这一潮流的浸染,他也开始逐渐对业务和管理问题感兴趣,时常和IT服务商的业务人员聊聊这些方面的话题,他也参与了不少家乐新公司以前的信息系统建设工作。
听了张明波的求助之后,柳林涛马上想起一件事。在一个多月前的一次聚会上,一家知名国外IT企业的业务人员曾谈起,他们公司的某个软件套装产品里有“需求计划”的模块。“这个模块能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呢?”柳林涛向张明波谈起了这件事。
张明波一听就来了兴趣,便请柳林涛尽快和那家IT企业联系。柳林涛和那家IT企业的业务人员沟通了这件事之后,对方马上带着全套产品来到家乐新公司,这套产品不仅有“需求计划”模块,而且还有“产品分析”等其他模块。业务人员向柳林涛和张明波两位演示系统。张明波看完演示就高兴了,“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数据预测不再盲目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用之后,家乐新公司决定购买这一套产品。家乐新公司的IT建设本来就有不错的基础,相关数据齐备,新系统的安装并没有费太大功夫,不久就开始投入使用。
预测某个产品的市场需求情况,在实施生产外包之后就一直是家乐新公司十分犯难的事。对于不同的产品,家乐新以前采取不同的做法。
如果是某个零售商特别需要的产品,一般该零售商会向家乐新提供预测数据,但他们提供的数据是否准确,家乐新很难做判断,所以家乐新也只好以零售商提供的数据为准来准备产品,但这一做法时常出问题。
曾经有一个零售商,对家乐新说将需要某种玩具产品几万件,家乐新随即积极准备产品,但最终该零售商却只下了几千件的订单,导致家乐新出现大量的库存积压。
现在就不一样了,在零售商提供了他们的预测数据之后,家乐新就会拿这个数字与自己的“需求计划”工具产生的结果对比。如果偏差很大,家乐新就会慎重起见,再通过其他途径确认市场趋势。
还有一些产品是众多零售商都需要的。这类产品此前最让家乐新公司头疼—因为没有好的工具对其市场需求作准确预测。家乐新只好比较与其相似的产品,然后评估出一个销售预测量,但事实证明这样出来的数据误差很大。现在,家乐新利用“产品分析”工具分析具有相同特征的不同产品,对多项参数进行合计和权衡,最终会得到某个结果。这种方法对于做好新产品的第一批订货效果尤其显著。
产品原型确定
现在,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时尚,市场对于玩具的需求变化很快,玩具公司便需要经常地设计出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在家乐新公司销售的产品中,有60%都是新产品。“产品分析”工具对于家乐新公司更好地设计新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
假如说某个零售商告诉家乐新,他需要一批价格在100~150元人民币之间的玩具熊。家乐新公司的设计人员便会根据这个价位设计出产品原型,如果零售商接受这一原型,家乐新便进入下一个作业环节:确定产品的初始产量。
这个时候,“需求计划”和“产品分析”工具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家乐新可以应用这些工具查看相同价位的现有产品,分析它们的历史销售数据。
如果家乐新判断这一价位的产品会非常畅销,那么,其他的零售商就一定也会要求拿货,而且,这个价位的产品如果只有一种设计原型,那肯定是不够的。这时,“产品分析”工具就可以提供相同价位的5种类似产品的外观设计,还有它们各自在最近12个月的销售状况。有了这些参考数据,家乐新公司就可以相对科学地作出产品的设计和产量决策了。
过去,新产品原型的确定是一个麻烦的工作,最后阶段的定型通常需要花1个小时,而现在家乐新只需要花10分钟就可以解决。如果原来就有待用的产品原型,那么这个工作花去的时间就会更短。
这套系统使用之后的效果让张明波感到高兴。几家大客户对家乐新公司的服务满意度提高了,大家合作得很开心。家乐新公司现在对存货的管理十分灵活,虽然存货水平现在仍然偏高,但正在得到明显的改善。
家乐新公司的产品预测和设计团队也变得更加强大。前不久刚刚推出的几款新品玩具,一上市就取得了很好的业绩,订单纷至沓来—家乐新公司的外包生产企业可又要忙上了。
“产品分析”工具可以提供相同价位的5种类似产品的外观设计,还有它们各自在最近12个月的销售状况。有了这些参考数据,家乐新公司就可以相对科学地作出产品的设计和产量决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