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楚歌”拖累物流业回暖
2009-9-5 12: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陈珞
近日,知名金融研究机构银行联合信息网发布了 《2009年第二季度中国物流行业金融季度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包括进出口恶化、油价上升、运费下降以及贸易保护升温在内的四重危机是上半年最主要的导致物流行业在回暖的步伐上落后于其他行业的原因。
事实上,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第二季度以来,我国很多行业都开始有了复苏趋势,尤其是汽车、房地产等行业回暖趋势明显。但是,作为与所有行业联系最为紧密的物流行业,却是回暖最慢的行业之一,尽管第二季度以来货运量、周转量等各项主要指标都有回升趋势,但整个行业目前仍身处困境而无法自拔,回暖仍尚待时日。
“这四类风险不仅在上半年影响了物流行业的复苏,如今看来,第三季度这种趋势还将继续,甚至愈演愈烈。要等待物流行业从这种局面中摆脱出来,或许还需要更长的时间。”银行联合信息网总经理符文忠说。
●进出口持续 “双降”,下游需求危机持续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进出口情况急剧恶化,直至今日仍未能从金融危机的影响中走出来。尽管随着全球经济回暖趋势的日渐明显,我国进出口情况已经略有缓和,但从2008年底开始的进、出口连续7个月 “双降”趋势至今仍在继续。
银行联合信息网统计显示,2009年7月以来,家电、纺织、玩具、塑料制品、粮食、化肥等众多行业出口继续下降,延续着上半年的颓势。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短时内难以回升。
“进出口连续半年多的双降,给物流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需求减少的持续,使我国物流行业很难像其他行业那样摆脱低迷。”符文忠告诉记者, “中国的主要进出口贸易对象——欧美国家的市场表现依然持续黯淡,由欧洲及美国入口的储货量分别同比跌幅19.7%及16.5%,这表明了在进出口环境仍然十分恶劣的同时,也意味着物流行业的回暖依旧艰难。”
●油价再次上调,导致成本危机加剧
在需求下降之余,成本危机带给了物流行业更为直接的冲击。从2009年以来就一直困扰着物流企业的成品油价格,近日再次调整,考验物流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
近日有媒体报道,随着国际油价的上涨,作为物流行业的主要成本之一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已再次上调。而在此之前,国内油价已经在前6个月进行了多次上调,尽管7月末的调整使得油价有所下降,但随着未来国际经济形势的转好,油价的持续上涨似乎更加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
银行联合信息网高级分析师丛艳告诉记者: “燃油成本约占物流企业运输成本的40%左右,燃油零售价格每上升10%,物流企业运输成本就会增加4%。在运输型物流企业平均利润率普遍低于5%的情况下,油价的上涨对物流企业,尤其是中小物流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这一轮的涨价中大型企业虽然度日艰难,但对中小企业来说则将出现生存危机,或许将因此而出现一场倒闭潮。”
事实上,在金融危机之前,物流行业同样面临油价高企的压力,需求的高涨抵消了成本带来的损失。而现在,物流企业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成本的高涨和需求的减少,还有运费的直线下降。
●运费下降,让物流企业“夹缝中生存”
银行联合信息网报告显示,金融危机以来,海运运费的价格下降几乎可以用“跳水”来形容。2008年,巴西-中国的海运运费最高的时候曾达到110美元,但截至2009年7月15日,这个数据降低到5美元,跌幅超过了95%。澳大利亚-中国的航线运价跌幅虽然低于巴西,但也从50美元跌到了不足4美元,跌幅超过90%。
记者从一张来自交通运输部的统计图上看到,上半年海运主要产品如粮食、煤炭、原油、成品油、金属矿石等海运价格指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粮食海运价格指数下降幅度最大,金属矿石紧随其后,原油波动最小。
“国际经济的低迷和海运供大于求的局面是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两大因素。”丛艳介绍说,“前几年的发展黄金期使大多船运公司都进行着不断的扩张,而一到市场低迷时期,这其中的弊端自然全部显现出来,经济的低迷让船运公司的供大于求情况进一步加剧。”
●贸易保护抬头,遏制经济复苏势头
相比其他影响因素,贸易保护的影响是隐形的,但也是最为深远的。金融危机之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 “猖獗”,在导致了我国对外出口四处碰壁的同时,这种现象也严重的阻碍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符文忠告诉记者: “2008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实施了 《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欧盟实施了 《玩具安全指令提案》,某些国家还以节能减排为借口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提高关税,这都直接导致了我国很多行业的出口受到影响。而由于物流行业涉及到各个行业的采购、生产和销售,因此这种影响直接传导给物流行业,并且形成更加深层次的不良效应,导致了物流行业景气迟迟难以恢复。”
记者了解到,第三季度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现状并没有任何改变,反而有着愈演愈烈之势。7月下旬以来,欧盟再次对中国产品发起 “攻击”,包括盘条、无缝钢管、葡萄糖酸钠、钢索和铝合金轮毂在内的5起反倾销案在短短3周之内接连发生,显示了欧盟将贸易保护进行到底的 “坚定决心”,也为中国出口下半年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