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港口资讯

让东方大港延伸至内地

2010-12-28 23:1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如今,港口竞争的焦点是什么?
腹地之争,就是货源之争。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济师童孟达一言中的。
腹地在哪?货源如何才能更多?
港口服务的第一层腹地,是沿海500公里内适合公路运输的区域。这剩下的,适合铁路运输的中西部地区的货源,便成了各港口的“必争之物”。
从2009年2月28日,宁波-义乌第一列集装箱班列的开通,到2010年1月14日,由铁道部、宁波市共同支持下的沿海快线宁波-温州五定(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班列的开通,短短一年多时间,宁波港海铁联运已相继开通了浙赣线上的义乌、衢州、上饶、鹰潭以及湖南、陕西等多个省份十几个城市的业务。
截至今年11月,宁波港集装箱海铁联运超过24181标箱,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8.54倍。
本报记者 傅之庭 通讯员 毛洁琼
缘由
急需腹地货源 支撑港口发展
“国内港口竞争已呈白热化。”说起为何要推动海铁联运,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物流科的有关负责人给记者提供了几个数据:我国港口吞吐量从2001年的24亿吨,上升到2009年76.57亿吨,年均增长15.61%。同期,集装箱吞吐量从2748万标箱猛升到12200万标箱,年均增长20.48%,2003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集装箱港口大国。
而事实上,中国港口的货源赶不上吞吐量的增长。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便彻底暴露了港口能力过剩的问题,有的港口能力富余高达几百万甚至近千万标箱。为了争抢码头投资、争夺腹地和货主,各港口争辟航线航班,千方百计揽货,竞相杀价让利。
与此同时,宁波港经过六年的高速发展,支撑集装箱箱量增长的基础正在发生变化。国际中转、内支线运输已成为主力军;而内生性货源由于腹地有限,贡献率大幅下降,宁波港亟待开拓新的货源腹地。
与此同时,近几年中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优势正在不断累积和凸显,产业梯度转移的信号频闪。如何服务内迁企业,并为这些企业寻找低成本的出海口,是各沿海港口都在思考的问题。
“宁波港的目标是为长三角腹地乃至整个长江流域做好物流服务。”宁波港总裁李令红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必须有腹地依托,否则难以形成强大的辐射力,港口资源优势也无从发挥。”于是,宁波开始做拓展货源腹地的文章。
实际情况是宁波早已具备了推进海铁联运的条件。北仑港区拥有长三角地区不多的铁路直达集装箱码头前沿堆场的铁路设施,经铁路运输的货物可直接装船出海。宁波港港区铁路已接入全国干线网,被国家正式列入全国铁路集装箱运输转运站点之一。
启航
从无到有 关键“三步走”
第一步,伏笔建“无水港”
建设“无水港”,是宁波港大举开发腹地货源的重要“伏笔”,也是关键的“一步棋”。
2006年6月8日,由金华市政府、宁波港务局和金华中宇货联公司共同出资,投资了省内规模最大的“无水港”内陆港口型国际集装箱堆场。时隔两年,宁波分别与江西省的鹰潭、上饶签署经贸合作协议,三地计划共同出资8亿元在鹰潭、上饶建设“无水港”。
“内陆无水港是通过内地堆场的开发和建设,形成以宁波港为节点的内陆集装箱疏运网络体系,把口岸的一些功能向内陆堆场延伸。”童孟达说,当初建无水港时,把点选在了铁路边,其用意就是在为海铁联运打基础。目前宁波已在省内的金华、义乌、衢州建设了“无水港”。
2009年12月26日,随着数十个装满货物的集装箱缓缓通过闸口运往宁波港,宁波在省外开通的首个“无水港”江西省上饶国际物流中心“无水港”正式投入运营。上饶居于福建、浙江、安徽、江西四省交界处,也是宁波由浙入赣、挺进中西部经济腹地的第一站。
今年5月,宁波港口海铁联运业务不断取得新突破,在打通浙赣线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触角伸向长江中上游等内陆腹地。5月27日,成都与宁波签订《加强运输合作,推进海铁联运框架协议》,两地物流领域合作迈向“深水区”。
随后,在今年下半年宁波港重点开发南昌、西安、成都等地的货源市场,开通了南昌-鹰潭-上饶-宁波的集装箱海铁联运直达运输。预计明年初,还将开通成都至宁波、西安至宁波的海铁联运班列。
从省内到省外,从东部到中西部,宁波港一步步实施着自己的“西进战略”。
第二步,点睛港铁联手
2009年2月28日,宁波—义乌集装箱班列开通。同日,由宁波港股份公司与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公司共同合资的宁波中铁联合国际集装箱北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港口企业与铁路公司联手成立公司,共同推动海铁联运业务,这在全国尚属首例。”宁波中铁联集北仑分公司的有关负责人介绍,海铁联运是海运部门和铁路部门相互配合的集疏运方式,很多地区海铁联运推动速度慢,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港口与铁路的协调不顺畅。建立铁路和港口之间的战略联盟,可以使各联营企业共享运
输资源、信息资源,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通过合作联营模式,在运力安排、车辆摘挂衔接、信息传送、运价下浮等方面,可以得到铁路部们更大的支持力度。
据介绍,作为海铁联运很重要的一个经营主体,宁波中铁联集北仑分公司不仅需要经营集装箱港前站的业务,同时经营集装箱公路运输、配送及物流业务、国际货代、多式联运业务,并直接面向市场和客户承揽业务。
第三步,铺垫政府推动
“宁波的海铁联运,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推动起来,很重要一点,就是市政府的重视与扶持。”童孟达告诉记者,近年来,宁波市政府一直在大力推动宁波港口的海铁联运。
据介绍,为加快推进港口物流产业,宁波市政府组织编制了以海铁联运为基础的培育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和现代物流园区的专项规划,形成了镇海港区9平方公里的矿石、钢材、煤炭、粮食、液体等大宗货物海铁联运现代物流枢纽港的规划,编制了北仑海铁联运国家集装箱枢纽港一个中心站、多个输(办理)站的规划。
2009年,宁波市政府加大集装箱海铁联运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快宁波港海铁联运发展若干扶持政策的意见》。宁波市港口局会同市财政局出台了《宁波港航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设立宁波港航发展资金,专项用于发展宁波港口海铁联运。根据该办法,宁波将在3年内,对每条新开通的省内外至宁波港站的集装箱重箱给予资助,标准为省内每标箱300元,省外每标箱500元。
此外,市政府还积极推进“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促进口岸部门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动,优化管理和服务流程,组织铁路、港口、口岸、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与南昌等腹地城市的对口部门签署合作协议,改善通关环境,为开展海铁联运创造便利条件。
现状
高速发展 深挖腹地
方大特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西南昌一家生产以汽车弹簧扁钢为主的企业,也是首批尝试海铁联运的企业之一。该公司从2009年9月份开始利用海铁联运出口货物,当年出货12票,而今年出货已超过60票,增长迅速。
宁波港东南物流有限公司是首批从事宁波港口海铁联运相关业务的一家典型企业。据统计,2009年该公司代理的海铁联运的外地企业有14家,而截至2010年11月已突破38家,进出口业务更是大幅度提升。如今,越来越多的内陆企业像方大公司一样选择通过海铁联运方式从宁波口岸进出货物。
“我们选择海铁联运最主要是看中了它的价格优势和时间优势。以一个标箱为例,从南
昌到宁波运费大约需要4800元左右,而铁路运费只需2800元,节省了40%,而从时间上看,从江海联运的15天减到了3天,安全、便捷,准点。”方大特钢业务部经理潘熊鹰在分析业务量稳步增长的原因时谈到。“同时,宁波海关的无假日通关,确保了货物能够及时运出,从来没有耽搁过。高效的服务让我们对宁波的海铁联运充满信心。”
“海铁联运的优势有目共睹,而海铁联运的成功则需要众多部门的通力合作,谋求共赢。”宁波海关物流监管中心施文虎主任说,“宁波海关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海铁联运西进战略,设立专门的绿色通道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出‘三日签两联’(出口退税证明联、进出口付汇证明联)、‘三日删改单’(报关单或舱单)等特色服务承诺,提高出口企业资金周转率。同时,加强科技应用,提升监管效能,不断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口岸环境。”
据宁波海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30日,宁波港口集装箱海铁联运箱量累计达到24181标箱,而去年同期仅有1304标箱,同比增加了近19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宁波港自2009年2月开出了首个集装箱海铁联运“五定”班列以来,集装箱海铁联运业务迅速发展,宁波至义乌、上饶、鹰潭、南昌、温州等线路的业务蓬勃发展,成为全国海铁联运的“亮点”之一。
后劲
平台己搭建 揽货是关键
平台逐渐搭建起来,下一步的重点是什么?
“海铁联运,能不能发展得好,关键还看能否建立发达的揽货体系;能否提供快捷、高效、专业一体化的服务。”童孟达告诉记者,宁波港的海铁联运业务,起步较晚,周边的很多港口早已完成腹地的“布点”,竞争已经非常激烈。
宁波港的直接腹地是浙江省,间接腹地覆盖上海、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等长江沿线省市。从直接腹地来看,浙江省的对外贸易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贸易为主,多数企业都是“两头”在外。从间接腹地来看,近年来,江西、湖北、重庆、四川、安徽等省市的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已经形成相当规模的出口产业集群。“所以,从宁波港腹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态势来看,集装箱运输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能不能抓住这一拨的机遇,就要看下一步建立市场经营主体能否走得顺畅。”据介绍,明年,宁波港将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联盟式的海铁联运市场主体,完善海铁联运体制机制,建立高效发达的揽货系统,推动海铁联运发展。
据悉,揽货体系可由港口揽货、船舶代理揽货、货物代理揽货和综合代理揽货等组成。“一般来说,可由海铁联运市场经营主体自建揽货网络,也可与其他相关公司建立产业联盟或合作关系。但重点是与贸易体系对接,向内与腹地城市的贸易组织对接,向外与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对接。”
新闻链接
海铁联运无水港“五定”班列
海铁联运
是进出口货物由铁路运到沿海海港直接由船舶运出,或是货物由船舶运输到达沿海海港之后,由铁路运出的只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就可完成整个运输过程的一种运输方式。
无水港
顾名思义是指“无水的港口”,实际是指在内陆地区建立的具有港口服务功能的物流中心。同时,货代、船代和船公司也在无水港内设立分支机构,以便收货、还箱、签发以当地为起运港或终点港的多式联运提单。内陆的进出口商则可以在当地完成订舱、报关、报检等手续,将货物交给货代或船公司。
“五定”班列
指在主要城市、港口、口岸间铁路干线上组织开行的“定点(装车地点)、定线(固定运行线)、定车次、定时(固定到发时间)、定价(运输价格)”的快速货物列车,具有“运行高速、手续简便、运期保证、安全优质、价格优惠”五大特点和优势。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