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海运资讯

航运人才究竟“缺失”在哪里

2010-3-14 14: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船舶经纪、航运信息咨询等都是国内航运需求的关键点,也恰恰是航运人才服务的高端领域。   航运人才究竟“缺失”在哪里
  本刊记者  芮  雪
  2010年,“陆家嘴人才金港”计划将人才服务功能拓展到航运领域。这是该人才港开港以来在人才服务领域的首次拓展,而首次的目标就选中“航运领域”,航运人才的走俏程度可见一斑。
  其实,从上海到全国,对航运人才的需求甚至可以用“爆棚”来形容。而从记者走访的几位航运人才服务领域的专业人士的意见来看,“需求点”的把握甚为关键,只有找到了真正的“缺失”才能有所侧重,对症下药。
  航运人才纳入上海人才需求“版图”
  从2005年开始,航运人才的需求就频频成为业界的热议话题之一。到2009年,酝酿多年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规划获批时,同时带来的还有对航运专业人才更迫切的需求。据了解,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人力资源总需求量约为30万人,其中核心人才近10万人。从专业分类看,上海急需的航运人才缺口约为15.6万人。
  关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人才问题,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秘书长真虹提出了三阶段的建设目标,即2010年要力争航运人才规模突破11万人,2015年则要达到13.5万人,2020年则应基本建成国际航运人才高地和国际国内航运人才集散中心。
  真虹预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将主要需要13类人才,分别是高级航海技术人才(包括高级船员、引航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船舶管理人才、高级船舶修造、港口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国际化海事教育与培训人才、验船师、海事安全与海事技术服务人才,国际航运经纪人(租船、买卖船、航运金融衍生品交易经纪人)、国际航运金融人才、国际海事法律和仲裁人才、国际航运保险人才,以及航运咨询和研究人才。
  “具体而言,面临‘双中心’的规划,上海目前对金融和航运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极为迫切。” 中华航运物流人才网营销总监傅伟忠告诉记者。
  从2009年5月开始,上海加大力度实施“千人计划”,着力引进金融、航运等各类海外高端人才,鼓励金融和航运机构引进各类高端、紧缺人才。到2010年2月,早已名声在外的“陆家嘴人才金港”计划将从金融领域向航运领域拓展。
  记者从浦东陆家嘴功能区域管理委员会了解到,“陆家嘴人才金港”计划的发展目标是,2011年拥有入驻国内外知名高校(学院)30所左右,吸纳金融机构成员单位300家,每年引入和联合培养研究生1000名。并且,浦东新区政府将为“陆家嘴人才金港”入驻高校提供免费人才公寓、公共培训、场地设施优先使用、课题项目联合公关、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等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
  依托如此优惠的政策、资金支持和便利的设施,“陆家嘴人才金港”计划的拓展对航运领域来说可谓是一个“福音”。
  “如果软硬件各占50%,可以说上海航运业硬件的50%已经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很出色,欠缺的就是软环境建设。软环境显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建好的,人才培养显然是软环境中极重要和迫切的方面。”傅伟忠说,“‘陆家嘴人才金港’覆盖到航运人才领域,是对航运人才需求的一种强烈表示,也说明政府在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添柴加薪。或者更可以说明政府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渴望又新上了一个台阶。”
  航运高端人才为何难觅
  据《2009年航运业薪酬福利水平报告》显示,2009年虽然航运业经受金融危机的重创,但总的来说国内航运企业的薪酬水平较2008年仍有所提升,整体调薪幅度为6.7%,预计2010年调薪幅度为8.7%。从1、2月份的情况看,无论是船公司还是航运服务业都有明显回暖的现象。并且,今年开始一些新的航运服务企业诞生频繁。
  那么,航运类人才的招聘情况究竟如何呢?从事多年人才服务工作的傅伟忠道出了中国航运人才的职场形势。
  航运是一个古老的产业,目前中国的航运业发展迅速,但是国内的航运人才还主要集中在第一线的生产领域,而较高层次上的航运服务人才还是依靠国外引进居多,比如船舶融资、船舶经纪、航运法律服务等领域。而这些人才恰恰不太容易招聘。
  目前,国内薪资水平上升得很快,可以说国内的航运高端人才薪资的基本部分已经和国际初步接轨了,廉价的劳动力以后可能再也不能成为中国的优势了。那么为什么在薪资水平还不错的情况下,仍难吸引航运高端人才?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招聘情况有行无市。”傅伟忠向记者坦言。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行业的环境和相关方面的政策缺失较大,比如说船舶经纪。首先,造船大部分上游资源是控制在国外的一些大型经纪公司手中,这些经纪公司有多年的历史,名气大,资金雄厚,处处制约国内经纪公司;其次,在下游,也就是买方或国内的船东公司,特别是民营公司,因大多数对航运不了解,运作不规范、不能理性对待行规、费用等问题,经常产生“跳票”现象,又时时打压了国内经纪公司的活动空间。试问,这种环境下,国外的航运金融、保险、经纪的高端人才怎么会蜂拥而至呢?
  二是薪资水平问题。虽然说国内的航运高端人才薪资的基本部分已经和国际初步接轨了,但是要知道薪资分很多功能块,不同的功能块对于人才、市场导向也起到不同作用。薪资对人才的基本功能是吸引、激励和保留。目前我国对航运高端人才在“保留”作用上做得较好,在吸引和激励作用上却较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通俗地说就是还没有一个好的大环境来吸引高端人才在这里很稳定地工作。
  未来,航运人才的需求必定将成为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我国而言,目前,在加强航运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更应加强在航运劳务输出方面的力量和资源。
  航运人才“缺口”在哪里
  2月25日,上海市政府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本市中介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特别提到了航运也是下一步中介服务业的10个重点推进领域之一。
  据记者了解,航运中介包括贸易和运输相关服务,主要包括贸易代理、货物运输代理、船舶代理、报关报检代理、航运经纪、航运保险中介、航运信息咨询等。除了上面提到的船舶经纪领域的不成熟之外,航运保险中介、航运信息咨询也是航运中介领域中较为明显的薄弱环节。而记者发现,这几个领域恰恰也属于上面提及的航运高端领域。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航运保险基本上是空白。或许很多保险公司已经开展了航运保险业务,但关键不是看你是否有这样的保险业务,而是损失发生后如何操作,多长时间可以赔偿,保险评估是否及时准确、公正客观,理赔程序是否便捷有利和人性化。而之所以说其“空白”,归根结底还是该服务领域专业人才缺乏、理念匮乏造成的。
  航运信息咨询业属于更加高端的领域。主要问题是在信息资源本就较匮乏的情况下,信息的横向交换也很少。例如一些研发部门研发出来的信息、资源不愿与社会分享,那么这种研发也就失去了意义。“我们呼吁在支付合理费用的基础上,信息资源应共享。”上述人士表示。
  记者理解,以上情况说明,航运领域某些环节的不成熟、不规范、发展环境不完善等因素是造成该领域人才缺失的主要因素之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复合型人才较少。除了目前业内多次提及的航运金融、航运法律外,航运电子商务领域复合人才的缺失也应引起关注。
  专家认为,产业缺乏强有力的生长点,是对人才吸引力不强的根本原因,同时复合型人才太稀少又制约航运电子商务企业良性发展。“航运市场目前来看还是圈子市场,市场开发和拓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行业资源,而了解市场的人才不少,但网站提供的待遇吸引不了他们;同时,也是因为航运市场的圈子很小,既是技术高手又熟悉航运市场的几乎没有,这直接造成航运网站订仓、订货系统都很简单,很少能提供针对客户多样化需求的解决方案。”
  航运在线的某位资深人士对记者说,航运商务领域需要的主要人才,一是技术人才,二是商务人才。一般的技术人才好找,但熟悉航运市场,能为网站设计架构,提供解决方案的技术人才却难寻;一般的商务人才好招,但了解航运电子商务,又有行业资源的人才却很难找到。中国国际海运网CEO康树春也曾向媒体表示,航运电子商务之所以发展缓慢,固然与中国经济的粗放增长不无关系,但人才缺乏也是关键的原因之一,没有高质量的人才,航运电子商务提供的服务就不会被企业所认可。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