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应及时调整铁矿石谈判策略

2010-3-5 1:5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特约评论员 邱林
    春节过后,现货铁矿石市场价格再次反弹,现货矿价格的居高不下,让2010年的铁矿石长协价格谈判阴云密布。
    事实上,现货矿价格高涨也许正是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巨头一种有计划的谈判策略。力拓、必和必拓等铁矿石巨头一方面通过大量租船来拉高海运费,从而抬高以到岸价结算的现货矿价格;另一方面减少现货矿投放量,以进一步拉高现货价格,从而为铁矿石谈判营造对己方有利的市场氛围。
    作为全球最大铁矿石需求方,我国被动局面几乎从未改观。我国希望以“量”换价,而三大铁矿石巨头也恰恰以此要求提价。经验证明,多年来,我国钢企在与矿业巨头交锋中,往往输多胜少。由于谈判失败,我国钢企每年购买铁矿石都要多支付几十亿元。
    不过,2010年的谈判低调开幕与去年“剑拔弩张”相比,2010年谈判似乎有些低调。谈判双方都没有为自己立场事先“造势”。从中方来看,关于新一年度铁矿石谈判官方言论仅两次:一次2010年1月末,工信部首次表态由宝钢代表钢铁企业展开对外谈判;另一次2月初,钢协表示谈判“正常、自然”地进行。
    与此次低调开局形成对比来自市场声音。由于现货矿价格大幅上涨,各投行普遍提高了对铁矿石谈判价格上涨预期。高盛预测铁矿石谈判协议价格要上涨35%,与德意志银行之前预测一致,这也是目前投行界较为主流看法。
    市场人士认为,虽然这些预测对我国钢企不利,但2010年的铁矿石谈判形势也不如想像那么糟糕。2010年国内铁矿石场供需矛盾远不如2009年明显。因为2009年我国钢铁业增长主要基于投资拉动,这种投资拉动型经济基本态势会延续至2010年。经历连续两年投资拉动影响之后,中国钢材需求已经接近饱和点。
    从长远来看,我国钢铁企业与三大矿业巨头之间既有利益上博弈关系,更有长期合作战略关系。供需双方把形势看清了,就能找到合作基础,从而达成共识,取得双赢。因此,仅仅判断价格涨幅意义不大,通过谈判建立起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才关键。
    基于此,我国钢企在铁矿石谈判中,应及时调整谈判策略,这即既需要谈判手段的转变,也需要思路的转变。要看到,矿业巨头对我国市场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作为铁矿石的进口大国,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需求方”影响力,左右市场价格,在今后的铁矿石国际定价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