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要有现代产业作支撑
2010-3-1 20:3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对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战略,各类专家学者均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对此,笔者也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成都具备国际化的基础
在我看来,成都提出“世界”二字作为目标就已经够醒目,够有新意了。因为传统上,成都的目标都是在西部城市中争雄,在全国范围争夺前茅。这次提出要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城市,是高瞻远瞩,还是好大喜功呢?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成都是否有成为世界级城市的基础。翻开地图,将地图展得开点,我们可以发现,成都的地理位置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得多。地处西部的成都市,在世界地理上却能看到它距离南亚的印度,东南亚的越南、泰国,以及我国南部的香港地区,东部的上海,北部的北京都有相似的直线距离。也就是说,从节约国际间物流成本的角度出发,成都最适合作为物流枢纽。特别是在与印度、越南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和我国香港地区的经济联系上,成都无疑是最佳的枢纽中心。这就决定了成都发展成为空中、陆地走廊集结地的地理基础。大家都知道,沿海城市之所以发达,原因就是它们是走海上贸易的必经之地。越是有良好的枢纽条件,越能够成为国际化大城市,香港、上海无不得益于此。由此可见,成都作为空中和陆地物流链的中心,具备国际化的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成都打造为世界级城市不是梦想,是极其具有眼光的战略观点。
二、成都具备田园城市的制度基础
作为一个特大城市而言,其发展不是无限的,因为城市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城市化过程中始终存在资源积聚和资源扩散的过程。一个高品质的城市化进程就要求做到城市资源有机疏散、卫星城镇有序建设。而田园城市正好契合了这一进程。田园城市是优化城市环境的理想形态,是城市和乡村的有机动态平衡。一方面,城市为农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围绕城市的广阔田野是支持城市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遏止城市无节制膨胀的屏障。田园城市为人们提供了从居住、工作、教育、购物到休闲的一整套生活方式,并以此吸引农村人口的流入。为了避免传统单核心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恶性膨胀,若干个田园城市组合形成社会城市,它们之间由绿地、农田、水面等生态空间分割,功能上连成一体,这样既可以保证田园城市的合理规模,又可以享受到大城市的规模效益。
田园城市要的美不仅在自然之中,更在人们的生活方式里面。想象一下,如果在一个优美的田园城市里,人们贫富有天壤之别,城乡之间以邻为壑,那恐怕人们也就是换个地方互相斗争罢了,全然没有了田园之色,岂不大煞风景。所以,田园城市要求的是整个城市的和谐境界。要达到和谐,根本在于制度建设,而制度的要义在于统筹,重点在于城乡统筹。统筹城乡发展就要求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一句话,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让城里有的农村也有,让城里人过的好生活农民也一样能享受,农村和城市齐步前进。很明显,6年多前就提出了城乡一体化,之后又被国家规划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具备田园城市建设的强大制度基础。
三、产业创新不可或缺
成都市建设世界级田园城市,产业规划和产业发展能力提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产业规划,就是要谋划成都市未来的支柱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产业。而规划的背景就是建设世界级的现代田园城市。如果我们还是为了获得GDP而发展烟囱经济,肯定是和田园城市格格不入的。就我看来,作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首先要在物流产业上做文章。要搞世界级,我们要的就不仅是通江达海,更要连接五洲。如何利用这一独特优势把成都打造成为真正的世界物流枢纽,是我们产业规划的重大课题。其次,成都产业发展,必须打上“低碳”两个字的烙印。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会议,中国提出了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将比2005年减少40%~45%的承诺,据测算,这将带给中国约5000亿元的碳减排成本。这样的减排承诺是沉甸甸的,成都作为都江堰自流灌溉区核心区和长江上游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区,肩负着基本农田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双重责任。成都的产业发展,要尽可能考虑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尤其是“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生态环境的紧约束。田园城市肯定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市,成都必须选择低碳的产业发展路径。比如,发展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IT产业、生物、制药与新能源产业以及类似的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中不会产生城乡对立的、对自然资源不具有强相关性的产业。必须要引导农业走上现代农业道路。这种道路,不能沿袭高排放现代农业,而要发展符合成都实际的现代农业。
产业发展能力提升,就是在同样的资源约束背景下,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产业发展效率。产业发展能力不是产业发展本身,而是站在产业发展之上,整合产业发展资源要素,以迅速提升产业发展效率的能力。其中的核心就是能够始终保持创新。包括产业种类创新,产生新兴产业,还包括产业内部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发展速度,产业管理创新,以提高产业发展管理水平。而这些创新产生的基础则是有一整套支持产业创新的制度。成都市要建设成为世界级的现代田园城市,我想在产业发展这个环节上,还必须在构建促进创新的制度上狠下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