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物流行业分析

物流亟待系上“运载安全带”

2010-11-24 7:2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张华义
    尽管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较快,但物流运输事故也有所增加,不断凸显出物流强化运载安全的重要性。据相关部门统计,2009年营运货车肇事造成死亡人数超过1.5万人,其中,因运载安全问题酿成的事故超过半数。除公路运输外,铁路、水路、航空等物流途径都存在众多运载安全问题,亟待业界高度重视。
现 状 堪 忧
    运载安全是指对货物进行的包装、捆绑、加固、锁紧等装载运输安全。物流运载安全器材主要产品包括货物捆绑带(俗称柔性捆绑器和栓紧器),钢性拉紧器(俗称链条拉紧器和钢性链条捆绑器),主要应用于大型设备的装载加固。物流运载安全器材广泛应用于物流的运输、装卸、搬运、装载、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各个环节。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运载安全专家李庆全博士告诉本报记者,从目前国内运载安全来看,整体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运载安全器材的研发和制造还停留在传统的初级水平,行业发展不成熟,低价恶性竞争严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内大部分运载安全器材都出自手工作坊企业,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制造的产品大多粗糙、劣质,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比如部分司机购置新的挂车,发现劣质紧绳器在不到一周即出现轴、轴头断裂;购置的捆绑器,使用不到3次即出现织带断裂或者五金件变形。创始于1979年,一直从事物流运载安全器材和吊装器械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的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双友),组织的专业调查组调查发现,国内近45%的司机有使用劣质捆绑器械的经历;而他们针对山东梁山150家挂车企业的一项调查结果更令人震惊,为了降低成本,当地许多新出厂挂车配置的紧绳器,调查人员肉眼就能直接看出质量问题:如轴头裂缝,轴头漏焊、虚焊,支架变形,轮轴转动不灵活,棘轮与挡鸟严重错位等。
    在运载安全器材行业发展滞后的同时,物流从业人员对运载安全器材的使用现状也不容乐观。原某军械仓库郝主任向本报记者介绍说,为了保证运载安全,目前军地物流过程中都有采取相应安全器材对货物进行捆绑、固定等,但受历史沿革等影响,许多从业人员普遍认为货物捆绑、固定等相对简单,科技含量不高,所以使用的工具都较为原始。目前多以传统的尼龙绳、麻绳、钢丝等进行简单栓固,这一点在地方物流企业表现尤为突出。这些捆绑工具都存在致命的隐患。
    由于不能正确选择、使用运载安全器材,经常导致物流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比如去年8月10日,装有176个集装箱的重庆丰都籍“航龙518”集装箱船下行至三峡大坝下游、湖北省宜昌市石牌水域时,有62个集装箱掉入长江,其中12个装有危险化学品(6个装有高锰酸钾,1个装有高锰酸钠,5个装有氢氧化钾)。经三峡海事局调查,该轮部分集装箱层与层之间无联结锁和捆绑拉带,船舶在弯道水域加速时,集装箱体发生位移,致使船舶倾斜,造成事故发生。归根结底,装载固定认识不到位、捆绑不牢、缺乏绑扎专业知识,对运行线路复杂性缺乏分析,没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可靠的捆绑方案。加之,在没有采取有效捆绑基础上,驾驶操作不当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原 因 几 何
    国内运载安全现状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究竟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对此,一直致力于运载安全研究的双友副总经理兼营销总监严卫国告诉本报记者,我国相关运载安全从业人员知识水平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对运载安全认识不到位,这是目前我国运载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由于从业人员对运载安全知识缺乏,受经验主义的影响较为严重,在进行货物固定时常抱有侥幸心理,对货物随意固定。在行驶过程中安全意识不强,认为已固定的货物不会松动,因此忽略了对货物固定程度的检查,以至于留下众多运载安全隐患。
    从业人员认识不足的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对运载安全认知不够、监管不严问题也不容忽视。
    记者日前在北京六郎庄部分物流公司采访相关货车司机时了解到,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对酒后驾车、超限超载等管理较严,而对货物捆绑、加固、锁紧等运载安全方面要求少、管理少,许多地方处于管理空白状态。某货车司机曾反问记者:“只要你不违章,谁还管你货物绑得结不结实呀?”“反正也没人查,你还跟政府管理部门较什么真?”旁边另一位司机附和道。对此,严卫国指出,我国相关运输安全管理部门,虽然在管理中对安全要求严格,也拥有系统的安全监察制度与规章,在确保运输安全生产中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多数部门目前的安监机构在很大程度上都多以行车安全为核心,忽视了运载安全的监察,这种认知态势急需扭转。
    由于各界对运载安全认识不足,间接导致我国物流运载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应用标准远远滞后于快速发展的物流业。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内相关标准建设较为完善的当属铁路货物运输。铁道部1995年推出《铁路和货物装载加固规则》曾较好地规定了货物固定过程中应遵循的流程与要求。如规定:装车后货物总重心的投影应位于货车纵、横中心线的交叉点上。必须偏离时,横向偏离量不得超过100mm;整车重心高度从钢轨面起,超过2000mm时应按规定限速运行等。不过,这些标准随着我国铁路货运提速,特别是高铁时代的来临,许多规定已经不能适应铁路货运发展,亟待修改完善。
    与铁路货物运载安全相关标准落后相比,公路货物运输在这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很多操作流程与要求只能遵循《铁路和货物装载加固规则》中的各项要求,虽然采用这些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路货物运输的安全,但是由于使用对象不同,有的没有经过严格的试验证明,很难达到预期的装载固定目标。严卫国强调,目前国内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各物流领域都没有完善的运载安全系列标准,使得很多运输企业在具体操作中有很大的盲目性,也埋下了安全隐患。
    有业内专家指出,目前国内运载安全行政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也是个大问题,相关政府部门还存在交叉管理,政出多门等现象,复杂的体系让运载安全管理效果大打折扣。比如:水运的运载安全行政管理体系,有运输与安全处,又有国际航道管理处、国内航运管理处(交通运输部治理水路“三乱”办公室)、国际航运管理处、航道处(三峡处)、港口管理处,其中各个省市的航道管理分处统一归水运司管理,不属于当地交通局。因此,国内相关涉及运载安全的行政管理部门亟待进行统一协调监督管理,避免运载安全管理的真空地带。
解 决 途 径
    正是看到国内运载安全形势的不容乐观,国内一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开始在这一领域进行探索研究,来提供更多的解决办法。这其中,以双友较具代表性。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内运载安全事业发展的双友董事长阮卜琴认为,中国的运载安全状况一定要大力改善,以跟上快速发展的物流步伐。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双友等民营企业的推动下,目前《合成纤维栓紧器》国家标准已经发布,其他相关标准也正在研究起草中。此外,在双友的呼吁下,目前该公司从运输安全出发,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已联合中集东岳、山东恩信、通亚等相关公司,就运载安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问题主动对消费者作出承诺。它们还共同在山东梁山挂车制造基地联手推出《紧绳器使用安全须知》的大型公益广告,告知消费者运载安全器材选用必须注意的“十大”隐患,提醒消费者注意人身安全和货物捆绑安全;联手推荐体积设计科学,自重减轻,强度增强的优质紧绳器,以此降低汽油消耗,提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节能减排等。
    李庆全博士告诉本报记者,他曾与军队相关运载安全专家专程赴浙江玉环对双友考察过,发现双友生产的运载安全器材相关技术标准目前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公司相关产品先后应用到2009年国庆大阅兵及正在举办中的亚运会。而据严卫国介绍,双友目前又正在独立研发生产全智能化紧绳器等系列国际顶尖技术产品。这些产品也将进一步推进我国运载安全的发展。
    除了企业的推动外,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极为重要。有关专家认为,我国物流业要想摆脱目前运载安全的不利现状,在注重建设行业标准的研发、推广,使用先进的运载安全器材的同时,还需学会以人为本抓安全。分析以往运载安全事故的统计数据不难看出,在众多的安全因素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一旦相关人员麻痹大意,放松或没有注重运载安全,那么事故就很容易发生。因此,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保障货物运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政府部门、物流企业等应该发挥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各种手段措施,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运载安全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相关操作技能,甚至可以通过出题考试颁发从业证书,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从而让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认识真正到位,防患于未然。
    李庆全则指出,要想减少运载安全事故,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更要提高对这一工作的重视,通过统一协调完善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包括惩罚机制在内的相关管理办法,加强对运载安全的监管工作,通过开展专项行动等多种方式对货物运载工具进行监查。对未按要求对货物进行安全固定的,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进行处理。最后他还特别强调,运载安全仅凭一两家企业,或者几个运载安全专家的呼吁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物流企业、相关研究机构、有关专家及政府部门去共同推动发展。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