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遭遇贸易逆差是好还是坏?
2010-4-19 7:2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3月份首现逆差,表明出口这驾马车仍然乏力。逆差并非缘于“在出口强劲的基础上,进口跑赢了出口”,而是“出口‘缴械投降’、进口‘不战而胜’”。3月份,我国出口1121.1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去年同期基数正好是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最大特别是对出口影响最大的时期,基数非常之低;而3月份进口却增长66%,说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经跑过了我国的出口速度。
必须高度重视6年来我国首现贸易逆差折射的问题。我们要加大贸易谈判力度,使得西方国家向我国开放高科技产品出口,扭转我国的进口商品结构。出口这驾马车必须加力,要保持人民币的稳定,以促进出口的根本复苏。同时,要严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对国内通胀的助推作用。
全景网:将影响近期经济政策
贸易逆差只是暂时的。进口的历史高点预示后期增长幅度有限,而后期出口存较大的恢复性增长空间。从深层原因看,随着我国制造业升级,制造业的优势面将扩大,这种优势将有助于我国出口在未来较长时期内保持增长态势。可以预期贸易顺差仍将是我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的外贸常态而不是相反。
贸易逆差将影响近期的经济运行和政策走向。我们在年初就提出今年我国将采取新的贸易战略,即通过多进口来减少贸易顺差,为出口争取空间,也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而新的贸易平衡战略已初现成效,我国汇率政策改革将以自我主动升值为手段的方式进行。与此同时,新贸易平衡战略也可能影响国内的调控政策实施。如果净出口仍像2009年似的出现大幅度滑落,就意味着我国必须保持较高的国内需求,而投资也就将保持较高增长。因此,在如何把握进出口走势及三大动力的平衡方面,我们需要高超而娴熟的技巧,政策也存微妙的变数。
金陵晚报:难改人民币升值趋势
大成基金经理表示,在中国汇率问题上的外部压力高峰时期出现贸易逆差是我国抵御贸易保护主义者压力的一个很好佐证——供求关系对于进出口的影响大于汇率本身。“这可能在短期内为人民币维稳增添筹码,给管理层改进人民币汇率机制留出时间,能够更好地降低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风险。但由于贸易逆差很可能只是暂时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预计,人民币升值仍将以缓慢的渐进的方式进行。”
上投摩根行业轮动基金经理许运凯表示,尽管从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但当前必须充分考虑出口企业的承受力,一次性升值的可能性不大。
江南证券研究员李桓认为由于贸易逆差不具有持续性,且当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多是来自于政治因素,“我们认为3月的贸易赤字不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进出口增速整体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
沈阳晚报:逆差非制造业之过
一种代表性的声音是,中国的制造业已撑不起国民经济,中国应适时发展以金融业为代表的西方虚拟经济。这种论调,遭到了社科院发布的《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一书的驳斥。书中指出,无论贸易走势出现何种倾向,中国依然是制造业强国,也必须坚持这条道路。对此观点,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予以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知名社经领域专家于显洋指出,与英国相比,我国在目前阶段不会也不应采取相同的发展道路。中国如果盲目地削弱制造业而主打金融业,必将削弱中国的抗风险能力,并将成为完全逆差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