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委员:基本药物招标标准不能等
2010-3-20 15: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王蔚佳
虽然“两会”已经闭幕,但是代表委员们的声音不会就此消散,基本药物招标成为医药企业本届“两会”上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几乎所有的医卫界代表委员都一致认为,在经由基本药物等制度系统抵达新医改 “普惠”公众的彼岸之前,有必要先实现标准统一、行政公允和主体明晰的竞争规则修正。而且,不能等,必须就在现在。招标“沉重”
“招标的问题本来不在我的提案范围,是连夜赶出来提交上去的。”全国政协委员、江西汇仁集团董事长杨文龙说。
其实,杨文龙原本只是想在会上和同行们交流一下他在基层招标遇到的问题,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但“没想到,大家好像都卡在了这个坎儿上”。他说。
“两会”上,中国医药行业18家行业协会(学会)联名22位人大代表、6位政协委员分别提交了 《关于铲除地方保护主义,规范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的八条建议》,直指目前招标配送过程中地方行政干预、考评标准不统一、缺乏社会监督等问题。
“其实,我们还曾经讨论过是不是要用‘铲除’这样激烈的字眼,但反复考虑后,觉得必须要用这种方式引起上级主管部门的注意,否则,歪风不刹,积弊难除。”负责组织此次活动的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副秘书长牛正乾向记者谈道。
此时,全国31个省区市的基本药物招标工作已经先后启动,而相关部门的调研显示,其中20多个省份出台的地方招标制度中,都带有“明显的地方保护色彩”。
“基本药物的价格说到底是要确定一个公平的价格,由国家定价部门对成本、利润和经营费用加一个规范比例,组织资质合格企业定点生产,这样基本药物的质量才有保证。”
全国人大代表、石药集团董事长蔡东晨认为,现在的基本药物招标似乎已经偏离了招标的本意——一味追求数字上的更低,却忽略了对质量的要求。他甚至直言:“如果单凭招标降价、竞价的方式,还不如索性直接废除招标。”
除了必须面对不断被压低的价格,企业代表委员们还说,他们还要不停地适应各个省、各个市甚至是完全不同的招标规则。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天士力集团董事长闫希军就坦言:“各个省去谈价格,谈得太累了。”
他认为,既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是国家认定的基本保障品种,就应该由国家统一定价,现在招标定价权下放给地方,不仅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做招标的各项准备工作,而且,由于各地的保护限制政策,往往最后还“劳而无功”。何药“解疾”
蔡东晨今年的建议中,有一份是专门针对招标问题的。他建议,国家应该统一招标标准并强制执行,取消地方政府招标办法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权,打破地方保护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康莱特集团董事长李大鹏非常赞同。
他进一步提出,对于涉及13亿人基本医疗保障的用药权益而言,国家完全应该对药品招标进行立法,并认真研究制定细则和标准,保障这一政府采购行为的严肃性。
杨文龙告诉记者,地方文件“五花八门,一个省和一个省都不一样”。究其原因,他认为,主要是因为目前是各地政府,特别是卫生主管部门在主导招标配送。
“卫生部门是一个使用部门,不十分了解生产和流通环节的情况,对价格很难作出科学的判断。”杨文龙因此建议:“应该由相关方,比如行业协会等共同参与制定一个统一的招标模式”。他说。
记者注意到,《关于铲除地方保护主义,规范药品招标采购工作的八条建议》中,特别提出,要落实医保部门作为招标采购的真正主体地位。
一直以来,由于付费方(医保部门)和使用方(卫生部门)脱节,医药费用始终得不到有效控制。
这条建议意在将医保付费部门纳入招标活动——谁掏钱谁作决定,“因为他自己会希望能够少花钱多办事,而且,还必须要把事办好。”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这一点将极大地保证招标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