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业发展需要创新理念
2010-10-3 10: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2010年,人们听到了阿里巴巴入股星晨急便、复星集团洽谈申通快递、海南航空并购天天快递,联想投资、太平洋基金、嘉里大通、百世科技等积极接洽其他快递品牌等等一系列的消息,这么一连串响当当的名字一古脑的瞄上了快递业,长期不被关注的“快递公司”突然成了大众的焦点。中国的快递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状况?为什么产生这么大的魅力? 带着这些问题,日前,《中国产经新闻》记者对中国快递培训网资深顾问王志达进行了专访。
《中国产经新闻》:王先生,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我国快递业的历史,以及当前快递业存在的问题?
王志达:我国快递业起步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在懵懂中行走。直到1993年顺丰、申通这两家我国目前最大的民营快递公司成立,1994年宅急送、天天快陆续成立,我国快递业才真正开始。
2009年10月1日,随着《邮政法》的实施,中国快递公司告别了“黑快递”的名声,有了合法地位,被纳入邮政业实施监管。由于《邮政法》对外资进入国内快递市场设置了限制性条款,中国快递公司再一次赢得了难得的发展空间。
当前快递业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快递业竞争主要是人才、资金、商业模式的竞争,但是,目前快递业恰恰在同业竞争、资金、人才、商业模式方面均存在问题。
随着企业数量增多,行业逐步陷入价格战恶性竞争的泥潭,目前利润已经非常薄,利润率之低,已经让很多快递公司难以承受。
另外,快递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就需要不断加大硬件、软件的投入,比如土地、车辆、流水线、业务系统研发、高端管理人才。同时要想迅速做大做强,不被行业抛弃,就必须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持续不断加强投入,这就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
但是,当前快递行业最缺的还不是钱,而是人才、是理念,有了人才自然有了理念,有了创新的理念,商业模式才能创新。
目前,很多快递企业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家族色彩,常常是“懂业务的不懂管理,懂管理的不懂业务”。
《中国产经新闻》: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王志达:解放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首要的是要转变观念,企业老板不要认为资本进来是稀释你的股权,是吃掉你的公司,是剥夺你的话语权。要敞开胸怀,引进对公司发展有利的战略投资者。不单是引进资金,还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高端的管理人才,敢于突破,敢于创新,尽早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来治理企业,努力缩短和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
其次是重点要突出,特别是要在信息技术、品牌建设、服务产品研发、市场行为上下工夫。目前的国内市场还足够大,快递消费习惯正在形成,即便不做市场细分定位,只要服务过硬,依然能在竞争中胜出。毕竟,全国性的网络型品牌没有几家,已经初步形成了垄断竞争的态势。当前的竞争,还是低水平的竞争,远远没有达到充分竞争的阶段,谁都有机会,就看看这3-5年时间内谁能抓住,从而笑傲群雄。
《中国产经新闻》:我国快递业的前景怎么样?为什么这么多资本要进入?
王志达:我国快递业的前景是很好的,是个方兴未艾的朝阳行业。这么多资本的进入也是看准了这一点。第一,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重要一极,而且势头良好,可长期保持;第二,中国物流业的发展空间巨大,我们的物流成本占企业成本的比重远高于国外平均水平,大约有10%左右的发展空间,估计需要20甚至30年时间来和国际接轨;第三,电子商务成为推动物流快递发展的引擎,随着人们网络购物这种消费习惯的养成,这种爆发可能是几何倍数的。第四,国内快递业经营模式原始、管理水平不高、单位利润率低,无论品牌还是核心竞争力等各方面,提升和发展的空间都很巨大。现在这么多热钱也好、机构也好,需要这样一个投资回报率高的潜力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