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重在集聚辐射
2009-8-5 15:1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加快东方、兰生等国有外贸企业转型改制……推动百联等一批内贸企业做大做强……放开搞活一批国有贸易企业”
郑彦
近期,上海市政府确定将大虹桥地区建设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主要承载区,形成东有“大浦东”,西有“大虹桥”的战略格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再向前推进一大步。下一步,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战略重点是,充分发挥内外贸一体化功能,着力提升集聚辐射能力。
从集聚能力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要加强四种集聚:
第一,加强贸易要素的区域集聚。充分依托大浦东、大虹桥、世博园区,在全市形成若干重要贸易要素集聚区。比如,洋山-外高桥[18.37 -1.97%]要努力打造成为东北亚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虹桥地区要打造成为国际贸易中心重要商务区,世博园区要打造成为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中心。
第二,加强贸易产业的功能集聚。根据各区域要素禀赋和区位优势,加强现代物流、服务外包、会展、跨国采购、贸易相关产业集聚,形成若干重要贸易产业集聚区。比如,洋山-外高桥重点发展口岸贸易和现代物流,虹桥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跨国采购,世博园区重点发展会展旅游。
第三,加强贸易企业的生态集聚。企业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重要载体,要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贸易企业。加快东方(东方国际集团)、兰生(兰生集团)等国有外贸企业转型改制,加强对产业链上游整合能力,进一步增强国际贸易话语权。推动百联等一批内贸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网络化、连锁化、品牌化经营能力。放开搞活一批国有贸易企业,不断优化贸易企业生态发展环境。
第四,加强贸易人才的优化集聚。人才是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加大国际贸易人才的引进、培育力度,对高端人才在所得税返还、子女入学、落户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着力降低国际贸易人才在上海工作、生活成本,形成一批通晓国际惯例、具有国际市场经验的高端人才群体。
从辐射能力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要着重增强两种辐射:
第一,着力提升对内辐射。充分发挥上海贸易中心功能,以优势互补、联动发展为目标,加强金融、信息、物流等高能级贸易要素对长三角、长江流域和全国的辐射,支持上海贸易企业在全国设立分支机构,在服务全国中不断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地位。
第二,着力提升对外辐射。扩大贸易开放领域,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大力开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鼓励国际贸易企业来上海设立地区总部,与上海企业开展合资合作、战略联盟、品牌共享、技术交流、管理创新;鼓励贸易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