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内河交通体系,打造红水河现代综合交通网络
2009-8-4 13:5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为了更好地发挥内河航运优势,来宾市将内河航运融入铁路、公路、航空运输多种形式联运当中,打造一个现代化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 合山新港码头是我国西南水运通道中线起步工程广西段配套建设五个港口之一,同时也是来宾市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来宾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早日让合山新港码头发挥作用,当地交通航务部门想方设法、加班加点,推动工程的建设进度。
自从接到建设合山新港码头的任务以后,到新建码头工地上检查工程进度就成了合山市交通局党组书记谭干流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我们原来那个码头的吞吐量仅仅是15万吨,现在我们新建这个码头是四个500吨级的泊位,它的年吞吐量达到72万吨,比原来翻了两番多。”
目前,合山新港码头的工程建设已经接近尾声,合山新港码头建成后,将大幅提升合山港的吞吐能力。
合山市航务所所长蓝焕宁向记者介绍说,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对码头后方的回填、硬化,还有后方的综合设施的建设,要尽快把码头做好,发挥它的作用。
今年以来,武宣县也积极贯彻自治区的工作部署,提出了打造“内河港口和区域物流新城”的新思路,加大了对航运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水运优势得到不断凸显。
武宣县交通局副局长赵水安告诉记者,为了建设西江黄金水道,武宣重点要建设的是草鱼塘作业区。根据来宾市港口发展的思路,重点是要建设5个泊位,每个泊位的吨级是500吨,水下部分兼容1000吨,现在武宣县已经着手这方面的工作。
据了解,来宾市境内通航总里程达347公里,辖区内的6个县、区,5个有大江大河通过,港口岸线资源十分丰富。来宾港以下航道常年通航800载重吨运输船舶,可直达粤、港、澳。港口吞吐量近年来增长较快,2008年已经达380万吨,位居广西内河航运第四位。
来宾水路往上能通贵州、云南,下可直达粤、港、澳。而来宾港上游有9座大中型水电站,既能提高通航能力,又可调节水量,保障红水河常年正常通航能力。
为了发挥好来宾的内河航运优势,来宾市积极编制好内河航运和港口建设发展规划,将内河航运与道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相结合,取长补短,科学配置整合资源,重点规划建设好来宾港宾港作业区、莆田作业区、大湾-石龙作业区,配套建设好武宣港区、象州港区、合山港区、忻城港区,逐步形成了公路、铁路和水路联运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
来宾市航务管理处副主任陈承宓介绍说,随着这些港口项目的建成和实施,来宾港口的功能将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同时我们还加强港口与陆地的联接,修建进港铁路,加强沿江公路网的布局以及沿河产业的布局,实现铁水联运、公水联运,充分发挥港口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打造红水河现代交通运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