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贬值困扰厦门出口企业 业界普遍担心对欧出口萎缩
2010-3-7 14:2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100欧元,放在手头仅两个月就已贬值超过50元(人民币)。欧元陷入自诞生以来最严重困境,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贬值5.66%。 虽然对欧洲出口占据厦门出口总额的相当份额,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因厦企出口时普遍使用美元结算或远期结汇,因此受欧元贬值影响并不大。但在另一方面,出口企业则普遍表示担心,如欧元继续贬值,刚刚复苏的对欧出口会因此出现萎缩。
选择欧元 白白少赚近5万
去年年底刚签下一笔10万欧元工艺品订单的陈先生,最近吃了个哑巴亏。
“以前都是用美元,这是我的第一笔欧元生意。”陈先生去年年底与西班牙客户签合同时,双方约定用欧元结账。让他没想到的是,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欧元连连贬值。根据中国银行的外汇牌价,今年1月1日100欧元兑979.71元人民币;但截至昨日100欧元仅兑人民币934.82元。
对陈先生来说,货还是那些货,国内生产成本没降一分,但10万欧元一旦到账,将因欧元贬值而少赚近5万元人民币。
像陈先生这样 “倒霉”的在厦门并非个例,不过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有了之前美元贬值的“教训”,在这轮欧元危机中,厦门出口企业受到冲击的并不多。
“我们在欧洲的业务都是用美元结算,且都与银行签订了办理远期结汇业务,即根据公司的生产成本锁定了客户付款时的汇率。”东林电子董事长贾强告诉记者,“算下来,因为进行远期结汇,要少亏几十万元。”
万里石集团每年的欧洲订单达上千万美元,其董事长胡精沛告诉记者,目前90%通过美元结算,仅不到10%用欧元或英镑结算,且一些已经进行远期结汇,所以整体影响不大。“但为了降低风险,公司现在与老客户的合同,已由原来每半年一签改为现在的三月一签。”
记者了解到,像万里石集团、东林电子这样,对欧出口业务采用美元结算的合同方式,已被厦门多数的出口企业采纳。
“美元还是我们的首选货币。”厦门蒙发利集团一负责人表示:毕竟美元经过之前的一轮大幅贬值后,相对比较安全。
选择美元 又担心吓跑客户
受希腊债务危机影响,近来欧元对美元汇价持续走低,日前曾跌破1比1.35的心理价位,引发市场对欧元前景的担忧,一些分析人士甚至极端地声称,欧元“完了”。日前,全球第二大外汇交易银行瑞士银行集团也发出警告,由于英国财政赤字继续恶化等多方面因素,英镑对美元将会贬值20%-30%,欧元也可能进一步贬值。
欧元的贬值给中国正在复苏的对欧出口业务,增加了多方变数。
“我们喜欢用美元结算,但对于欧洲客户来说,当然也不愿意把全部风险都往自己身上扛。坚持用美元结算很可能会吓跑客户。”相比欧元贬值带来的汇率风险,贾强更担心如欧元继续贬值,将导致欧洲经济的恶化,原本已在复苏的对欧出口业务,可能会因此受到冲击。
“同样的欧元,可进口的货物变少了,欧洲客户的进口信心,可能会因此受到影响。”胡精沛也表示:由于外界普遍认为欧元、英镑等正处于下降通道,虽然短期订单还没受太大影响,“但一旦继续贬值,客户手里的欧元不值钱,进口能力也将因此大大下降”。
去年出口销售收入超过35亿元的厦华电子,以前曾开拓欧洲业务,后因种种原因放弃这一市场,在出口复苏背景下,也正在部署进军欧洲市场。厦华品牌部经理苏再泉表示,“从现在这一趋势看,进军欧洲市场的脚步,会受此影响,但公司不会放弃这个商机”。
而一家厦门健身器材出口企业则表示,金融危机都挺过来了,不会因为这场风波而放缓欧盟业务。“也许欧元面临的这场贬值危机,最后只是像迪拜危机那样虚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