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抢抓机遇打基础 加速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2010-10-28 13:4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自省委、省政府提请国务院申报设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来,怀宁超前准备,积极谋划,各项工作快速推进。自2009年12月以来,怀宁主要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密切关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动态,积极对上搞好衔接,超前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有关前期工作,2009年12月份编制《怀宁县承接产业转移概念性规划》。第二,按照“稳一、强二、进三”思路,加快推进三次产业规划建设。一是加快发展区农业、特色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综合效益,降低农业总产值占GDP比重。二是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大手笔规划,拓展园区,强势 招商引资,争取项目落户,打造产业集群,运用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增强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载体。第三,科学编制承接产业转移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省、市承接产业转移动员大会后,怀宁县委、县政府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省、市《决定》、《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怀宁实际,2010年元月份,委托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编制了《宜北(怀宁)机械制造与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集聚区规划》,并责成相关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出台了《怀宁县承接产业转移实施方案》,有力保证了全县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科学健康向前发展。

  空间布局和比较优势

  (一)空间布局设想

  怀宁县空间布局的总体设想是:着力打造“两核、一轴、两片”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两核”即月山核、高河核,沿206国道为一轴,分月山、石镜片和高河、茶岭、秀山、凉亭片。规划到2020年建设100平方公里的两片产业集聚区,其中茶岭片主要承接机械制造与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月山片主要承接发展物流产业。

  (二)选址比较优势

  1、茶岭片比较优势。该片包括高河、茶岭、凉亭、秀山四个乡镇。

  一是区位交通优势。该片区与安庆市区最近距离仅10公里,离安庆市区、港口、机场仅10—15分钟车程,紧临合安、沪蓉高速公路和合九铁路安庆西站,206国道穿区而过。紧临怀宁新县城,与怀宁县工业园自成一体。

  二是自然地质优势。片区内绝大部分属丘陵岗地,面积85平方公里,整个片区地貌落差小,可以大大降低承接产业转移建设成本。

  三是基础设施优势。该片区有500千伏、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各一所,电力保障充足。周边有观音洞、三鸦寺、芝麻湖等大型水库,还可以从临近的菜籽糊和长江引水,水资源丰富。

  四是产业基础优势。申报设立机械制造与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集聚区,基于以下考虑:(1)具备机械制造与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基础,全县机械制造与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157家,产业工人达15000余人。(2)金拱、高河等地已自发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在此基础上,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已在县工业园规划建设18平方米的汽车零部件专业市场,将于明年5月1日开市,以此牵动机械制造与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发展。

  五是环境承载优势。区内自然生态优美,环境容量大,承接机械制造与汽车零部件加工、物流业为主的低污染负荷产业十分适宜。

  2、月山片比较优势。该片包括月山、石镜两乡镇。

  一是区位交通优势。该片与安庆市区接壤,是安庆城区发展的重点方向;立体化交通优势明显,是安庆交通枢

  纽。

  二是货物量充足。该片是怀宁工业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区内企业数量较多,重点企业有上峰水泥、海螺水泥、吉宽再生资源公司等,其它地区货物与部分从此外运,有充足的物流资源。目前全年的物流量可达1000万吨以上,适宜打造物流产业园区。

  下步推进举措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战略步骤,全力推进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第一,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撑力。夯实发展基础,实现交通大循环、物流大发展、资源大整合、要素大聚集。

  首先,构建区域交通枢纽。围绕构建“承东启西、东南贯北”的区域性交通枢纽的目标,紧盯省际交通运输网络发展动态和全市道路交通体系发展变化,按照多层次全方位衔接的思路,改进县域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其次,彰显资源要素优势。加强土地储备。加强土地管理改革,全面提升土地利用与管理水平,有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加强人才培养。根据承接产业转移的需要,切实抓好人才的培养教育,加大职业技术培训力度。加强信息交通交流。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产业转移区域在信息领域的对接,构建区域一体化的快速信息通道。加强资金融合。大力扶持优势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加强资本直接融通能力。推动设立村镇银行,扶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吸引股份制商业银行、担保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发展金融服务机构。办好银企对接会,搞好资金供需对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环境。大力推进全民创业,激活民间资本。加强能源保障。

  再次,建设区域物流中心。着力打造三个物流重心区。一是以高河为中心的物流中心。二是以月山为中心,依托石门湖航运综合开发和铁路货运站建设大型物流区。三是以石牌为中心的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最后,塑造城镇化示范样板。在城镇发展战略布局上突出“一核三极”。突出“一核”是突出以高河为核心的县城建设。突出“三极”是指加强石牌、月山、黄墩三个中心镇建设。

  第二,加强平台建设,提升承接产业转移承载力。力促县工业园扩容升级,加强宜北机械与汽车零部件加工产业集聚区建设,推进平山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以及推进乡镇工业集聚区建设。

  第三,推动产业升级,提高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力。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鼓励发展高新产业,扶持培育薄弱产业,突出抓好招商引资。

  第四,营造良好氛围,强化承接产业转移保障力。承接产业转移,观念更新是前提,环境优化是保障,作风扎实是关键。



  一要转变观念,增强意识。树立市场经济的开放观念与经济全球化的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在思想上迅速同发达地区对接,以一种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精神状态,主动出击,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二要完善体制,优化环境。通过不断改善制度、体制、观念等各种软环境因素,使之与资源、成本优势更紧密的结合。

  三要改进作风,务求实效。承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扎实苦干的作风、一点一滴做起,少讲空话、多干实事,使加快发展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