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卡海外市场大单频出
2009-8-2 11:4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李卫卫
受各项利好政策的拉动,上半年的国内车市在全球范围内可谓是风景这边独好。但是,在这些繁荣景象之下,却仍然难掩汽车出口市场的一片愁云惨淡。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此前发布的数据,2009年1~6月,我国累计出口汽车的数量仅为14.24万辆,同比下滑超过了60%。这一组数据向我们传达了一个危险的信号:国内汽车实现出口以来的首次销量大规模缩水业已出现。
虽然汽车海外市场一派低迷之态,但是国内重卡的出口表现却似乎有“逆潮流而动”的架势,成为上半年汽车出口市场上一抹不可多得的亮色。
超出预期
众所周知,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内商用车的出口就出现明显下滑,这其中又以重卡的降幅为最大。数据显示,在2008年的11月,国内半挂牵引车出口销量甚至狂降了70%,市场之惨淡可见一斑。
考虑到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尚未见底,海外市场面临着汽车需求大幅萎缩、货币贬值、信贷削减、贷款利率上调等诸多不利因素,再加上包括重卡的最大出口国俄罗斯在内的部分国家纷纷提高进口关税和环保门槛,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对于2009年国内重卡的出口表现并不乐观。甚至有人断言,2009年将成为重卡在海外市场最为艰难的一年。
但是,市场却用实实在在的销量,让这些持悲观论调的人大吃了一惊。
先是陕汽第一季度实现出口3340辆,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220%。随后,其又在4月中旬与阿尔及利亚签订了5500辆的购车合同。
一汽解放方面也传出捷报,50辆解放重卡销往越南,使近几个月解放出口至越南的重卡数量达到了150辆。
而一向在海外市场开掘有术的华菱表现依然抢眼。7月2日,华菱董事长刘汉如携海外事业部非洲销售区域负责人归来,几天的北非之行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一位阿尔及利亚的经销商一次就向华菱订购了500辆重卡,全部是其正在推向市场的第二代高端重卡星凯马。
不仅重卡整车企业在海外频收大单,一些专用车企业在出口市场也收获颇丰。一位专用车企业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欣喜地说: “原本以为出口下滑的局面一直等到下半年才会有所改观。没想到2009年才刚进入3月份,一些海外市场的回暖迹象就开始显现。截止到4、5月份已经超过了2008年同期的水平,6月份,增幅更是进一步提高。仅越南一个国家,我们上半年就销售了500多辆车,同比销量增幅已经超过了50%。市场回暖的速度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想。”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类似这种出口高速增长的情况,并非个别企业的个别现象,已经成为某些区域市场的普遍现象。而在这些市场上着力的车企,不管是销售底盘还是输出专用车都大有斩获。
“新贵”乍现
“毫无疑问,非洲地区已经成为包括重卡在内的中国商用车出口的 ‘第一首选’地区。而位于非洲西北部的阿尔及利亚则成为中国商用车出口的第一目的国。”卡车行业分析师龚雨楠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2008年,由于俄罗斯市场的进入限制,导致进口的中国商用车在该国受阻,出口数量下降了33.89%。而越南则凭借51417辆的“成绩”,成为当年度最耀眼的明星市场,并成功将中国商用车第一出口大国的桂冠收入囊中。但是时间仅仅过去了几个月,形势又发生了逆转。统计数字显示,阿尔及利亚已经将越南从最大出口国的交椅上赶下。
阿尔及利亚何以成为中国商用车以及中国重卡的出口 “新贵”,这也是最近一段时间业内人士和重卡企业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在龚雨楠看来,一方面,是源自阿尔及利亚国内对商用车,尤其是重卡产品有着极为旺盛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与中国商用车产品的竞争优势息息相关。
相关人士介绍说,近年来,随着阿尔及利亚政局逐渐稳定,该国的经济持续发展。当地政府陆续启动了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包括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等,由此产生了极大的工程自卸车和物流用车的新需求。
但是,阿尔及利亚重卡生产水平和能力都极为有限,国内所需的重卡主要依赖于进口。预测数字认为,该国2009年的重卡需求量将有望突破8000辆,而且这个数字还将不断被刷新。这也就意味着,该国已经成为一个重卡出口的绝佳市场。
那么,中国的重卡又如何能在国际众多重卡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阿尔及利亚消费者的首选呢?龚雨楠认为,随着我国企业在阿尔及利亚承揽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我国的机电设备也逐渐进入了该国市场,并在当地拥有一定的知名度。
更重要的是,与一些国际重卡巨头的产品相比,中国重卡在价格上要“亲民”的多。这对于经济实力并不是很雄厚的阿尔及利亚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诱惑。
当然,仅有这些 “内外因”,还不足以让中国重卡拥有如今在阿尔及利亚市场上的表现。还有一个因素不可或缺,那就是重卡企业的市场开掘和品牌维护。
在这其中,陕汽的 “先下手为强”就很具有典型性。据了解,其早在2006年就瞅准了阿尔及利亚巨大的重卡消费需求,并将其确定为公司出口的重要市场。围绕这一目标,公司制定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案。这些方案在金融危机期间成为陕汽在海外市场开拓的重要砝码。据统计,截止到2008年11月底,陕汽向阿尔及利亚用户销售重卡超过3500辆,再加上从其他途径销售的重卡,到目前为止,该国境内的陕汽重卡保有量已近万辆。陕汽的相关领导人则透露,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陕汽将在阿设立4条组装生产线,来组装其出口车型。
“旧爱”重来
虽说越南的风头已经被 “新贵”阿尔及利亚抢去不少,但是该市场进入2009年之后的表现也让不少国内的重卡企业惊喜不已。不少销售人员都表示,从目前来看,越南市场的回暖势头相当明显。
2008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越南国内的经济形势恶化,导致货币贬值,贷款困难。不少重卡客户要么因为车辆需求减少而放弃进口重卡,要么因为资金链紧张无钱提车而不得已毁掉进口合约。一时间,国内重卡企业出口越南的业务几乎停滞。不少倚重该市场的企业则面临着出口销量锐减,不得不调低年度出口目标的窘境。
而2009年以来,越南市场这种“举步维艰”的态势也似乎走到了改变的时间点。不少重卡企业在越南的销量逐渐开始回升,并有超过金融危机前销量的势头。
据相关人士介绍,这主要是源自越南经济状况的企稳向好。 “随着国内经济情况的好转,原来一些停工的建设项目开始复工。而且政府也加大了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力度,这都使得越南国内的运力需求激增,车辆购置需求也就被激发出来了。”该人士表示,同时他还强调, “经济逐渐回复到正常,原本困扰一些重卡经销商的资金链紧张、贷款困难等问题也得以改善,这也提高了他们在进口重卡时的支付能力。不会像2008年那样,车子都堆在港口无钱提货。”
记者从一些经营重卡出口的经销商处也了解到,越南市场的回暖最早出现在2009年春节前后,当时销量开始由过去的负增长转为正值。到了3、4月,回暖的趋势就逐渐明朗。不少客户开始纷纷咨询重卡的进口业务。截至目前,市场形势仍然比较乐观。
但是对于下半年越南市场的走向,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乐观的估计认为,越南经济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不会再出现持续下滑的可能。因此,对于重卡的需求也不会受到什么负面影响,下半年应该处于稳定增长的态势。还有一些人则对此持审慎的观望态度。在他们看来,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未消散,因此对于越南国内来说,并不排除经济再次出现波动的可能。这将对我国向该地区输出重卡产生直接影响,所以现在就认定越南市场已经回暖有些过于草率了。对于企业来说,不光要做好回暖的准备,也要对可能出现的市场不利有所防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