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拉动需求 航空业应顺势调整
2010-3-20 15:2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隋秀勇 韩冰
比西尼亚尼说:“我们对未来较为乐观,但仍非常谨慎。重要的风险仍然存在:油价是一个未知数,运力过剩也是一个问题,成本也需要好好控制,需要整个产业链和劳工的配合。”
得益于市场需求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强势增长,使航空公司的运力相对稳定,也提高了收益和收入。3月11日,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以下简称 “国际航协”)大幅下调2010年亏损预期,减少一半至28亿美元(2009年12月预期亏损56亿美元)。
状况的不断改善主要受新兴市场如亚太地区和拉美国家的经济复苏带动,这些市场1月份的国际客运需求分别增长6.5%和11.0%。北美和欧洲的状况稍微落后,1月份国际客运需求增长2.1%和3.1%。“我们明确看到行业发展的两个状况。亚洲和拉美正带动复苏。而最衰弱的国际市场如北大西洋和欧洲内陆的需求自2008年中持续收缩。”国际航协理事长乔瓦尼·比西尼亚尼说。
需求明显改善
根据国际航协的预测,2010年客运需求(2009年下降2.9%)预期增长5.6%,而此前12月份预期2010年增长4.5%。预期2010年货运需求(2009年下降11.1%)增长12.0%,此前12月份预期2010年增长7.0%。
在客座率及载货率方面,2009年,航空公司运力调整相对满足供需。季节性因素调整后,去年年底的强劲复苏,带动客座率及载货率上升至新水平。1月份,国际客座率为75.9%,载货率为49.6%。
受供需改善影响,国际航协预计这将会带动收益增长。客运、货运收益预期分别增长2.0%和3.1%,相对2009年已有明显改善,2009年分别下降了14%。而两舱客运量复苏速度较缓于经济舱状况,似乎经历了周期性的复苏。两舱客运量仍比2008年高峰期下降了17%。虽然目前两舱收益比高峰期减少了20%,但预计可能出现结构性转变。
随着经济状况改善,燃油价格持续上涨。国际航协预期2010年平均燃料价格上涨,从此前预期的每桶75美元调整至79美元,比2009年每桶62美元上升了17美元。由于运力的增长和油价的上涨,预期2010年行业油耗将达1320亿美元,将占运营成本的26%,2009年为24%。
需求的改善,也使国际航协调高了对航空公司收入的预期:收入预计增至5220亿美元,比此前预期的增加了440亿美元,也比2009年增加了430亿美元。但比西尼亚尼告诫说:“我们对未来较为乐观,但仍非常谨慎。重要的风险仍然存在:油价是一个未知数,运力过剩也是一个问题,成本也需要好好控制,需要整个产业链和劳工的配合。”
区域差异明显
亚太航空公司在2009年亏损27亿美元,但受中国经济快速复苏的带动,预计2010年盈利9亿美元。而发自亚洲的货运市场也蓬勃发展,特别是长途货运航线,甚至出现运力不足的现象。预期2010年需求增长12%。
拉美航空公司持续第二年盈利,预期今年盈利8亿美元。该地区相比美国或欧洲负债更少,与亚洲的经济贸易的增加也帮助该区域脱离金融危机。该地区的部分航空公司也得益于市场的开放,促使了跨国并购,以应付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状况。预期2010年需求增长12.2%。
欧洲航空公司亏损额度最大,预期2010年亏损22亿美元。这反映了经济复苏的速度放缓,致使消费者信心动摇。2010年需求预计增长4.2%。欧洲内陆两舱客运量预计恢复较慢,12月份两舱客运量同比下降9.7%。
北美航空公司亏损额度仅次于欧洲,预期亏损18亿美元。经济复苏并无带动失业改善,持续打击消费者信心。预计2010年需求改善6.2%。但12月份北美内陆的两舱客运量仍同比下降13.3%,该区域仍持续亏损。
预期2010年中东航空公司需求增长15.2%,但仍亏损4亿美元。低收益问题持续困扰以中东为中转的长途航线市场,正逐渐成为盈利能力的压力。预期非洲航空公司2010年亏损1亿美元,比2009年减少一半;需求预期增长7.4%,但这对盈利能力并无裨益,因为需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加快结构调整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亚洲和拉美的航空公司开始盈利,而其他区域持续出现亏损,显示航空公司未能发展为全球性行业。双边制度限制了跨国的并购,但却在其他行业如医药或电信得以实施。航空公司正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奋斗,但却不能通过并购来得益。现在,我们需要改变。”比西尼亚尼说。
2009年11月,在国际航协的“自由议程峰会”上,七国政府(智利、马来西亚、巴拿马、新加坡、瑞士、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美国)和欧洲委员会共同签署了一项政策原则的多边声明,围绕解决市场准入、定价和所有权的自由化问题。科威特在3月份也加入了该小组,背书相关原则。
比西尼亚尼说:“今年美国和欧洲的第二阶段会谈,将是一大重要契机。这两个区域的复苏缓慢,急需改变。所有权的自由化将会促进双方市场发展。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市场占了全球民航业的60%,将会对全球改变产生重要影响。必须由品牌来带动行业持续盈利,而不是国旗。只有各国政府抛弃了过时的双边制度,行业才能持续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