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港口资讯

沧桑巨变庆华诞 迎难而上铸辉煌

2009-8-2 12:1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武汉水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 秦建设
    经过50多年的风雨,武汉水运集团由单一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单一的运输向高档次的航运发展,船舶由小向大型化江海直达化发展。尤其是这30年来,武汉水运集团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上自强发展之路。这30年来,我们的船舶结构逐步实现了由木到铁、由小到大、由内河船舶到江海直达船舶的升级换代;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传统单一的水上运输产业为主到多种经营模式的新跨越。
克服困难千方百计抓发展
    一段时间,水运集团曾是武汉市交通企业中有名的困难企业。由于历史原因,企业设备老化、包袱沉重、债务缠身、官司不断、资产枯竭。同时,由于水上货物弃水走陆逐步流失,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内部管理混乱,职工工资、下岗生活费长期拖欠,职工集资款到期不能偿还,在职、退休人员医药费长期不能报销,职工怨气很大,矛盾日渐积累。企业根本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企业领导也是苦于应付。2002年3月,新的领导班子上任后,面临的是企业人多、债多、矛盾多、人均占有资产少的 “三多一少”局面,而且在资金上 “银行不贷、财政不补、上级不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统一思想,明确提出了 “不等、不靠、不要、不推诿、不回避”的指导思想,挑起企业改制、发展、稳定的重担。
    新领导班子对企业现状进行了认真分析。认定企业要生存,离不开发展。 “千难万难不发展更难”,成为大家的共识。随后确定了 “发展集运、壮大海运、服务路桥、开发物流”的企业发展思路。
    在资金极为紧缺的情况下,我们勒紧裤带,砸锅卖铁,处理老旧设备,吸纳社会资金,融资达5000万元,发展了集装箱专用船、大型浮吊、大功率拖轮等十多个项目。
    长海公司的前身是一个机驳船队,而且设备老旧、船龄长、舱位小、成本高、不适航、安全性能差、没有航线资质,经营上完全以出租舱位为主,月收入在二十几万元左右。几年来,经过投入发展,长海公司由2003年的6艘船舶,载重箱位472TEU发展到2007年 12艘 船 舶 , 载 重 箱 位1754TEU;年总收入由889.6万元到2007年的5677.8万元;营业利润由244.9万元到2007年的1525.2万元;箱运量由 21434TEU到 2007年的108980TEU;船员年收入由1.223万元增至2007年的3.28万元,实现市政府提出的天天船目标,首航大小洋山,为武汉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以武汉华威运输有限公司、沪汉营业部、皓达公司、武汉营业部为龙头的货运代理业依托武钢、宝钢、中钢、信钢等大型企业,为承揽运输业务打下坚实根基。如华威公司多年与武钢对口服务,在代理运输钢铁产品方面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尤其是在运输价格昂贵的精加工产品钢帘线时做到了保质保量、安全、迅达。目前他们着重于企业软件建设即网络化管理,企业硬件建设即组建自己的运输船队,由单纯的货代向运代一体化迈进,以适应现代物流业的要求。
    在这几年的发展中,我们摒弃过去 “眼睛向上,等、靠、要”的旧观念,树立 “不等、不靠、不要”的新观念,采取多种方式筹资:一是将国有资产中的非经营资产和不良资产置换出来,投入新的项目。二是广泛吸收合作伙伴和社会自然人入股。有了资金后,我们采取购买、自建、外租等多种形式,抓新的发展项目。在抓新项目过程中,我们强调必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一是有市场发展前景即5~10年的市场份额和业务保证。二是有大的业务货主作靠山,签订长期的经济合同。抓住武钢、中外运、哈动、信钢、武船重工、宝桥建设部、中钢、二公局、大桥局。同时,抓住阳逻大桥、天兴洲大桥、苏通大桥、杭州湾大桥开发的机遇。抓住了大的业务货主,企业才有希望,生产才能有依托。三是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以盈利为目的,追求效益的最大和最高,长期亏损的企业迟早会被市场所淘汰。四是有实力。新公司的组建,必须具有一定的实力。实力是基础、实力是本钱、实力是品牌,实力代表新公司的社会形象和永不枯竭的生产力。五是有一批善经营、会管理的科技人才。
    6年来,我们通过克服困难,千方百计抓发展,企业人气不断提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职工收入增加,所欠职工债务逐步偿还减少,内部矛盾缓解,使企业生产经营步入正常轨道。
强化管理消化矛盾稳一方
    几年来,集团在积极抓发展的同时,不断完善企业管理,消化矛盾,优化企业内部环境。
    面对大量历史沉淀下来的矛盾和问题,集团领导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在抓发展基础上,全面加强企业各项管理,从管理中要效益。主要做了如下几个方面上工作:
    积极分流人员。新的领导班子上任时,公司在册职工2700余人,生产力远远大于生产量。在这种情况下,集团按照改制的要求,全力做好人员分流工作。在有关政策允许的前提下,6年来共分流人员1100多人 (其中正常退休450多人),为企业减了负。
    积极化解矛盾,偿还内外债务。新的领导班子上任时,职工医疗费长期未报销,在岗职工工资、下岗职工生活费,尤其是职工集资逾期未还高达500万元。面对这些沉重的负债,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我们除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外,挤出资金逐期偿还。到现在为止,职工集资仅余近40万元未还。6年来经济纠纷达40余起,可谓官司不断。面对这些经济纠纷,我们积极应对,据理力争。截至目前,40余起官司基本结案,并通过积极努力,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全面加强企业管理。在加强管理过程中,我们调整企业结构,关闭和精简企业重复多余的生产经营单位和管理部门。我们调整合并生产经营单位8个,管理部门7个,减少了内耗。同时加大了安全生产管理力度。对安全生产责任逐步落实,积极整改安全隐患。6年来,共投入整改资金200万元,整改重大隐患40余起。
    增强信心,积极审慎促改制。当前按武汉市政府的要求,企业改制的内容条件基本具备。改制工作是一件十分复杂、具体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的改制思路为 “整体改制、分类操作,一步到位”。目前我们已完成宣传发动、制定方案、清产核资等前期工作。按照市政府、市交控公司的指示,积极审慎地向前推动。我们有信心,在上级的领导下,在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下,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按时按量完成改制任务。
    回顾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催人奋进,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工作,抢抓新的发展机遇,实现企业新的转变!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