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心情看C919飞机模型
2009-9-15 10:2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第2届亚洲国际航空展览会上周四闭幕。依据主办方公布资料,三日展会有1.2万人参观,在如此经济低迷和恶劣的航空环境之下,效果是差强人意。原本是航展常客的航空公司今次最缺失,除了个别少数几家本地与中国内地航空公司参展外,一些国际一级的航空公司都没有参展,令展览会失去了一股生气,但在不尽人意之中,全场还是有亮点,最瞩目的是正全力筹办,制造大飞机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公司(简称:中商飞),一架至今还未在内地公开场合展出的大飞机C919的1:10模型,在展场中心位置首次公开亮相,即引起全场哄动与关注。笔者认为,中商飞今次低调参展、高姿态展出C919飞机模型,这种看似不经意的安排,实际上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可以说是今次航展的最大赢家,效果之佳,完全出乎人意料之外。
波音空巴平添劲敌
民用飞机,尤其是大型通用飞机发展至今,全球实质上有能力从研发、设计、生产和具全套商业运作价值的企业,只有以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巴(支线、公务机生产制造还不计算在内)。即使如此,两家公司为争夺市场,双方都互不相让,斗个你死我活,还不时迸发出火花。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全球航空制造业逐渐崛起以中国新飞机C919命名的竞争对手──中商飞,无疑是使竞争行列增添了一名有实力的对手,自然引起两名资深对手的关注。
展览机构在场地安排巧妙地让中商飞、波音、空巴三家制造商并排而展,都占据展场核心地区,令到参展商,观众一入场就吸引目光的注视,占尽商机。甚至有些国家与地区,还专程有人来港,为的是一睹C919飞机模型,究竟是啥样子。
据笔者在现场观察了两天,所接触的中外宾客,大多数人对中国C919大飞机,是以敬畏的心情来看待,甚少有人以不礼貌或不得体的说话来作谈论的话题。即使一些有丰富经验的飞机制造商,都从自己的切身经历来谈到一架新飞机开发初期的那种艰辛、坎坷和不尽人意的方面。一旦需要正面谈C919飞机时,大家在用字上都比较含蓄、收敛,甚少用贬意的用字。
例如亚太航空公司协会的总干事赫德曼便表示,以用家角度,新产品的出现,意味著可以有多一种途径供选择。
波音、空巴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公开场合被问到时,主要忆述新飞机进入市场,在销售,推广上的苦况和遭遇,道出了新飞机要打入市场艰难和辛酸,实际上他们是以转弯抹角轻描淡写地表达了他们对中国大飞机的冷眼旁观。
在传媒方面,以法新社的报道具一定代表性,该社报道特别称,中国想做大飞机,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好像没有更好的用字可以替代「野心」,能清晰地反映西方传媒的看法,亦一定程度反映大飞机准入市场的门槛非一般人可以想象的到。
全球制造商极具兴趣
笔者以为,西方航空制造业界和传媒没有恶言恶语,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但最大解释看来还是离不开商业利益,中商飞已经表明大飞机已进入筹备阶段,若计划定在2016年要投入商业运作,今年年底即将展开的项目招标,是目前主要西方器材供应商要考虑大问题,已知C919发动机是要通过国际招标,多家国际有名望的发动机制造商表示了强烈兴趣,若在这个节骨眼,有人站出来讲了一些不合体统的话,恐怕是自找麻烦,相信没有人在此刻做愚蠢之事。
另外,C919大飞机的内部整体设计刚开始,从航空技术,工艺到系统工程,对于仍属于年轻的中国航空工业来说,都是一项崭新的任务,工作艰巨,而机舱内部布局和商业考虑还是更下一步的工作。近期所闻,第一个样机的机头正式开工试制,可以预见,作为一架高起点,高标准要求的全尺寸飞机试制,随著整个工序的深化和课题的论证,许多新的问题会逐渐显露出来。
外国同业也要等时间来评估中国的飞机设计师的综合能力与水平如何,在这一方面,才是他们开腔的时候。但个人确信,中国飞机制造工业已经不再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至少它已累积了试制「运十」飞机和目前正按部就班进行的ARJ21支线生产所取得的经验和智能,而C919大飞机终有一天飞上蓝天,亦是国人所期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