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高铁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2010-2-2 0:2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推进“六线一桥一隧两枢纽”建设,钱江铁路新桥、杭州东站枢纽、杭甬客专、杭宁客专、沪杭客专已相继开工建设,杭长客专、杭黄客专正在抓紧筹备,杭州迎来了现代化铁路建设的高潮。高速铁路网的建设有利于杭州加快打造长三角综合交通枢纽、提高城市国际化程度、加快西部县(市)发展、构筑市域网络化大都市,对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杭州的“高铁经济”已经呈现,我们应牢牢抓住高速铁路网建设的历史机遇,推进高速铁路网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平台。
一、高速铁路建设对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分析
1、有利于杭州接轨上海,加快融入长三角。作为长三角重要的组成部分,杭州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整个长三角地区,特别是区域发展中心城市——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高速铁路网建成后,杭州至上海的运行时间缩短到半小时,杭州南京间运行时间只需1小时,杭州到宁波只需40分钟,在长三角主要城市间形成了“1至2小时交通圈”。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增强杭州与上海以及长三角其他主要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形成“同城效应”,是杭州接轨大上海、打造增长级的重要保障,也有效巩固了杭州在长三角地区的副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
2、促进杭州都市经济圈的形成与发展。高速铁路网建设有利于加强都市经济圈区域内的分工协作和经济技术交流,优化资源配置,合理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强化杭州中心城市功能,产业聚集将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内以至全国、全球生产要素的吸引力都会增大,有助于带动西部县(市)的发展,增强杭州的区域带动力和经济吸引力,提升城市的集聚功能和辐射能力,拓展杭州未来发展空间,形成广阔腹地资源,提高城市竞争力。
3、促进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高速铁路带来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将直接推动我市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高速铁路建成后,由于旅行时间的缩短、客流运输量的增加、旅游设施的完善,将使旅游业的辐射面进一步扩大,从而吸引更多的境内外游客,推动杭州旅游业的加速发展,同时也会给餐饮住宿、商业、交通、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促进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带动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速铁路本身是高科技发展的产物,涉及电子、信息、材料、航空、环保等一系列高新技术领域。高速铁路的建设必将推动杭州一批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5、增加劳动就业机会。高速铁路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其维护和运营也需要新增岗位与部门,同时高速铁路的建成促进了我市产业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也会吸引更多的外资投资,必然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6、改变出行方式,减小交通压力。高速铁路在速度、运输能力、安全性与舒适性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在200-1000公里的距离范围内,与航空、公路相比高速铁路的总旅行时间是较短的,是性价比最高的运输方式,能很好地满足人民对快速、安全、舒适、便捷和准时的出行需要,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高速铁路网的建设,将使区域内的铁路网更加灵活,杭州与全国的客货交流将更加便捷,尤其是实现客货分线运营,将释放既有线路能力,缓解货运能力紧张状况,满足地方货运量增长的需要,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7、推动城市的有机更新。高速铁路作为现代化大运量高速交通干线,其线路走向与站址选择将对沿线城市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城市的结构与布局具有战略意义。杭州东站铁路枢纽板块形成的城东新城,将建成以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为依托,集现代服务、旅游集散和居住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中心。同时,高速铁路的引入必须要有快速的城市交通与之配套,从而推动杭州路网交通的优化和基础设施的完善,推动城市的有机更新。
总体上看,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对杭州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高铁的建设也将加剧部分行业的竞争,对部分杭州产业的发展形成新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对公路客运和航空中短程客运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二是高速铁路使城市间生产要素在加速流动的同时,也会促使资金、人才、信息向发展环境优越、行政效能高的区域聚集,如高铁在带来更大量客流,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提出了如何延长游客在杭逗留时间的严峻命题,对杭州的旅游产品和旅游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杭州高铁经济发展的建议
1、统一思想认识,增强机遇意识。要充分认识高铁经济的重要意义,把高铁经济发展作为当前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对高速铁路建设的统一协调力度,加大对高铁经济的研究力度,充分认识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市产生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进一步探讨高铁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抓住高速铁路网建设的历史机遇,合力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与高铁时代的接轨。
2、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推进高铁枢纽地区发展。城市交通网络要主动对接高速铁路,做好地铁、公路客运、公交等交通的线路规划和站点设置,设计规划交通枢纽,使城市交通的站点设置与高速铁路站点充分衔接,真正实现零换乘、零对接,高效分流高速铁路开通后的人流,使高铁的速度效应得以充分延伸。同时,要加快制定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规划,出台扶持优惠政策,推进我市城乡公交一体化,促进各县(市)与高速铁路的有效对接。推进高铁枢纽地区发展,合理规划,精心建设,在高铁枢纽地区积极发展商业服务、娱乐休闲、商务办公、创意产业、文化展示等,努力打造舒适、宜人、便捷的城市公共空间。
3、做强做大杭州旅游品牌,提升旅游品质。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整合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的旅游产品和线路;深度挖掘十大特色潜力行业旅游资源,促进特色潜力行业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创新旅游品种,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充分挖掘杭州历史文化内涵,准确把握文化定位,以深厚的文化为基础,拓展体现杭州深厚文化内涵的旅游表现形式,大力开发文化旅游资源,精心打造杭州特色旅游文化精品,促进潜在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旅游产品;完善旅游设施建设,不断丰富旅游服务的内容、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领域,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提升旅游品质;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对高速铁路沿线的城市采取专业旅游推介会、主流新闻媒体传播杭州旅游形象等形式,主动进行目的地旅游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促销,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杭休闲旅游。
4、积极推进产业接轨,提升产业竞争力。针对我市高速铁路建设相关的控制系统、钢构等行业,制定相关扶持政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信息、搭建平台,为行业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服务;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业,加快场站、仓储设施等物流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基地,培育一批有实力的骨干现代物流企业,推动现代物流发展,将杭州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交通物流中心。同时,要以高速铁路网的建设为契机,加大对传统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更好地发挥我市产业的比较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我市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杭州教育资源较为密集和人力资源质量相对较高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打造城市发展的行业品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分享人流、物流等要素流动带来的收益;大力发展会展业,加大我市会展业的整合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培育会展旗舰。
5、加快打造都市经济圈,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打造杭州都市经济圈,制定出台促进都市经济圈紧密融合的制度,促进产业链及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要加快杭州优势产业发展,突显杭州产业优势,实现错位发展,积极推进杭州产业梯度转移,优化产业布局。
6、重视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快构筑人才高地。高速铁路的建设将使人才的快速流动呈现常态化,人才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要巩固和不断强化现有的人才队伍,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增强人才吸引力,加快引进我市急需的各种紧缺人才和高科技人才,加快构筑人才高地。高速铁路带来了时空距离的缩短和城市间联系的紧密,要通过完善人才的市场配置机制,改变传统的引才观念,变“刚性”引进为“柔性”聚集,进一步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为杭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7、推进城市品牌特色化和国际化,打造文化都市。杭州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十分丰厚,文化是杭州的优势、特色和核心竞争力,要充分挖掘杭州历史文化内涵,打响“人文都市”品牌,提高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推进城市品牌特色化。同时,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杭州要以此为契机,宣传杭州这座“生活品质之城”让生活更美好的具体实践,积极承办具有世界影响的国际会议,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加速国际化进程。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媒体、网络、旅游推介会、投资说明会、会展等多种渠道,展示杭州的风景、人文、产业,展示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和充满活力的良好城市形象,扩大杭州的影响力和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