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宁人的“钢铁图腾”
2010-12-29 16:3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肯吃苦、讲诚信、乡亲团结”才是我们当时打拼市场、站稳脚跟的惟一信念。正是凭借着这种讲究合群团结、整体联动的态势,在全国范围内悄悄开辟着闽商自己的一片蓝海。或许这才是对周宁人的极好诠释。
筵本报记者 王京 路宁
现今在钢铁业内到处可以看到福建周宁人的身影。
尽管在大家眼里,周宁商帮已凭借着惊人速度发展成为钢铁流通业的“图腾”,但在他们内心,前进的步伐却从未停止过。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份,周宁在沪企业数已达一万多家,比2008年增加了1000多家;集团公司达到35家,比2008年增加30家;投资公司(包括小额贷款公司)由前年的4家增加到现在的15家。
这其中除钢铁外,还包含200多家石材、木材企业,福建省周宁上海商会秘书长林平告诉本报记者,尽管如此,但它仍可以显现出周宁钢铁商帮的扩张速度及发展地位。
张龙兵,浙江嘉兴市金百联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这位热情而厚道的周宁商帮新秀,在面对记者采访时更是毫无保留的总结道,“帮带”是整个福建人创业的特色,而紧抓机遇、务实、敢拼的精神和智慧,才是周宁钢铁商帮的真切内涵。“这是继徽商、温州人之后,中国现代商业经济中的另一支庞大‘军团’”,业内多名受访专家给予的评价是,周宁籍钢铁商帮现已成为上海闽商圈内一支重要引擎力量。
军团在壮大
说是效仿、复制,倒不如说是一种“传染”。
1996年,伴随由周华瑞创办的第一家钢材现货市场——上海逸仙钢材现货交易市场 (现为“第一钢市市场股份有限公司”)的模式成熟,一时间,上海钢材交易市场如雨后春笋,纷纷涌出。
创办钢材市场成为了周宁人的“主业”。
日前记者从周宁上海商会处获悉,周宁商帮在沪创建的钢材(建材)市场已达到41家,这一数字也是2009年钢材市场数量的七倍。
不容忽视的是,许多受“传染”的周宁人还开始自觉寻求更高的挑战与尝试。据统计资料显示,在2007年之后,仅江苏、浙江一带就有80余家周宁人创办的新兴钢材市场开业。
周宁人的延伸触角近及江浙,远至天津、北海。一位市场资深分析人士在评语中称,他们在满足自身企业盈利需求的同时,体现了“善观时变、勇于拓新、不懈拼搏”的成功企业特质。
周宁人异地创办市场,不仅仅是简单的“拷贝”。在张龙兵看来,这些新的钢材市场在形式上看似是上海钢材市场的“复制”,但在其手段上却已实现了其内涵的大幅提升和转型。譬如,为入驻商户提供融资担保、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仅在钢材市场内,新成立的周宁籍担保公司也由2009年初的26家增加到现在的32家。
另据了解,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大约有超过7万的周宁人,“且这一数字已占到周宁县总人口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周培建证实说。
图腾已形成
在福建省周宁上海商会第十四次会员年会上,作为会长的周培建在致辞中一再表达出的就是“乡缘”。
周宁人在上海钢铁流通行业异军突起。事实上,每一个成功的周宁人背后都有着无数乡里乡亲的付出与支持。
周培建说,“肯吃苦、讲诚信、乡亲团结”才是我们当时打拼市场、站稳脚跟的惟一信念。
钢材是大宗商品,本身便是资金密集性行业。从事者门槛低,但动用资金量颇大。“创业初期,资金就是从业者最大的障碍”,有着多年行业经验的张龙兵透露,在钢铁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谁有钱谁就能赚钱。这在2007年尤其表现的突出。
而这一点,恰恰正是值得每一个周宁人庆幸的地方。福建周宁县有着与其他地区不同的融资环境。除了福建省、市、县政府及银行对外出创业的周宁人投以大力融资支持以外,乡里乡亲之间拆借资金更是成了家常事儿。“甚至家族一个人在外创业,所有亲戚愿意抵押自己的房屋为其融资、筹款。”
多位周宁人证实了这一说法。张龙兵表示,这主要基于周宁商帮所特有的乡缘传统。他向本报记者总结说,周宁在外商贾最为与众不同的特点不外乎有四个方面。第一,群而聚集,这是周宁人在外经商的外在形态;第二,诚信为先,这是周宁人做事的立身之本;第三,抵触赌博和吸毒,谁赌摒弃谁,这更成为了每一位在外周宁人交友的信条;第四,宗族文化,即作为一个周宁人,你可以很有钱,但你不可以给祖宗丢人。回报社会,诚信经营是必须坚持的。
总之,他们正是凭借着这种讲究合群团结、整体联动的态势,在全国范围内悄悄开辟着闽商自己的一片蓝海。或许这才是对周宁人的极好诠释。
新秀已崛起
“全国各地处处可见周宁人身影”,这也成为每一位周宁人倍感骄傲的所在。不光如此,他们的血液更在不断的交替更新中。
据了解,仅周宁上海商会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以来,就有80名70后和80后的周宁籍企业家增补为本届常务理事和副会长,而另有85人顺利成为了后备力量,进入商会优秀人才档案库。
与老一辈不事张扬的做事风格相比,“这一代新秀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注重新鲜事物的尝试与周宁企业文化的渗透相结合”,张龙兵介绍,无论是从他们的学历还是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都呈现出了新一代的风采。
张诗团,上海励宁集团董事长。鲜为人知的是,24岁那年,他仅带着数万元进军上海钢贸行业。
目前他控股的集团旗下拥有浙江杭州湾钢贸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杭州湾钢贸城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杭州湾担保有限公司、浙江杭州湾物流有限公司、浙江杭州湾钢铁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总资产超过10亿元。
作为福建省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企业家,张诗团就是在上述提及的7万“钢材大军”当中,迅速成长起来的后起之秀,被业内称为“从周宁大山冲出的一匹黑马”。从而,也为在外周宁商帮注入了后续活力。
据悉,12月13日,张诗团应国家商务部、中国银监会邀请出席“促进商圈融资发展交流会”,并作《独特的钢贸商圈,优质的担保服务》专题发言。还有更具潜力的新生代。譬如张龙兵,厦门大学计算机网络管理学院本科毕业,后又参加了浙江大学总裁工商管理班学习。
他们已完全颠覆了社会一贯认为钢铁流通企业老板“文化低,层次低”的印象。
在周宁钢铁大军中,像他们这样的新生力量正在大规模迅速崛起。业内有专家对此评价,未来五年内,由于他们的不断涌现,将加快调整钢铁物流从业人员结构,有利于改善其行业社会地位,为钢铁流通业快速变革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