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晨汽车:新能源浇铸新希望
2010-11-22 5:3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郭子
华晨汽车已率先实现新能源车的量产化。10月26日,截止到这一刻,以中华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将向世界宣布:他们终于与国际汽车巨擘们,在新能源领域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据了解,今年1~9月,中华实现整车销售125068辆,金杯品牌实现整车销售75910辆;从集团整体来看,集团共销售整车375641辆。
同时,凭借 “品牌创新、研发创新、资本创新”为核心内容的 “华晨发展模式”,祁玉民还为华晨规划了未来: “十二五”期间,华晨力争完成整车产销150万辆/年、发动机产销150万辆/年、销售收入超过1600亿元/年的目标。
10月的北方渐显微凉,然而东海之滨的大连,却是一片热闹景象。
10月26日,400辆中华骏捷FSV新能源车,正式交付大连使用。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笔新能源汽车订单。它不仅宣告了中国新能源轿车已经顺利由规划实现量产,更预示了华晨中华所代表的自主品牌,在新能源产业上,首次与国际站到了同一水平线上。
10月27日,金杯客车第100万辆下线暨金杯大海狮上市仪式在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厂区内举行。这标志着金杯品牌凭借技术创新与理念创新为中国商用车行业开辟出又一个蓝海,金杯大海狮的问世,正是其不断自我突破、创新求变的最好证明。
这一切的缔造者,都源自那个响亮的名字——华晨。
华晨汽车作为我国自主品牌的主力军,高举“高起点自主创新、高品质自主品牌、高目标跨越发展”大旗,通过“坚持自主创新、拥有自有技术、做好自主品牌”,再一次树立了自主品牌的发展里程碑。
站在新能源领域的国际水平线上
中华骏捷FSV新能源车成功面世,打破了自主品牌新能源 “有名无实”的历史。它不仅让中华品牌站在了全新的起点,再次与国际汽车品牌比肩,更为中国自主品牌未来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10月26日,美丽的大连星海广场上400台蓝白相间的出租车,在火红的飘带与拱门的映衬下格外靓丽,广场的舞台上更是鼓声阵阵、歌声飞扬,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辽宁省副省长刘国强,大连市副市长张军,华晨汽车集团董事长、总裁、党组副书记祁玉民,华晨汽车集团党组书记、董事、副总裁谭成旭等领导出席了交车仪式。在数千名大连市民的见证下,辽宁省经信委主任李兵与华晨集团党组书记谭成旭,将象征着绿色、低碳生活的新能源出租车钥匙分别交给了大连市交运集团董事长李继军和大连市出租车公司董事长张伟廉,人群欢声雷动。
截至这一刻,历时5年的华晨新能源项目,终于揭开它最后一层神秘的面纱,以最惊艳的姿态展示在世人面前。
为了应对能源、环保方面给汽车产业带来的压力,顺应国家在节能减排方面的号召,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抢占未来市场竞争的先机,华晨汽车制定了一项旨在面向未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
该战略包含的主要内容有:代用燃料的应用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中,中华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产业化研发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中华混合动力轿车的研发始自2005年初,在2006、2007年分别被列为国家科技部“十五”863课题及国家科技部“十一五”863课题。研发联合了同济大学、上海安乃达汽车驱动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春兰集团等合作单位开展技术攻关。
中华混合动力轿车的研发规划为三个发展阶段:弱混、强混、PHEV(Plug-in Hybrid Electrical Vehicle,插电式混合动力)。
在交车仪式现场,祁玉民激动地表示:“自2005年起,华晨汽车即以超前的意识,投入巨资,规划、开发绿色精品车,全面启动了混合动力轿车这一重大新能源汽车项目的研究,并连续两年被列入国家863计划。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始终以强烈的企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开创的精神、务实的态度和实干的作风,坚持不懈地推动传统能源的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技术开发,并取得了业界瞩目的成绩。此次交付的400辆中华骏捷FSV新能源汽车,就是在该项目基础上成功研发的,是国内首次大批量投放市场的新能源轿车产品,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市场上最大的一笔混合动力轿车销售订单。未来,华晨汽车还将陆续推出更多品质高、价格优的新能源产品。”
作为“T10”电动车联盟企业,华晨汽车多年来始终秉承以国家统一规划为准绳、以比肩国际汽车企业为目标的研发战略。在国家的统一规划和部署下,华晨汽车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成功研发出弱混、强混等混合动力产品,其纯电动产品也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早在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华晨汽车便展出了极具开拓意义的中华AO概念车。而此次交付的中华骏捷FSV新能源车,结合起停技术,在城市工况下节油率可达8%以上。祁玉民透露,未来,中华骏捷FSV新能源车将陆续登陆全国市场。目前,华晨汽车已收到来自全国多个城市的近千辆意向订单,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汽车专业人士表示,中华骏捷FSV新能源车的成功面世,打破了自主品牌新能源“有名无实”的历史。它不仅让中华品牌站在了全新的起点,再次与国际汽车品牌比肩,更为中国自主品牌未来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金融创新助力新能源车战略
20亿元短期融资券发行,百亿元金融计划正式启动,此举堪称中国汽车产业的石破天惊之作,更开创了汽车产业进入货币市场直接融资的先河,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探索了新的融资模式
如果说,新能源车交付使用和金杯海狮的100万辆下线及金杯大海狮的上市,集中展现了华晨汽车的研发水平和企业综合实力,那么,华晨“密谋”已久的百亿融资计划,则可称为中国汽车产业的石破天惊之作。
2010年9月14日,“国家开发银行与华晨汽车集团发行短期融资券签约仪式活动”正式在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举行。这是全国首单含CDS概念的短期融资券。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雷小阳、国家开发银行资金局局长于春玲分别代表双方签下该协议。活动由华晨汽车集团党组书记谭成旭主持。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李吉平,辽宁省国资委主任石凤岐,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祁玉民在签约仪式上致辞。
协议拟定:在未来2年时间内,华晨汽车将向中国银行间市场发售总金额达20亿元的短期融资券;该笔融资券将由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主承销,并实施余额包销。
融资券共分2批进行,首批10亿元的“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2010年度第一期短期融资券”已经发售完成。首期发行的10亿元短期融资券将分两个品种:一种是普通无担保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2亿元;一种是中债信用增进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信用增进服务的短期融资券,发行金额8亿元。
第二批融资券发售时间将视发行情况而定,不晚于2012年9月。
据华晨汽车相关负责人透露,自华晨汽车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签订100亿元融资的框架协议,并于2009年10月启动短期融资券发行工作以来,双方通力合作,密切配合,终于使双方的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截至目前,华晨汽车已成功收到首批融资款。
祁玉民介绍说:“本期短期融资券募集资金主要有两个用途,一是补充集团本部生产经营所需营运资金5亿元,二是调整公司债务结构偿还银行贷款5亿元。”在生产运营方面,将主要用于采购汽车动力总成、内饰、车用钢板等原材料,以保证集团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在调整债务结构方面,则将用于偿还集团本部银行贷款,优化华晨的负债结构。“目前,华晨方面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监管机制,保证该笔融资得到有效落实。”祁玉民说。
记者了解到,短期融资券是指我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依照《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企业筹措短期(1年以内)资金的直接融资方式。2009年10月,经过长期的磋商和考察,华晨集团与国家开发银行决定选择对方为合作伙伴,通过汽车和金融的联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双方利益的最大化。2010年8月30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批准该融资项目并下发《接受注册通知书》。
众所周知,华晨汽车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包括资本创新、研发创新、品牌创新在内的“华晨模式”。其中,坚持资本市场与汽车产业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更是“资本创新”中重要的一环。
2009年,华晨汽车便曾利用股权融资手段,通过资本运作成功获利56亿港币。此次债券融资,更开创了汽车产业进入货币市场直接融资的先河,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探索了新的融资模式。
经济学家分析,通过本次融资券的发行,华晨汽车不仅可以进一步分享银行间市场低利率,并可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负债结构。同时,由于二级市场价格具有随行就市的特性,本次融资,不仅将有利于大幅度提升企业自身信用价值,更或将带动巨大的资本效应。
祁玉民还在现场透露,未来华晨将与国开行围绕这些项目开展更全面、更紧密的合作,把100亿元“开发性金融合作协议”中的众多后续项目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