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装备

电动叉车 践行低碳

2010-10-25 0:2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张艳
“发展电动叉车,既顺应全球工业车辆总体趋势,又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长远政策,同时还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日前,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秘书长张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然而,同样是节能减排,电动叉车却没有像汽车那样备受关注——没有得到更多政策支持;企业势单力薄,也无法与电动汽车市场的爆炸式增长相媲美。“其实,电动叉车的发展历史远比电动汽车要长,其技术和市场成熟度也略高。”张洁认为,发展电动叉车对于我国工业践行低碳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大势所趋
    在现代物流作业中,叉车已经成为使用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搬运设备——不论是超大型的物流中心,还是小型的制造工厂,叉车忙碌的身影无处不在。众所周知,叉车在提高生产力、降低搬运成本、提高库存周转率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叉车对于工作环境的改善,以及对人员、货物搬运安全性的保障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而随着全球低碳理念和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对叉车的选用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通常在大吨位、室外或者环境较恶劣的场所作业时,可以从经济和适用的角度选用内燃式叉车;而如果在室内或者对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作业时,电动叉车则成了众多企业的首选。“选用电动叉车,除了满足一些特定操作要求外,更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能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护环境和人员健康。什么样的环境应该配备什么样的产品,企业需要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谋求一个平衡点。”张洁表示。
    一方面,由于一些技术方面的原因,内燃叉车在某些方面无法满足作业需求,需要像电动托盘车、电动堆垛车、前移式叉车、三向窄通道叉车等电动叉车来完成操作,尤其在仓储物流中,电动叉车的优势非常明显。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室内作业,对叉车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欧、美、日本等地对人员的作业环境有严格规定。因此,在欧、美、日本等国家机动工业车辆中电动叉车的比例均在50%以上,尤其在欧洲更是达到75%。而我国常年来一直是内燃叉车占80%,电动叉车占20%,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尤其是近年来,国家一直倡导低碳环保产品的应用,而从机动工业车辆市场销售数据来看,内燃电动叉车的比例一直没有改变。而美国、日本电动叉车的比例还在逐年上升。
    对于电动叉车的市场前景,张洁表示:“我们始终认为发展电动叉车已经成为物流装备市场的重要趋势。”她说,发展电动叉车,首先顺应了国际环保要求,也与国内节能减排战略、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趋势相适应。所以,电动叉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次,发展电动叉车也是生产企业谋求差异化竞争的重要途径。张洁表示,国内叉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企业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就要走差异化道路,努力做国内企业现在还没有涉足或者技术水平还相对薄弱的产品,电动叉车就是很好的方向。而目前,不少物流装备企业已涉足该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遭遇瓶颈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统计,上半年工业车辆销售总量为11.12万辆(包括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7.2%,中国国内市场共销售9.5万台,占全球销售总量的27.51%;但其中,电动叉车销量为1.6万辆,仅占世界电动叉车市场销量的8.71%,占国内叉车总销售量的16.8%。显然,我国这种与全球叉车结构(尤其是欧洲)完全不一致的特殊的市场结构,短期内恐怕无法改变。
    张洁认为,造成国内市场电动叉车使用比例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采购成本较高——相对内燃叉车而言,同等载荷能力的电动叉车一次性采购费用较高。比如,国产3吨内燃叉车的市场价格差不多在6万多,而一辆同等荷载的电动叉车的价格则在11万元,其价格相差5万元左右,而进口叉车这种价格差异更大。
    除却成本因素,张洁认为,用户企业的认识不足也是阻碍电动叉车快速发展的重要瓶颈。张洁告诉记者,她今年曾经到过山东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实地考察,该企业厂房内忙碌的内燃叉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尾气和噪音,严重危害到厂区内上百名员工的身体健康,但却没有得到企业和员工的重视。这种情况在国内许多企业屡见不鲜,不少企业的生产设备一流,但工作环境却需改善,噪音、尾气对工作人员的危害同样应得到企业的重视,在厂房内,企业理应使用电动叉车作业。
    此外,员工自身也要提高意识,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工业车辆使用环节的节能减排还需得到国家足够的重视。”张洁说。
    而且,相比新能源或电动汽车,国家对于电动叉车的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近年来,关于支持电动汽车的政策层出不穷:前不久,科技部部长万钢透露,《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草案已经拟定,国家将进一步增大对于电动汽车科技研发的投入;而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也将于近期出炉。但电动叉车却少有人问津。
    对此,张洁表示,与电动汽车相比,电动叉车产业基础好,技术成熟度高,更易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我觉得国家应该重点扶持一下像电动叉车这样有基础的行业。因为电动叉车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尤其是欧洲、日本、美国,已经使用很多年了。此外,国内电动叉车的配套件产业也在逐年加强,虽然总量还比较少,但如果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的话,产品就能跟上。如果能进行规模化生产,整个产业,包括配套件就能快速发展起来。”张洁说。
期待政策支持
    近年来,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的大力推动下,电动叉车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张洁告诉记者,国内两大叉车企业——合力和杭叉,其电动汽车的数量、品种都在逐年增加,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此外,国内还涌现出一批专做电动叉车的企业,比如诺力、如意、力达等,山河智能也在力争“做中国最好的电动叉车”。
    尽管如此,我们的叉车市场结构却仍停留在80:20,张洁认为,要彻底改变中国叉车市场的产业结构,十分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
    我们知道,在一些要求比较高的场所,是必须要用电动叉车的。比如,食品、医药、电子等行业。可是还有某些地方,国家并没有明确规定要用电动叉车,也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在有些企业的加工车间,本来应该用电动叉车,可是仍有部分企业用内燃车搬运,其尾气势必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张洁再次强调,库房或者厂房这样的室内环境是不应该用内燃叉车的。如果国家能够在这方面采取措施的话,不仅工人的工作环境将得到很大改善,电动叉车的需求量也会有很大提升,市场占有率将会显著提高。
    此外,如果能够像新能源汽车一样,国家对电动叉车也给予一定的补贴,那么,企业的购买意愿肯定会大大增强。“从协会的角度,我们非常希望国家能够把电动叉车产品放到国家节能减排,或者环保的产品目录里,由此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优惠措施,来促进产业发展。这样,既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长远政策,又能够使我国叉车工业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上迈上一个新台阶,有利于行业向高端转型。”张洁表示。
    因此,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在其“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希望国家能够对研发和购买电动工业车辆和新能源叉车,包括混合动力、电动叉车,给予优惠政策或者补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