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重工:跨越百年的造船“航母”
2009-9-23 19: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李胜利
近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以下简称“大船重工”)建造的30万吨级油轮“新润洋”号砍缆交工。这是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为中海集团建造的第7艘新油轮,也是该集团建造的第19艘30万吨级油轮。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始建于1898年,当时只是一个修船厂,先后经历了俄日殖民统治、中苏合营等历程。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满足国家对沿海及远洋船舶的急需,国务院决定将工厂扩建为远洋船舶制造基地。该厂通过扩建改造,1957年建成新中国第一艘4500吨油船和5000吨货船,标志着该厂实现了由修船为主向造船为主、由造小船向造中型船的历史性转变。
20世纪60年代,大船重工相继建造了大型远洋船、导弹驱逐舰、大功率低速柴油机等产品,并自行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艘1.5万吨原油船,成为当时国内设计建造万吨级船舶最多的船厂。
20世纪70年代,为适应国家对大型船舶的需求,工厂开始第二次大规模建设。香炉礁新区新建15万吨半坞式船台、15万吨码头,并建造了1.2万吨“大理”号大舱口货轮、5万吨“西湖”号油船等,均为中国造船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产品。
1980年5月,大船重工与香港联成航运公司签订8艘2.7万吨散货船建造合同,这是中国第一艘按国际规范和标准设计建造的出口船,开创了中国船舶工业的新纪元。1985年末,又先后与亚洲、美洲、欧洲的国家和地区成交出口船舶10艘,占当时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承接出口船舶的50%,出口创汇达10276.7万美元。从此,大船重工开始面向全球市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大船重工加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步伐。1995年1月,被誉为 “神州第一坞”的30万吨级船坞建成投产,大船重工由此成为中国造船业 “追赶日韩的旗舰”。1999年8月,在国内首次承接建造5艘30万吨超大型油船,一举创下国内造船业合同金额、吨位最高记录,不仅实现中国几代造船人的梦想,而且结束了少数造船强国在该领域里的垄断。
跨入21世纪,2005年大船新老两厂整合重组,当年便跻身世界船企前十强,而且成为国内同行业首家实现产值、销售 “双百亿”企业。2009年,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造船市场受到冲击的严峻形势下,大船重工各项经济指标再创新高,上半年已实现交工船舶12艘,为集团提出的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双超200亿元,交工船舶超450万载重吨,为提前一年实现 “十一五”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