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港口资讯

港口建设何时是拐点

2010-3-29 15:4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港口吞吐量仅有1000万吨。到2008年年底港口吞吐量达70亿吨,60年内的年均增长率为11.5%。
近几年来,我国每年新增港口吞吐能力达5亿吨,相当于新建一个上海港。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我国各地港口码头建设热潮再起。
港口飞速发展的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凸显出来,即港口建设究竟有没有过剩?港口吞吐能力与吞吐量应该保持怎样的比例?
从1000万吨到70亿吨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罗萍说,从建国初到目前,我国港口经历了三大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是起步阶段,1972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以大力建设新码头、努力提高港口吞吐能力为主要特征。
当时,我国对外关系取得重大突破,对外贸易迅速扩大,沿海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不足,港口的船舶压港、压货、压车情况日趋严重。1973年初提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的号召,开始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港口建设高潮,到1978年港口新增吞吐能力达到1亿多吨,吞吐量达到近3亿吨,成为中国港口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这个阶段主要是政府主导,发展起来的港口主要是广州、大连、上海、青岛、天津。”罗萍说。
第二阶段是快速发展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第三阶段是建设港口强国阶段。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带动港口发展。从2001年到2008年,我国港口货物吐量从28亿吨增长到7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从3700万标准箱到2007年的1.2亿标准箱,实现了从千万箱到亿箱的跨越。
“如果说第二阶段是上数量,那么第三阶段则是上质量。”罗萍说。
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截至2008年底,我国港口共拥有生产性泊位31050个,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深水泊位1416个,专业化泊位比重超过50%,具备靠泊装卸30万吨级散货船、35万吨级油轮、1万标准箱集装箱船的能力。
运力过剩与适度超前
根据各地交通运输厅发布的消息,2010年,浙江省计划完成交通建设投资500亿元,并提出要以水运复兴、港航强省和战略物资储运枢纽建设为突破口;福建省今年计划完成投资600亿元,计划新增港口货物吞吐能力3000万吨;2010年,河北省全年计划完成交通类投资676亿元,同比增长26.9%。
与各地方高涨的建设热情相比,来自企业的声音显得更为冷静。招商局集团总裁傅育宁曾表示,中国港口普遍存在运力过剩。数据显示,目前大连港利用率为78%、青岛港为68%、天津港为55%,厦门港的利用率有40%。
天津港集团副总裁黄力军也有类似的表态:“前几年一直都是码头建设的高峰期,天津港也一直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天津港所有的集装箱码头建设在前年年底已经结束,金融危机前就没有再投入建设新码头。根据我们自己预计的量,感觉应该放慢集装箱码头的建设。”
来自企业的声音,多认为港口建设可能会造成港口之间竞争关系的恶化,且使得港口的利用效率降低。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水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贾大山认为,码头吞吐能力应适度超前,吞吐能力与吞吐比例为1.1比较恰当。
贾大山个人测算,2009年沿海港口吞吐能力与吞吐量之比约为1.27,集装箱约1.38,能力整体超前。但结构性不足仍然存在,当前主要表现为大型专业化铁矿石码头吞吐能力偏紧。当前,应控制码头建设节奏,调整结构。“我国经济发展很快,如果港口停滞建设2年,就会出现问题。”贾大山说。
航运中心概念刷新
2006年《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出台,确定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等港口群体。2006年,国务院对《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批复,欲将天津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去年3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对于航运中心概念的不断刷新,贾大山认为,航运中心是对城市的定位,而不是对港口的定位。未来五年,港口发展要关注四方面:首先保持适度建设力度,年投资控制在450亿元水平;其次是调整码头结构;三是进一步提升功能,包括工业功能,促进临港工业发展,也包括物流功能,如加工服务、信息服务、配送服务、金融服务等;四是节约减排,提高效率,使岸线、水域、陆域等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