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业应把握机组建设节奏
2010-3-22 1:2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何卫东
据了解,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关停淘汰5545千瓦小火电机组,提前一年半实现了“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的任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一是火电装机结构得到优化。到2009年底,我国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比重上升至64%,比“十一五”初期间提高了20百分点;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比重降至14%,较“十一五”初期降低了16个百分点。二是火电效率大幅度提高。到2009年底,我国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已下降到每千瓦时340克,比“十一五”初期降低了30克,累计节约原煤1.6亿吨。三是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明显减少。初步测算,关停5545万千瓦小火电机组,每年可节约原煤6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8亿吨。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我国能源行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顽强拼搏,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一年来,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我国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能源工程项目,全国发电装机总量达到8.6亿千瓦,比上年增加约6700万千瓦,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经济增长。
从企业实践看,以河北兴泰发电公司为例,2009年该公司投资3亿多元,通过电除尘器改造、增压风机变频改造、汽轮机汽封节能改造、锅炉加装吹灰器等节能和减排措施改造,共关停8台总容量99.4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年节约标煤20余万吨,节约地下水935万吨,减少污水排放30余万吨,消减COD排放115.2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万余吨,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超额完成“十一五”关停任务,是发电企业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也是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结构调整与节能减排的重要成果。
当前,我国电源结构仍以火电为主。在电力装机中,火电占75%;在发电量中,火电占82%。火电厂消耗的原煤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50%以上,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国排放量的45%左右,排放的二氧化碳估计占全国排放量的30%以上,为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电力工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结构调整任务。
由此,建议电力工业应在科学预测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电力建设规范,留足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空间,合理把握机组建设节奏。2010年,要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内能源供求矛盾缓和和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的机遇,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关停小火电、小煤矿等落后产能,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一是继续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上大压小”是淘汰落后产能与优化电源结构的有机结合,这几年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20万千瓦以下的纯凝火电机组还有8000万千瓦。因此,要继续推进“上大压小”,扩大关停范围,鼓励跨地区替代。对符合“上大压小”条件的,要优先核准。要深入研究解决“上大压小”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出台新的政策,妥善安置好职工,做好供电供热衔接,使“上大压小”工作顺利开展。2010年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000万千瓦。
二是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在充分考虑电力平衡和落实热负荷的基础上,支持大中城市建设集中供热的热电机组,鼓励工业园区建设背压供热机组,优先安排以“上大压小”方式建设的热电项目。制定热电联产发展规划,明确热电项目的核准要求,加大对热电项目的监督检查和在线监测力度,防止借热电联产之名,盲目扩大火电建设规模。
三是加大高效、清洁机组建设力度,保持适当宽松的电力供需环境,对小火电机组形成一种市场压力。
四是改进发电调度方式,逐步推行节能调度,按照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高效、清洁的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发电。
五是通过规范小火电机组上网电价,加强电厂污染物排放监督检查,对自备电厂自发自用电量征收国家规定的基金和附加费等措施,促进关停小火电机组。
六是为鼓励和引导关停小火电机组,要求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妥善解决好人员安置、债务等问题,按期关停的机组在一定期限内可享受发电量指标,并可通过转让发电量、排污和取水指标获得一定经济补偿。
笔者认为,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是“上大压小”。通过关停能耗高、容量小、排放大的小火电机组,建设大容量、高参数、低消耗、少排放机组,实现电能产品结构的根本性转变,减少污染、抑制烟尘,全力打造绿色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