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港口与船舶数据

二季度我国港口生产将现剪刀差

2010-4-22 3:3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季度我国港口生产数据异常艳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22.2%、外贸货物吞吐量增幅30.2%、集装箱吞吐量增幅22.1%,这三项主要生产指标的高位增长,构成一季度全国港口生产的整体脉络。
  自去年二季度开始,国民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已在港口晴雨表中有所反应。在供职于交通运输部的张骞看来,由于大宗商品进口的持续增加促使了外贸货物吞吐量的由负转正、以及高位增长。而进入2010年,上述特征依旧延续,从而创造了今年首季度港口吞吐量的奇迹。
  然而在奇迹面前,首季度“环比增幅减弱、增速逐月递减”的特点却异常“扎眼”。“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不乏有去年基数前低后高的因素,”业内专家认为,“随着去年同期港口生产的回暖,基数逐步走高,二季度我国港口生产‘剪刀差’特点将更加明显。”
  环比增幅逐月萎缩难掩正增长红色曲线
  3月份在大宗商品的助推下,我国对外贸易首次出现逆差。而大宗商品的作用亦在港口吞吐量上有所反应。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在以铁矿石、原油、粮食、煤炭进口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拉动下,一季度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推高至22.2%。
  其实,从去年2月份开始大宗商品的作用已经显现,且在去年四季度尤为明显。张骞认为,“去年四季度港口吞吐量月度增幅好比上台阶,无论多少,总能有一个提升。
  然而今年一季度却有些‘质变’。”
  从整体运行情况看,今年前三个月港口吞吐量增速分别为35.6%、20.1%、12.3%,通过对比不难发现,2月份港口吞吐量增速回落了15.1个百分点,3月份港口吞吐量增速回落了8.2个百分点。“环比增幅减弱、增速逐月递减”的特点已异常明显。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自去年2月份开始,4万亿投资效应显现,国内因基建需求加大了原材料进口,基数逐月上移。
  随着基数的扩大,环比增幅的下降也在情理当中。”张骞说。
  集装箱运输恢复性增长不确定因素逐渐累加
  大宗商品的增长成为一季度港口生产的亮点,然而刚刚恢复元气的集装箱吞吐量也有上佳表现。
  3月份,我国港集装箱吞吐量稳步增长。据交通运输部数据,一季度累计完成3187标准箱,同比增长高达21.8%。分月份看,1月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5.5%;2月份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8.4%,发展到3月,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幅仅为15%,达1109.75万标准箱。然而增速却回落了13.4个百分点。“增速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回落,除前期基数较大这一因素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国际上日益抬头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影响我国的外贸正常发展。”张骞表示,“考虑到去年3月份港口集装箱运输触底回升,以及基数逐渐上移,未来港口集装箱运输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铁矿石或称变数二季度港口数据难测而据张骞判断,“二季度我国港口吞吐量增幅仍为正增长,但增幅将进一步缩小,我国港口生产‘剪刀差’特点将更加明显。”
  张骞认为,从港口整体情况看,以大宗商品为主的外贸进出口以及集装箱运输是港口生产支柱。
  而“原油、铁矿石以及进口煤炭占整个外贸货物吞吐量的50%以上。”张骞认为,“所以通过大宗货种基本可判断出二季度港口走势。”
  首先在集装箱运输方面,通观身列“我国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前10名”的港口,同比增幅最低的青岛港在一季度交出了同比9%增长的答卷,而在连云港、营口港这两港的同比增幅已超60%,其余7家港口增幅也在10%~30%之间。
  “所以就算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多,
  二季度集装箱运输不出现如此高的增长,但集装箱运量维稳应不成问题。”张骞认为。
  其次,在原油方面,根据海关统计,一季度原油进口同比增长38%,而“由于我国原油依赖程度已达52%,加之未来不少炼油项目即将上马,预计二季度原油进口量是稳定上涨,而这也带动港口吞吐量的上扬。”息望能源分析师廖凯舜表示。
  而最难预测的在铁矿石。联合金属网首席分析师马忠普表示,“由于目前铁矿石谈判长期悬而未
  决,以及现货价已攀至175美元/吨的高位,如再加上去年二季度铁矿石进口量较多,基数较大等因素,估计二季度铁矿石进口量环比有可能出现明显回落,但全年整体进口量不会低于去年。”
  如果再加上集装箱吞吐量维稳的预估、以及去年二季度刚刚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基础不高等因素进行研判的话,“二季度我国港口生产‘剪刀差’特点更为明显。”张骞表示。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已创新高。澳大利亚煤炭要达到98美元/吨,原油价格升至85美元/桶,如超量进口高价格的大宗商品价格容易引发输入性通胀。而这也应考虑到港口生产风险当中。”张骞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