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招聘市场回暖 供需失衡现象仍在
2010-3-15 3:0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本报记者 李卫卫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大学生“就业季”。在形形色色的校园招聘和鳞次栉比的毕业生就业专场上,随处可见怀抱着简历,四处赶场找工作的毕业生们。这其中自然也不乏物流专业学生的身影。而随着国内物流教育规模的逐年扩大,这一群体也呈现出不断壮大的势头。
人才市场暖意乍现
李威就是这庞大的求职大军中的一员。作为北京一所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经历了长达数月的网上海投简历和不辞劳苦的跑招聘会之后,他的努力终于初见成效。“目前手里有三份工作意向,一个是生产企业的物流部,另外两份则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企业规模一大一小。现在,我正在权衡究竟哪一个位置更适合我,同时也更符合我的职业规划。”
与那些仍然在“大学生就业难”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希望为自己谋得一个“饭碗”的学生们相比,李威似乎是一个“幸运儿”。
而事实上,这种“幸运之光”绝不仅仅只降临到了他的身上。
“今年我们专业的就业形势总的来说挺好的。现在才不过3月中旬,可我们班的同学工作都基本签完了,个别没签的也都跟我情况差不多——不是没得签,而是在犹豫该签哪个好。”
对于这样的“乐观”景象,李威也颇感意外,“在开始找工作之前,我和同学们都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可是没想到实际情况这么反常。”
事实上,这样的“反常”对于行业分析人士而言却是意料之中。一位物流咨询公司的工作人员就告诉记者,2008年和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国内物流行业遭遇到了不小的困难,不少企业业务量锐减,部分对外向型经济依存度较高的物流公司甚至纷纷倒闭。在如此的行业“寒冬”中,物流企业为了顺利“越冬”不得不降低各方面成本,其中人力资源一块则成为“重灾区”——裁员、降薪的消息时有传出,同时企业招募人才的步伐也大大放缓。在这种背景下,物流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的惨淡也就可想而知。
“但是,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国内物流行业整体回升向好,物流招聘市场也开始出现回暖迹象。我们对各地物流企业和人才市场的调研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尤其是进入2010年以后,这种趋势就显得愈加明显。”该咨询人士说。
这一说法,记者也从物流企业那里得到了证实。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表示,2010年国内经济会继续恢复,尤其是对外贸易量的回升将对物流行业起到很大的拉动作用。并且,2010年作为国家落实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关键年份,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物流行业大发展的“黄金年”。而物流行业的升温,势必会带来用人需求的趋旺。“在我看来,2010年物流人才的就业形势应该会很不错。”这位负责人表示。
找工作易,找好工作难
虽说有些2010届的物流毕业生,已经像李威和他的同学那样提前体味到了就业市场上的“暖意”,但很显然,这种“暖风”并非人人都有机会享受得到。对于大多数物流专业学生来说,虽说找到一份工作并非难事,但是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却也着实不易。
小赵是物流工程专业的一名大四学生,最近一直奔波于各种招聘会的他,现在心情颇为沮丧。原本以为经过四年的系统学习,手握中级物流师的资格证书,就可以轻松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但是“残酷”的现实却只能让他自嘲地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小赵说,他到招聘现场看着企业都要求“具备几年的工作经验”时,自己才突然意识到当初考来的一纸证书,在企业眼里连“敲门砖”都算不上。“只要一应聘稍微有点管理性质的岗位,企业张口就问‘有没有实际经验’。我一个应届生哪有机会积累那么多管理经验啊?”
而且,很多公司现在招聘物流部门的人员,都是以“储备干部”的名义。小赵找师兄一打听,所谓的“储备干部”原来要从搬运工开始做起。这让他有点难以接受,“我有同学还遇到有公司问他愿不愿意做快递员。要是去做快递员,我们干吗还要花费四年时间读本科啊?”
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和小赵一样有类似想法的物流毕业生为数并不少,甚至有人坦言自己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我不明白为什么新闻里物流人才缺口多大、物流人员如何高薪的宣传,等到我真正就业的时候却完全不是那回事。”
对于男生来说,如果愿意吃苦耐劳尚可以获得一个进入物流行业的机会,但是对于一些学习物流专业的女生来说,即便是这样的机会用人单位也很少愿意提供给他们。一位在招聘会上一无所获的女生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企业在招聘要求中甚至注明只要男生。虽说在从事物流工作中,男生是比女生有优势,可也并不代表女生不能胜任。“为什么连机会都不给我们呢?其实在类似数据处理、电子商务等环节,女生更加适合呀。”据介绍因为行业内的性别“壁垒”,很多物流专业的女生都不得不转行,做了与物流不相干的工作。“我觉得现在很多人所说的物流人才严重缺乏,指的一方面是那些处于行业金字塔顶端的高级物流人才,另一方面就是一些基层的操作人员。前一种我们资历不够,后一种属于技工类,本科的学生一般也不愿意干。我感觉吸纳本科生就业的那个中间层现在已经饱和了。”一位毕业生这样认为。
真的如这些求职遇挫的毕业生所言,本科生在物流人才市场上没有用武之地吗?作为用人方的物流企业似乎并不这样认为。
一家物流企业的业务总监就告诉记者,其实我们一直也希望吸纳一批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物流专业学生到他们的队伍中来。但是,现在这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确令人担忧。之前公司也曾经招聘过一批应届生,可因为实践经验少,上手慢,迟迟无法适应公司的运营节奏,造成人力成本的极大浪费。无奈之下,公司在随后的招聘中只能进一步强化“实践经验”。“企业毕竟不是学校,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中小物流公司,本来人员配备就少,实际工作中,希望一个人能够承担起一定的工作职责,因此很难给他们过多的适应和学习时间,把一些应届毕业生挡在门外也实属无奈之举。”该人士指出。
而正是由于缺乏工作经验,一些企业在毕业生进入公司之后,首先会把他们放到基层岗位去轮岗,原本想锻炼个半年一年就将他们提拔至基层管理岗位,可是没想到这些学生根本受不了苦和累,没等试用期过就纷纷“撤退”,浪费了企业不少人力成本投入。
一个物流从业人士也坦言,一些学生处在“象牙塔”内,总以为物流就应该是现代化的物流仓库、自动化的设备,这显然不符合我们国家目前的物流行业现状。这在无形中也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心理落差过大,承受能力有限。“当初我进入单位之后也是从基层的库管员、装卸工、调度、统计员等工作岗位轮岗一年才转正的,之后才逐渐走上管理岗位的。但是现在一些学生认识不到,作为物流行业的管理者必须了解一线操作的工作和流程,不少嫌工作环境差就是嫌待遇低,根本坚持不到企业对他们的考察期结束,太缺乏耐性了。”
在采访的最后,这些物流“前辈”也提醒广大的应届毕业生:无论是什么学历,只要肯努力,肯吃苦,一样能在物流公司干得很好。中国的物流行业前景光明,未来二十年是中国物流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好机会。如果这些毕业生能够踏踏实实从基层干起,做好每一个岗位工作,掌握扎实的业务本领,把物流行业里方方面面的内容吃透,一定能够在物流行业里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