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高度重视钢和钢材的规范分类
2009-9-27 1:5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周孝龙
我国统计法已经在今年6月份作了修订,其要点是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钢铁业的统计工作和市场调查为符合统计法的新要求,就必须解决存在已久的钢和钢材分类不规范的问题。克服这一病疾的条件其实早已具备,中钢协起草、国家统计局审定的 《钢铁业统计指标体系》,2001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推行,至今已5年多了。
该文件对钢和钢材分类的规定,国内大钢厂已普通执行,但在钢材流通企业中却知者甚少,绝大多数的钢贸网络,钢和钢材的分类很不规范。笔者解析分类不规范的弊端如下,吁请业内人士重视。
一、造成各类市场信息失实。例如要调查薄板的供需状况,就必须知道统一的薄板分类标准、厚度是小于4mm还是3mm?这个口径不一致,薄板的产量、终端消费量和各个环节的库存量等一系列统计数字又能如何形成?
失实的信息既会误导企业,也不利于政府决策。例如统计指标体系以宽度300mm为界,把薄钢带分为薄宽钢带与推广品种宽钢带区别开来,现在把这两种钢材混淆了,政府就不能掌握落后品种的产销情况,难以实施淘汰落后的政策措施。
二、钢材的命名与钢材的分类密切相关,分类规范了,就能有一致、科学的名称,然而,正是由于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规范未能推广,才使得所有钢贸网站,都存在不同品种钢材用同一名称、或者一种钢材用多个名称而重复统计、甚至钢材与钢混同的情况。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合同上,就可能发生双方的不同解释而导致纠纷。制定统计指标体系的原则之一是与国际接轨,因此对于有志走向世界的企业家,应当坚决摒弃旧习惯,首先在国内实行统计指标体系的分类规范,使用国际认同的行话。
三、不规范的分类有损专业网站的功效和形象。钢贸网站具有专业性,所提供的 “商品”主要是有关钢和钢材的信息。如果不明白钢和钢材的规范分类,势必造成信息内容以及编排的混乱。比如访客进入一个货架杂陈的卖场,手巾纸与尿不湿混放,那怎能找到所需的商品呢?对卖场又会有什么样的印象?
理想的钢贸网站应是一个系统在电子技术的支撑下,通过信息的有机组合而产生极其巨大的整体效应。钢和钢材的规范分类,正是构建这个系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例如指数的编制。
五年前,由钢铁等行业的投资热引起的一轮宏观调控,已把整个钢铁业推入了调整期,当前的国际经济危机又在加快这个调整过程,钢铁物流如何在调整中求发展,不少企业家进行着 “以信息化推动现代化”的探索。然而,任何一项宏大工程都得从基础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