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东船闸多项措施保畅通
2009-9-1 20:5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桂慧樵 晓平
随着暑期电煤、建材、农用等重点物资的不断增加,进入8月份以来,沟通苏北运河与通扬线航道的高邮运东船闸,再次迎来船舶过闸的高峰。8月12日这天,待闸的船舶约660艘,单机船也接近150艘,仅上行过闸船队(舶)就长达15公里,等闸时间一般在7天左右,使通过能力本来就显得力不从心的运东船闸雪上加霜。
江苏省高邮运东船闸是苏北运河改造工程续建工程,同时也是连接江苏省规划的 “两纵四横”高等级航道一纵之一的京杭运河与四横之一通扬线航道的重要通航设施。1983年1月份开工建设,1984年9月份建成。运东船闸建成通航后,船舶通过量不断创新高。1998年该闸首次突破设计通过量1000万吨后,2007年已达到2000万吨,通过量实现翻番。随着京杭大运河三线船闸建成使用,运东船闸船舶通过量从目前运行数据统计分析,2009年该船闸预计年通过量达到2500万吨,是年设计通过能力的1.5倍。
先天不足隐患多
据运东船闸管理所所长崇玉峰介绍,当时该船闸建设的初衷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水运交通资源。20世纪80年代初建闸前,高邮运东地区河道因大水位落差,与京杭大运河互不通航,大量工业产品和农副产品往往绕道上百公里,或者在大运河码头装卸两级运转,不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而且众多沿运河小码头的使用和停靠船舶严重影响到运河南水北调,使北煤南运主通道安全畅通以及运输能力受到影响。
其次是防洪安全需要。京杭大运河既是航运主通道,也是排洪入江主要通道,而运河东堤则是防洪的重要屏障。船闸兴建地点的五里坝是防洪安全隐患设施,通过船闸建设,不安全的老运河堤被拆除,长期渗水的隐患排除为防洪解除后顾之忧。
再就是使苏北运河通往里下河地区增加一个重要的船舶运输分流通道。使运东船闸成为水路运输通往盐城、南通、泰州等地区重要的水运枢纽,也使高邮北澄子河从断头航道成为江苏省高等级航道网等重要组成部分。为高邮和苏北里下河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但由于近十几年来水运事业发展迅猛,而造成该闸通过能力成了当今制约船舶正常通航的瓶颈。
分流通道遇梗塞
据扬州市航道管理部门的同志分析,造成高邮运东船闸严重超负荷运行的原因,除了该闸设计通过量存在先天的不足外,还在于苏北大运河淮安以上各船闸均建成了三线闸,且都是年通过突破2亿吨的大型船闸。
加之目前船舶的大型化和流量、航速的再次提升,致使一些分流到盐城、南通和泰州等地的船舶数量积聚增多,加之具有分流功能的宝应船闸因门槛水深不足和盐邵船闸也因下游航道盐邵线等级低,且航道碍航险段限制了大吨位船舶的航行,迫使一些大型船舶蜂拥而至,选择航道条件相对较好的通扬线上的运东船闸,致使该闸船舶数量猛增,成为船舶分流航行的瓶颈,卡脖子现象突显,形成了分流通道通而不畅。
千方百计保畅通
针对当前面临的通航管理压力,高邮运东船闸把运行管理应急措施常态化,以确保船舶待闸有序,安全过闸。首先他们充实、调整、合理配备排档一线现场管理人员,强化船舶登记秩序管理,切实保障公平、公正的过闸登记顺序,最大限度消除可能发生的不稳定因素;其次是实施二级调度措施,一切登记待闸船舶在引航道以外排队核查,将引航道作为船舶进闸区进行管理,杜绝大量船舶滞留造成引航道堵挡事件,确保船舶待、进闸安全有序;再就是强化严重超等级使用航道船舶过闸管理,与海事部门协调动作,发布船舶严重超等级使用航道过闸限制航行公告,依据水位变化情况和通扬线航道航行秩序实际状况,采取航行申报、临时性禁航、集中调度等措施有序安排过闸,严防超等级航行造成搁浅、堵挡事件,强化超限船舶进入高东线航道由海事部门落实通航保障措施的职能。
同时,他们还根据各类船舶等待过闸时间长短,采取及时、灵活的调度措施,合理调整各类船舶过闸时间安排,最大限度的使不同类型船舶等待过闸时间相一致。他们在保证安全运行的情况下适当调整涨落水速度,提高了闸次运行的速度。
除此之外,该船闸还开辟迎峰度夏电煤、农用物资和危险品船舶快速过闸 “绿色通道”,想方设法破解通过能力不足与船舶通过量较大之间的矛盾。
瓶颈可望变通途
来自江苏航道管理部门的消息,针对当前水运设施失衡的现状,扬州航道管理部门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并加快运东船闸复线船闸规划论证步伐。目前,已报经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同意进行运东船闸复线前期准备工作,力争可行性报告年内完成,预计 “十一五”末进入实施阶段。复线船闸的兴建,必将有效缓解船闸严重超负荷运行的现状。
同时,他们还加快实施运东船闸下游北澄子河航道五级升三级步伐。据悉,该航道 “五改三”先导工程高邮城区段升级改造已经开始实施,预计投资8000万元,提高航道通过能力,以便将来运东船闸复线建成后相配套,且对当前提高船舶分流航行速度也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