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航建筑物通航效益凸显
2010-10-28 12:0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截至10月21日,三峡船闸货物通过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总量,今年首次突破七千万吨大关已成定局。各地通航建筑物均创造出不凡业绩。这是记者日前在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三届一次年会上获悉的喜讯。
10月21日到22日,在三峡通航效益再创新高,国家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指导意见呼之欲出之时,中国航海学会船闸 -
专业委员会三届一次年会在南京召开。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有关领导到会并作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130余位船闸专家齐聚一堂,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共商“十二五”发展大计。会议进行了第三届委员会换届选举,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继续被推举为主任委员单位,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局长计玉健被推举为主任委员。内河水运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地位越来越重要,各地通航建筑物创造出良好业绩。以长江三峡双线五级船闸为代表的全国已建900余座船闸,通航效益更加凸显。在现已基本形成水系沟通、干支直达、区域成网的江海河联运航道体系中,水上通航建筑物在连接水系、疏通上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据统计,三峡船闸2010年不到10个月通过货运量达6100万吨,超过去年全年,使长江黄金水道作用进一步得以发挥;广西西江桂平、贵港航运枢纽前八个月货运量达1900万吨,同比增长20%以上,长洲枢纽船闸前七个月货运量突破1.2亿吨;古老的京杭运河上近百座船闸,安全运行,在扩建完善的同时,创造出良好通航效益,特别是苏北运河船闸货物运量达1.8亿吨,南通船闸货运量达设计通过能力的3倍,作为国家北煤南运的主动脉和长三角地区水上运输主通道的作用,为当地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计玉健表示,船闸专业委员会积极加快船闸行业规划建设工作,在船闸管理逐步迈向现代化的同时,大力推进“三个服务”,全方位实施信息化工程,为快速便捷过闸开展了一系列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