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空运资讯

低空市场解冻 山东轻小型飞机制造企业利好

2010-11-20 2:2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这肯定是非常大的利好,有助于私人飞机迅速打开销售市场,也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近日,青岛海利直升机制造有限公司(简称“青岛海利”)董秘黄联生兴奋地表示。
让黄联生兴奋的利好,是上周末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深化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被业界解读为中国低空开放重要一步的《意见》,将打破国内通用航空业发展的制度壁垒,并有望带动其上下游产业超万亿的市场规模。
据悉,山东目前已有3家轻小型飞机制造企业,并规划了航空产业园,有望在万亿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利好
“过去小型飞机市场打不开,主要是客户对空域管制有担心,怕买了飞机飞不起来。现在低空空域放开,由民航部门而不是空军管,手续肯定要简单得多,潜在客户不需要那么多的担 心了。这肯定有助于市场开拓。”黄联生说。
  
据了解,低空空域放开,《意见》将其分为3个阶段:2011年前为试点阶段,在局部地区进行改革试点;2011年至2015年底前为推广阶段,逐步形成政府监管、行业指导、市场化运作、全国一体的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服务保障体系;2016年至2020年为深化阶段。目前,我国计划开放的是1000米以下的空域,将主要允许轻型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等一些小型飞机飞行。
低空空域开放的影响则相当深远。目前中国通用航空飞机仅有1000架左右。而据民航部门预测,到2012年,中国需要各类通用航空飞机1万-1.2万架。按单架飞机平均价格300万元、产业拉动比例1:10估算,上下游产业将带动超万亿的市场规模,及整个产业链的十年黄金发展期。
订单
低空开放的利好效应已提前体现在了青岛海利身上。黄联生称,就在《意见》公布前不久,青岛海利刚获得第一批B-2B直升机订单。
尽管黄联生不肯透露买家的信息,但从其他渠道获悉,首批订单是国内一通用航空公司下的,将主要应用于飞行培训。
目前,青岛海利前期招聘培训的50多名生产人员已陆续入驻青岛出口加工区内的厂区开展生产,整个公司都在为这第一批订单紧张忙碌着。而按照计划,青岛海利将在年底前完成5架直升机的总装生产,2011年底将实现总装直升机30架。
潜力
在低空开放后 ,通用航空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私人飞机产业。根据最新发布的《2010胡润财富报告》,中国已有2000余位亿万富豪,其中有1/6计划购买私人飞机。亚洲地区最大的私人飞机销售商“亚洲jet”的总裁迈克尔·沃尔什表示,在未来10年里,中国私人飞机市场规模将每年增长20%至25%以上,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飞机拥有国。    黄联生尽管对此表示谨慎,但也坦言“潜在的市场非常大”。他以B-2B直升机为例,这种重量只有 750公斤的两座直升飞机可在空中飞行3.5小时,飞行高度可达3290米,可广泛用于港口导航、治安巡逻、飞行培训、航空俱乐部以及农业、民用等众多领域。
“我们董事长已经带着B-2B直升机和新组装的V750型无人直升机前去珠海参加航空展,市场关注度值得期待。”在黄联生看来,低空开放的利好将随着航展逐渐“变现”。
布局
黄联生表示,开放低空不会只为飞机总装企业带来机遇,零部件配套企业、机场、加油、人员培训、运营和后续的飞机维护等相关产业链都将受益。
其实,着眼于通用航空领域的发展,山东早就在规划相应的产业布局。据了解,以山东滨奥、青岛海利、潍坊天翔为主体,一个新兴的轻小型飞机生产基地在山东已初具雏形。
据悉,早在2006年12月8日,中奥合资公司山东滨奥生产的钻石DA40型飞机在滨州下线,实现了山东航空制造产业零的突破。去年5月25日,青岛海利成功试飞了第一架B-2B 轻型直升机;5月27日,继商务部和中国民航局的批准后,发改委核准批复,同意潍坊天翔进行勃兰特利轻型直升机的生产制造。这是国内第一个获得上述部委核准或批准的民营航空制造产业项目,填补了我国航空产品链上的空白。
目前,山东正在紧锣密鼓地制订全省航空航天工业发展规划。为使山东航空工业在全国航空制造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山东省政府去年就制定了《关于促进航空航天工业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和支持济南、威海、滨州、青岛和潍坊5市加快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五大航空工业产业园区和基地,打造完善航空产业链。
据黄联生透露,就在10月份,山东省国防科工办又召开了山东“十二五”航空产业规划座谈会,把发动机、总装制造等通用航空产业提到了很高的位置。
机遇
据了解,在山东省划定的几个航空工业园区中,发展势头都非常迅猛。
以青岛为例,除青岛海利外,总投资5亿元的中俄直升机技术(青岛)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底在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开工奠基,主要从事俄制直升机维修及零部件销售、俄制直升机飞行员及维修人员培训,并将部分组装生产卡莫夫系列、米(Mil)系列中小型直升机。与此同时,青岛开发区特别在西海岸出口加工区外围规划建造一处占地300亩的直升机试飞场,作为发展直升机维修和制造工业的配套项目。目前,该试飞场项目已完成直升机试飞场空域审批,正在进行直升机试飞场的选址报告及方案设计,并开展用地回填工作。
在黄联生看来,山东发展航空工业其实具备很大的优势 ,那就是零部件大部分都可以从山东采购。“我们很多为汽车做零部件配套的企业完全可以为飞机生产零部件,当然前提是通过民航部门的认证。”黄联生说,比如滨州的活塞、文登的曲轴,以及烟台、聊城的一些企业,其设备都非常先进。“以前低空未放开,相关企业没看到通用航空产业的机遇,现在这些企业则要抓紧机会了。”
由于看好中国市场前景,国外不少飞机制造厂商都有意进军中国,目前好几个飞机制造项目正在山东寻找合作伙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