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煤电“三极”增长推动新一轮大发展
2010-1-21 2:1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站在2010年岁首,皖北煤电集团明晰全面起步、深挖内潜、加快建设、竞相发展的工作思路,提出将实现煤、煤化工、煤炭物流业“三极”增长作为工作主线,继而促进恒源公司、淮化集团、北方公司“三大”板块竞相发展,促进煤和煤化工板块之间的互动、省内与省外的互动、煤炭生产与煤炭物流的互动,推动企业在多元化战略中取得新一轮大发展。
皖北煤电集团去年突破产业、所有制、地域等限制,对组织结构、运营模式和管理方式进行了调整。2009年8月,该集团启动实施了集团“管控”新模式,明确了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煤电、淮化集团、北方公司的功能定位,同时对集团的机关组织结构进行了调整,集团机关只保留了13个部门,其中6个部门与恒源煤电共享,重新定编定岗,管理人员数量大幅减少,这为集团加快建立灵活高效的内部运营机制,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推动各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
皖北煤电集团恒源公司经过集团“管控”实施后,现已收购皖北煤电下属主力矿井和生产辅助单位,成为该集团发展的牢固根基。据悉,2010年,新的恒源公司将舞好煤炭主业这个龙头,力争原煤产量完成1530万吨,通过提高原煤产量带动成本、煤质、营销等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恒源公司将加快钱营孜矿、朱集西矿、祁东南部井、翔宇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以及生产矿井后劲工程的建设进度,确保实现预订目标。恒源公司还将切实加强对托管的7家子公司、14家分公司的管理,确保发挥更大效用。同时,做好各类人才培养和技术输出工作,为集团公司及其他子分公司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煤化工是托举皖北煤电持续发展、实现腾飞的“两翼”之一。皖北煤电淮化集团拥有煤化工技术优势,并坚持向煤化工领域延伸产业链。据了解,在2010年新一轮大发展中,淮化集团将充分利用老系统改造项目装置设备先进、工艺领先、生产成本低的优势,确保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利润500万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以下、货款回笼率达到100%的目标。同时,淮化集团将以大甲醇项目为龙头,加快与中石化合作步伐,加快由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的转型,切实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长期以来,规模不大、资源不足是制约皖北煤电发展的最大问题。皖北煤电集团北方公司在集团“管控”实施后应运而生,主要掌管该集团在山西、内蒙等地已拥有的6个项目、近30亿吨煤炭资源。2010年,北方公司将协调、管理好山西昌恒煤矿、新生一矿、新生二矿正常安全生产,力争生产原煤200万吨。在新一轮大发展中,北方公司还将继续抓住煤炭开采这一主业,快速在省外建成两个千万吨煤炭基地,加快内蒙古麻地梁煤矿、海子塔项目的建设进度,从2011年开始,煤炭产能按照每年递增500万吨的速度发展,到2014年形成2000万吨以上的规模。同时,北方公司将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抓住山西、内蒙等地煤炭资源整合的有利时机,加快低成本扩张步伐,再整合两到三对矿井,通过重组、联合等多种方式,引进战略投资者,共同投资开发,力争以最少的资金控制最大的资本,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煤炭物流业作为皖北煤电除煤、煤化工之外实现战略成长的“三极”之一,近年来发展迅猛,现拥有4艘海轮和长江、大运河船队及自备列车,建立了庞大的营销网络,市场已遍及18个省、市、自治区,2009年营业收入近50亿元。当前,皖北煤电集团正全力以赴加大培育力度,努力将煤炭物流业打造成重要的支柱产业。2010年,该集团物流发展目标是———煤炭外购外销量800万吨,力争突破860万吨;营业收入40亿元,力争突破43亿元;仓储物流12亿元,力争突破14亿元。皖煤运销和长江能源两公司将不断扩大交易规模,积极建设港口、码头,构建煤炭物流基地,完善“煤、路、港、航”一体化的立体营销网络,力争到2014年煤炭物流交易量突破1500万吨,仓储物流打造成皖北地区的龙头企业,最终形成煤、煤化工、煤炭物流“三极”增长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