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时间赛跑的人
2009-8-22 1:3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左洪芬
2008年11月20日晚上19:05,南航广州货站收运大厅9号X光机的周围站着师傅、我以及某物流公司的代理人、负责查验货物的安检员。传送货物的ETV平台机上的集装板和集装箱都已发往空侧,但我们仍在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正在路上赶来的一票货物。
正好这票货物要赶乘的航班是21:10的一架VIP航班,为了不影响后续的安检和装机等环节的工作和确保航班正点起飞,货物收运时间非常严格,如果5分钟之内这票货仍不能发向空侧,按规定只能被拉下。
19:08带有物流公司标志的车急速驶进货站,代理人以最快的速度开车厢门、搬货、放到X光机的传送带上,安检员查验货物、签字、盖章、放行,我拿了挂牌给师傅,师傅随着已穿过X光机正在传送带上运行的货物一边跑,一边查看它的标签,一边写挂牌然后挂在上面。
等到货传送到分解组装台上后,师傅招呼来叉车司机,没叫搬运工而是直接和我一起动手把这件40多公斤的货搬到叉车上,然后对司机说:“时间有些紧,辛苦您了,谢谢!”当时感觉像影视剧里托付300公里加急信件的情节一样,就差说一句“路上不可停,换马不换人”。看看时间,刚好19:10。
望着驶向空侧的叉车,我们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一次和时间的赛跑,我们赢了——照师傅的话说,货运人就是一群和时间赛跑的人。
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师傅边和我一起整理交接单、组装单和自检表,边给我讲十几年前南航货运的往事。
20世纪90年代初,南航刚刚成立,货运各项设施还非常落后,情形无法与现在同日而语。开单基本上都是手写,计算基本上都是用算盘,惟一的一台计算机终端还是使用磁盘的IBM386,而且经常因为出故障掉链子。无论是开单还是交货,货主和代理人都要排起长长的队。
那时的货运仓库相对今天的货站而言小的可怜,容纳不了多少货物。但这些并非最主要问题,问题的根源是那时飞机既少又小,运力严重不足。运输速度最快的莫过于 “急件舱”(当时的一个术语)货物,但最快也要3天才能运抵目的地,而且除了鲜活易腐和外交信函等特殊货物之外一般货物基本上订不到这种舱位。普货的运输周期一般要7天甚至更长,那时空运的速度可能比不上如今的铁路运输或公路运输。说一千道一万,硬件是拖住腿的桎梏,和时间赛跑的脚步因为这样的桎梏而异常沉重。
说到这里,师傅又望了一下刚才叉车驶过的仓库大门,望着空侧停着的拖斗和板箱,若有所思,继续讲下去,讲述了一件他见证过的往事。
一天一位代理人从深圳拉来满满一卡车的货物,但当时正值年底也正是货运的高峰月份,运力已到了极限,这些货实在没有办法承运。那位代理人心急如焚地找领导,从班长到主任,最后一直找到科长 (那时还叫货运科,货运部的前身),后来科长被这位代理人软磨硬泡的没有办法,就带着他到仓库走了一圈。
望着各种货物积压到找不到一点空隙的库房,那位代理人一下子沉默了,摇摇头叹了口气,失望地把货物拉了回去……时间过去了十几年,师傅说他至今记得那位代理人那天失望的表情。听到这里我的心一下子被触动了:今天这一件货的命运和故事里那一车货的命运截然相反,一滴水可以折射出一个大海:南航货运十几年来的提速可见一斑。
要想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进一步发展,南航货运方方面面都需要提速,货运人别无选择,也都在为此不懈地努力。大家努力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自硬件的巨大改善:飞机变多了、变大了——三叉戟、B707、图-154静静的离开,B777、B787和A380的到来和将要到来;机场变大了、变先进了——亚洲单体面积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新白云国际机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货运的各种配套设施逐渐的完备了——世界上单体建筑规模第二大的南航广州货站的建成使用,货机机队的改装和购置……
时至今日,南航货运已今非昔比。而这些都离不开南方航空集团的壮大,而集团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祖国方方面面的繁荣昌盛,离不开行行业业的蒸蒸日上。
止笔之际,忽然想起了台湾作家林清玄散文中的一句话: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南航货运人在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着,和时间竞赛着,这是南航成长的法宝。
(作者单位:南航股份货运部广州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