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金融:准备好了吗?
2010-3-1 22:4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枭冬
日前,有报道称,继购置税优惠、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确定虎年继续发挥效力之后,一直备受关注的汽车金融扶持政策也有望近期正式出台。这也是贯彻实施《汽车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具体措施之一,也意味着素来都以银行为主的汽车信贷市场上,汽车金融公司或将展开 “绝地反击”。
不过,在预计该政策实施效果以前,我们得先看一下汽车金融在我国车市上的种种表现。
所谓汽车金融,就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汽车需要贷款时,直接向汽车金融公司申请优惠支付方式,并按照自身个性化需求选择不同车型和不同支付方法。汽车金融相对银行在汽车信贷上的服务,有两个“公认”优势:一是手续更为便捷——贷款购车者无需提供任何担保,只要有固定职业和居所、稳定的收入及还款能力,个人信用良好就可以;二是首付比例较低,贷款时间也更长。
那么,汽车金融在我国车市火暴异常之际,大展身手的前景是否真的值得期待呢?对此,笔者还是不敢妄下断言。因为在汽车金融所谓的优势背后,其实还有很多待解的疑问。如关于汽车金融业务,是否政策扶持就能动得了银行汽车信贷的 “奶酪”?多年以来并未成气候的汽车金融,能否在政策之手的扶持下迅速走出低迷?对于汽车金融公司,普通老百姓是否能真正买账……这些疑问不解决,汽车金融的明天恐怕就难以预测。
为此,笔者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了解。目前,相比汽车金融,很多潜在的汽车消费者依旧对银行汽车贷款这类购车方式青睐有加。其原因有二:一是标榜手续便捷的汽车金融,办起来其实并不简单,而且其终端贷款利率在8%以上,明显高于提供汽车信贷服务的商业银行;二是,面对来势汹涌的汽车金融,银行方面也推出了多种优惠政策,来 “保卫”自己车贷业务。如很多银行除提供消费贷款外,还推出如信用卡分期购车的 “杀手锏”——这种零利率、一次性支付手续费的信用卡分期贷款购车方式,吸引了不少购车者的眼球。
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根据国外汽车行业发展的经验,汽车金融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据统计,目前,我国汽车金融在新车销售中的份额大概仅为10%,而国外汽车金融在购车消费等环节中起到的作用却超50%。这就说明我国汽车金融市场潜力巨大,值得看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预测,2025年中国汽车金融业将有5250亿元的市场容量。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更认为: “一旦汽车金融公司的贷款利率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汽车消费。”
或许正是因为汽车金融在国外的成功,及眼下其在国内的 “水土不服”,才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密切注意。在被透露的细节中,汽车金融新政的重点将是国家主要 “通过低息放贷”的形式直接从资金上给予汽车金融公司以扶持,扶持的对象以“各汽车品牌旗下的金融公司以及汽车信贷业务部门”为主,不包括各大商业银行。而早前推出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消费信贷、支持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加快建立汽车金融公司,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等业务”。
如此一来,我们便不难发现,汽车金融或许难以在今年大行其道,但日后必然成为一种潮流。目前,包括通用、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东风日产在内的数家汽车企业已经在华建立了汽车金融公司。国内自主品牌代表企业,如福田、江淮、华晨、长安等也提出了发展汽车金融的计划,以待相关部门审批。这无疑都在预示着,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即将迎来它的 “美丽时代”,而中国汽车消费者在购车时享受到的服务也会越来越优质、贴心、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