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60载 点滴货站情
2009-9-1 20:5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刘燕飞
2004年的8月,要搬迁的那天下起了毛毛细雨。陪伴了大家多年的广州旧机场即将结束她的历史使命,货站曾经的热闹将不再,只剩下了一些带不走的凌乱。追忆往事,同事至今依旧流露出那藏不住的感慨,感慨岁月的流逝,感慨生活工作的变化,更感慨这些年来货站喜人的长足发展。
说起旧货站的星铁屋顶,很多人都会想起那次的调度室事件。追忆那时的调度科,尚是外场边上一个小小的屋子,与停机坪尚的飞机距离比较近。飞机的发动机引擎吸引力还不是一般的厉害,那天突然“唰”的一声,不小心把上面的星铁屋顶整个刮走了。这着实让大家虚惊了一场,也见识了飞机的威力。那时候的货站,收货的地方是一排X光机口整齐排开。货代的车来了,车尾靠着机口停着。非板箱飞机的货物通过安检在小磅上过重量接着被手工搬上拖车,由一旁待命的叉车司机拉走进行再复磅。而板箱飞机的货物由于地磅不够,只能一次称重。当时的收货交接员就在车的包围里工作着,货场空气污染十分厉害。
再看看今天的货站,已经完全上了另外一个台阶,振奋人心。总面积达到了101303平方米。西侧货物处理区长608米,宽120米,比老货站大了20多倍。屋顶采用了正放四角锥、螺栓球节点,中间和周边多支柱承的钢网架结构。设计上更是花了不少心思,巧妙的采光设计和通风系统,使得货站更显明亮宽敞和保持空气流通。调度科的“屋顶事件”也渐渐变成遥远的谈资了。不仅如此,今天我们不再是站在车的海洋里收货。新货站不仅配备了大型电子显示屏、辊道输送机、升降式ULD装卸站台、ULD交接输送及ULD安检机等设备;并以货站管理系统为核心,与立体货架系统、安检及称重系统、车辆管理系统进行连接,使得货站内的各个货物处理环节实现设备自动控制。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更使得叉车等车辆的消耗磨损率降低了,既省人力又省物力。现在所有的货物都得以进行二次称重,每个航班的载货重量都得到了严格的把关和控制,杜绝了超载隐载现象。所有的拖车和板块都带上了网套,以前常在外场捡到货物的事情已经不再收到报告了。
如今来到货站,总会听到介绍时提及鲜活位、贵重位。这些曾经尚属于构想中的名词在这里真实得被付诸成形。受场地的限制,老机场旧货站毕竟还是靠近市区中心,背靠着肖岗村,只有国内2个、国际2个共4个仓库。由于没有设置特种货物仓库,收运的动物等货物只能在大仓库里划出小区域进行存放,贵重物品也只是在监视设备简陋的小房间里进行保管,有限的收运条件极大地影响了货运业务的拓展。新货站设置了冷冻库3间、冷藏库3间、保鲜库4间、鲜活库3间,占地750平方米,属国内最大的货站冷库;建有国内国际危险品库、熏蒸室、洗消间、设备维修站等。
新中国成立60载,风雨洗礼,南航货运在茁壮成长。旧货站已是物是人非,新货站被赋予了新时代的使命,斗转星移,货运国际化的脚步在加快,不变的依然是我们货运人高涨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