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大涨之后,钢市将如何运行

2010-4-12 2: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郑州鹏宇特钢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鑫
    进入3月份,在铁矿石长协价格预期大涨以及铁矿石现货上涨推动下,钢材市场如火如荼,出厂价格、市场价格节节推高,大幅上涨。据“我的钢铁网”提供的信息,3月20~26日,国内钢价综合指数为160.7点,比前期上涨3.1%,比2月份上涨11.1%,比去年同期上涨29.7%。其中,北京市场上涨尤为突出,在半个月内线材、螺纹钢等钢材价格涨幅超过600元(每吨,下同),大大超过全国主要城市平均约400元的涨幅。3月份,大多数钢材的涨幅超过10%。
铁矿石引发的成本上升已基本消化?
    3月29日,日本钢铁公司与淡水河谷就铁矿石价格达成协议,价格为110美元(FOB)。必和必拓3月30日也宣布,已和其在亚洲的许多客户在更为短期的价格基础上达成了铁矿石价格协议,从而取代以往的年度价格合同。虽然中国钢企还没有对此发表看法,从历史情况来看,影响钢价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有望在近期画上句号。
    铁矿石大幅度上涨已经成为事实,由此引发的成本上升趋于明朗。2009年巴西出口长协均价在60美元左右,此次日媒报道的淡水河谷与日本钢企签订的合同价格是110美元。按照63.5%的品位计算,若100%采用进口铁矿石,则每吨铁水的成本上涨不足650元。在我国钢铁生产中,60%~70%使用进口铁矿石,而进口矿中只有40%左右是长期协议矿。同期现货矿价格变化相对较小,且已在当期价格中有所体现。3月份钢材的涨价,已将铁矿石引发的成本上升(在不考虑其他成本的情况下)基本消化。
库存真的降低了吗?
    高库存已为业内公认。从媒体公布的数字来看,通过价格大幅度上涨,库存略有下降。而关键在库存的下降是使用了还是库存发生了转移?一是市场有“买涨不买落”的习惯,由于价格上涨,更多的资金参与到贸易中来,库存趋于分散,使原有的统计失真。二是终端用户购进后实际消费掉多少?终端用户同样害怕价格上升,为降低采购成本,很多终端企业倾其所能增加库存,我们所接触的一些大企业,已经把半月的储备用量上升为一个月。我们无法对终端企业的库存进行详细统计。
    另外,生产企业的产量不断创出新高。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分别为5036万吨、4750万吨和555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5%、17.2%和18.1%。生铁、粗钢和钢材1~2月份累计增长22.3%、25.4%和27.7%。按照目前产量,2010年我国粗钢产量超6亿吨已经没有悬念。
    在经历严酷的经济危机之后,虽然我国推出经济刺激计划,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高位,汽车、家电稳定增长,造船、机电产品开始复苏等,但下游终端需求能否稳定支撑这么高的产量还不明朗。如果消费增长不能与产量增长同步,就只有库存增长。
终端需求左右后期走势
    成本对钢价的拉动是暂时的。在价值(成本)得到体现之后,影响价格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供求关系(暂不考虑宏观因素)。在经过大幅度拉高之后,市场行情经过一定的调整是必然的。
    期货行情表现谨慎或率先调整。众所周知,期货是现货的风向标,对现货具有引导意义。3月份,我国的螺纹钢期货价格如下:Rb1005合约3月1日价格为4209元,3月30日价格为4426元,上涨217元;Rb1010合约3月1日价格为4677元,3月30日价格为4761元,上涨84元。这与现货 400~600元的涨幅不一致,且Rb1005合约价格接近目前现货价格,近期表现为近强远弱,说明投资者对后期市场谨慎或不太乐观。期货行情在月末已出现明显的调整迹象,表明现货调整的日期已经临近。◆(下转A10版
◆上接A9版)
    后期行情如何演变或调整,主要考验市场的真实需求与钢厂的承受能力。
    如果终端需求能够持续放大,能够承受高库存和高产量的压力,调整周期将后推,市场经过短期休整(下跌幅度不会很大)后将重拾升势。
    如果终端需求不能继续保持高位或下降,行情就要面临下跌的风险。在高库存背景下,钢价累积的风险越来越大。经过此轮价格上涨后,贸易商原有库存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大,某种意义上讲已处于暴利状态。一旦市场价格不能继续上涨,经销商就会调低采购欲望或观望,抛售钢材库存获利了结。这样,势必造成去库存压力,加大钢材暴跌的风险。
    市场下跌的幅度同时受制于钢铁企业的承受能力。在降库过程中,钢厂能够适度调整供给以保持高位出厂价格,下跌的空间就有限。若钢厂拉低出厂价格,将加速市场价格的下滑。
    在考虑供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央行资金回笼、输入性通胀等宏观因素。行情如能得到及时的调整与修正,不仅能够避免剧烈震荡,更有利于后期市场运行。若行情在4月初进入调整,调整幅度或有限;若4月上旬继续上涨,震荡幅度将剧增。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