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汽2011年商务大会隆重举行
2010-12-19 22:14: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李明
12月8~9日,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诞生50周年中国重汽集团改革重组10周年庆祝大会暨中国重汽集团2011年商务大会在济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改装单位、客户代表等1800余人欢聚一堂,共庆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喜庆时刻。
从50年前成功试制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开始,中国重汽就开始和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连。解放后,中国重型汽车一直是空白。济南汽车制造厂(中国重汽前身)于1960年4月15日,终于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型8吨载货汽车。该车曾经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成为支撑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976年,济南汽车制造厂研制的JN252型越野汽车是我国第一批自行设计全部采用国产材料的中型越野车,填补了我国军事工业上不能生产中型军用越野车的空白;1984年10月1日,在建国35周年的国庆阅兵仪式上,黄河252牵引乳白色的中远程导弹通过天安门广场,开启了中国重汽军装车辆参加国庆阅兵式的先河。
1983年,重汽集团引进全套斯太尔项目取得了巨大成功,并使我国的重型汽车制造技术向世界先进水平大大迈进了一步。
作为“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重汽集中了全国几乎所有的重型汽车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厂之精华,下属企业遍及14个省区市,整车市场占有率超过80%。然而,随着岁月的变迁,计划经济时代的辉煌最终泯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到1999年,中国重汽陷入破产边缘:资产负债率达138%,累计亏损83亿元,欠发职工工资4.42亿元,生产陷入窘境。2000年,中国重汽迎来了改革重组,开始了重获新生、凤凰涅槃之路。
中国重汽改革重组以来,坚持科学发展,自主创新。不仅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而且坚持自主发展,完善产业布局,强化内部管理,成为国内重卡行业中运行质量最好的企业,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发展优势:
在技术开发上,中国重汽坚定不移地实施自主创新,终于走在重卡行业技术创新的最前列,成为重卡行业技术开发的领头羊。而经过10年的改革发展,中国重汽关键总成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转变。
2007年11月,中国重汽成功在香港红筹上市,成为我国制造业目前惟一一个在香港红筹上市的企业,一次性融资99.5亿港元;2009年中国重汽与德国曼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成功实现曼项目的全面启动,开创了中国汽车企业对外合作的新模式。这两件大事为企业发展真正搭建起了国际化平台。
中国重汽在营销网络的建设上提出了“三个转变”——由适应市场转为经营市场,以直销为主转变为以经销商和改装厂联销为主,营销人员以销售为主转变为售后服务、信息反馈、营销管理与监督为主。经过几年来的建设,截至2010年,中国重汽已拥有服务站1587家、经销单位1168家,4S店196家、品牌专营店197家,这些使得具有中国重汽特色的“钢铁网络”逐步形成,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用户资源,为占领市场的高地奠定了基础。
改革重组10年来,中国重汽取得了行业内令人瞩目的成绩。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国重汽紧紧抓住我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机遇,转方式,调结构,企业的生产经营再创历史新记录。1~11月份,中国重汽产销重型汽车17.849万辆,今年有望突破19万辆,销售收入将突破880亿元人民币。
今年,中国重汽成功开发的19款金王子、豪运系列CNG(压缩天然气)和LNG(液化天然气)汽车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进入市场,目前已顺利打入西北、西南市场。
中国重汽在今年成功重组成都王牌汽车公司,组建福建海西汽车公司,这是改革重组10年来首次重组的整车企业,使中国重汽产业链进一步扩大,开始向全系列商用车制造商发展。中国重汽与曼集团合作项目也在扎实推进,被认为是成功合作的一年。10月29日,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27亿元两年期人民币企业债券在香港正式发售,受到热烈追捧。认购金额高达68亿元人民币,为发行额的2.5倍。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中国重汽在这次商务大会上响亮的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把中国重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商用车企业集团;到“十二五”末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的目标。
据悉,大会期间,中国重汽举办了中国第一辆重型汽车诞生50周年中国重汽集团改革重组10周年成就展和名为“放歌庆辉煌”的文艺晚会。晚会上,中国重汽表彰了2010年度营销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