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江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前景
2010-12-1 8:5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电子商务通常是指是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电子商务是运用数字信息技术,对企业的各项活动进行持续优化的过程。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B2B (Business-to-Business,即企业对企业)、B2C(Business-to-Consumer,即企业对消费者)、C2C(Consumer-to-Consumer,即消费者对消费者)三种模式。
国内领军企业:看中皖江电子商务市场
电子商务是新兴产物,欧美国家电子商务的开展也不过才十几年的时间,而2001年之后。中国的电子商务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
目前,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在安徽设立了皖南和皖北两个分公司,皖北总部在合肥,皖南总部在芜湖,成立于2010年6月,旨在打造以芜湖为中心,辐射马鞍山、铜陵、黄山等皖南各市县的区域性分公司。该分公司成立的阿里学院主要为中小企业进行人才托管,解决中小企业招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的困境。阿里学院主要从涉及电子商务的各个环节入手,对企业送来托管的人员进行培训和帮助其实践。
阿里巴巴安徽区域经理刘勇告诉记者,目前来芜湖阿里学院进行人才托管的企业共有18家,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这18家企业大多为宁国、黄山等周边市县的企业,而芜湖本土企业却寥寥无几。
相对一些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的蓬勃发展,作为中部地区的安徽,电子商务的发展却并不算十分迅速。刘经理坦言,根据阿里巴巴公司的相关调查数据,目前电子商务发展较为成熟和迅速、有关意识比较超前的基本都是一线城市和沿海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和长三角、珠三角的一些城市。在中部地区中,合肥落后于四川、河南、江西等省的一些城市,而芜湖又落后于合肥。通过调查,他们发现芜湖本土企业电子商务利用率普遍较低,体系也不健全,这与芜湖商业的发展速度和经济的增长速度并不相符。阿里巴巴之所以选择入驻芜湖,看中的是作为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和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双核"之一的芜湖巨大的发展前景,而入驻之后,却发现芜湖包括皖江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比想象中较为滞后。但是,也正因此,有着得天独厚优势和政策倾斜的芜湖乃至整个皖江地区,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潜力。
芜湖本土企业:网上实体应该同步结合发展
芜湖易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安徽省首家注册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网络系统集成等业务的中外合资企业,也是芜湖本土IT企业的领头军。随着电子商务大潮席卷全球,易通公司也由从事软件开发和网络系统集成等IT相关项目的公司,转变为融合了电子商务相关业务的企业。总经理苏卫国认为,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企业由传统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为融合了电子商务的模式,是必然。电子商务涵盖了产品展示、身份认证、支付、物流、信用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综合体系。他认为,芜湖乃至皖江地区电子商务能否快速发展,首先依赖于商业大环境,即是否有这样的氛围;其次需要有电子商务平台,使得传统企业有发展电子商务的渠道和方式;同时还需要政府和全社会提供相关支持和保障,让企业无后顾之忧。
苏总认为,芜湖本土企业现在大多数仍是选择传统商务模式,电子商务还在起步阶段,且实际有效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不多。其实,芜湖许多本土企业都应该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使得网上业务与实体业务同步发展。如一些商场、4S店可以开展B2C业务,实行同城网上交易,让顾客网上付款,在家收货;奇瑞、海螺等大型企业不妨与其配套企业统一平台、统一订单和物流,开展B2B业务,不仅能解决资金流问题,而且易于形成产业链,速进本土中小企业发展,同时还可以速进专业化市场的发展。他还表示,可以借鉴一些大城市发展电子商务的经验,结合芜湖自身的特点,让本地的电子商务蓬勃发展起来。同时,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商家只有将信息流(展示)、资金流(融资)和物流实行"三流合一",建立完整安全的统一平台和体系,电子商务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地方政府:给力皖江电子商务
今年10月,由芜湖市镜湖区政府牵头打造的皖江电子商务中心正式启用。皖江电子商务中心大楼为原芜湖市政府办公楼,目前已有金蝶软件、华夏通等国内外企业入驻,而IBM等知名企业也在洽谈中。
电子商务主要由支付、物流、信用、安全环境建设几个方面组成,由于芜湖乃至整个皖江地区电子商务起步晚,不少本土企业如一些商业网站虽然有与电子商务相关的业务,但由于这些企业自身存在着规模小、不规范的特点,一直未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正是基于此,镜湖区政府利用政府资源,整合商务资源,解决企业发展电子商务中遇到的融资难、用人难、管理难的现状,完善和发展整个电子商务体系。
目前,由政府控股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芜湖华夏通公司已成立,这个有着政府背景的地方性第三方支付平台,为企业解决资金流的问题提供了重要保证,预计在2011年华夏通总业务量将达到200亿元。
根据计划,未来5年内,还将引入制造业企业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皖江地区制造业企业,逐步吸引这些企业商贸公司入驻镜湖区形成积聚。2010年镜湖区引入阿里巴巴贸易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目前已经为皖江地区800多家制造业企业提供服务;引入用友软件的企业ERP平台,主要为皖江城市400多家企业提供支撑,同时该企业正在与海螺合作,研发水泥制造有关系统软件系统,该系统将辐射全国水泥制造企业;引入金蝶软件财会结算系统平台,该公司以为皖江地区600多家企业开展业务合作;同时正在洽谈的还有高新技术交易平台、环保科技交易平台、IBM电子商务平台等。
同时还将搭建商贸电子交易系统平台,促进我市乃至整个皖江地区商贸型电子商务在未来5年内高速发展。为了规范互联网商贸交易,今年5月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互联网店铺必须实名,未来2年内国家将继续出台政策最终将网店向实体店规范,在这一政策的引导下镜湖区利用全区GIS地理信息系统拟建设全国最大的电子商城实体店。为了保证与淘宝、京东等电子商城的错位发展,该系统平台还是从支付方式入手,定位将服务类(餐饮、娱乐、医疗等)这些无法异地消费的支付植入平台中,把采购类(服装、家电、日用品)可以异地消费的支付引导到实体店面内,再辅助以团购等形式避免和传统电子商务企业同类竞争。该系统建立将合理整合政府、社会、企业(传统商贸企业、第三产业企业)资源,以达到带动我市商贸业整体业发展,特别是将极大促进我市第三产业如:物流配送、广告、信息业等各方面发展。目前该系统已经完成论证将进入建设阶段。
电子商务保障体系是电子商务建设的重要环节,只有具备健全的电子商务保障体系,电子商务才能安全、稳定、健康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目前镜湖区政府已经从电子认证服务、多样化的信任服务、网络信任服务等多方面开始实施保障体系建设。未来还将把工商纳入网络信任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提升服务便捷性,促进开展电子商务贸易的企业诚信竞争。
此外,在未来5年中,镜湖区还将根据目前市场发展,合理引导,逐步形成各类行业的电子商务聚集区。
以现镜湖区商圈为中心逐步形成以镜街、凯帆、侨鸿、摩根100、滨江大厦、银座、中山大厦等商业办公楼宇及市人大、市政协、市委等政府原办公楼宇为基础,重点发展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聚集区;以原北京路为中心逐步形成以皖江电子商务中心、皖江金融大厦为中心的金融业电子商务聚集区,重点发展网上支付、信用担保等类型电子商务企业;
规划以仪表厂地块及镜湖新城商务办公楼为中心,逐步形成制造业电子商务聚集区,重点吸引制造业企业销售公司;以火车站周边及镜湖区新城二期(神山口地块)为两个中心,重点发展物流平台、远程监控等企业,逐步形成以物流业电子商务聚集区,搭建区域性物流平台。
"十二五"期间,镜湖区将促进区境内规模以上商贸企业,搭建独立电子商务平台;同时在镜湖区公共商务平台上提供优惠政策促进中小型商贸企业加入。预计到2011年末实现互联网消费占全市社会零售总额1%;到2012年末实现互联网消费占全市社会零售总额3%;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手机支付等多种新方式的应有,预计到2015年末实现互联网消费占全市社会零售总额15%。
镜湖区政府还计划在未来5年内,吸引100家皖江地区年产值在5000万以上、200家年产值在3000万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商贸及管理中心入驻,并通过提供电子商务应用平台,优化这些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系统,使企业实现全球化环境下的内外部资源的继承和最佳的利用,达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至2015年末镜湖区将培育大型电子采购及电子分销企业10家,信息中介与第三方市场4个,行业协作平台8个,实现采购订单总额达2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