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联网发展长期瓶颈分析
2010-12-17 19:5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目前中国物联网应用市场的需求碎片化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成为钳制产业长期发展的最突出瓶颈。“碎片化需求”指的是单一产品在市场上很难在较短时期内大量普及,每种终端和服务都有需求群体,涉及面很广,但大规模需求很小,不利于降低成本。
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传统信息产业发展过程中,通信产品的终端和服务一般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的特征,一个单一产品会在很短时间内大量普及,每种终端和服务都会形成庞大的消费群体,而物联网恰恰与此规律相反。
国际电联的一份报告表示:“物联网发展的挑战不仅仅在于技术问题,而是在于市场的规模化应用。一方面规模化行业应用的不足成为制约物联网产业形成、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和标准化的重大瓶颈,难以激发产业链各环节的参与和投入热情;另一方面,只有规模化供给才能降低成本,才能形成产业发展的良性机制,才会有市场发展的动力。”
物联网在交通、电力、环保、家居等领域的应用,需要与具体行业需求相结合,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分散的。”安筱鹏说,物联网传感器、传感器的相关设备以及面向特定行业的解决方案在很大程度上缺乏通用性,难以规模化。物联网产业面临的是多个行业不同的需求、小规模的细分市场,单一产品和服务在细分市场间的可通用性和可移植性比较差,呈现碎片化分布。
解决这一矛盾需要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将零散化应用整合为规模化效应是突破行业瓶颈的关键所在。而现在并没有一个现成答案,探索方向是关注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
最近专家安筱鹏提出目前发改委鼓励的“合同能源管理”或能为物联网商业模式创新提供有益参考。他解释说,提供节能服务的公司在运能状况诊断、改造、管理和运行环节中需要安装大量传感器,都要建立在物联网技术产业之上,而“合同能源管理”本质上就是一种商业模式的创新。为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安筱鹏提出,应建立集设备和服务于一体的产品体系;打造服务品牌,完善面向服务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