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经济数据可能引发的政策变化
2010-4-3 15:0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4月影响市场的最关键因素是重大制度创新推出以及经济与政策的博弈,我们对4月上证综指的核心波动区间判断为(2900,3200)。
股指期货推出预期和大盘股相对估值低位短期内促成风格转向大盘股,进而带动股指上行。股指期货推出的预期,加之大盘股相对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短期内促成风格转向大盘股,进而带动股指上行。
微观层面过热信号或将被4月中旬公布的宏观经济指标进一步验证,紧缩预期升温或将熔断风格转换和大盘向上的持续性。上周公布的1-2月工业企业利润情况显示,工业企业的毛利率和ROE均已超过07年水平,而根据申万宏观预测,4月中旬将公布的3月及一季度的宏观经济指标(CPI、FAI、GDP等)也极有可能显示出过热迹象。经济过热信号将促发政策紧缩预期的升温,进而可能抑制风格的转换,并对股指构成压力。
长期来看,在保增长无忧、经济出现过热迹象的背景下,“调结构”成为2010年中国经济的首要任务。在“调结构”基调下,中国经济各领域的结构性亮点孕育着投资的机会。
我们推荐以下四大长期性的投资主题:
消费还能进攻:投资与消费增速之差还将收窄,消费板块的相对估值有望继续提升。看好过去半年涨幅偏小、能继续受到政策推动、需求有望持续高增长的低端必需品、家电和汽车。
挖掘投资的亮点:一方面是产业转移和城镇化加速的共振,四川、重庆、河南、湖北、安徽、广西将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先锋,推动城镇化加速,并带动消费扩张和升级。另一方面,2010年政府建设保障房的决心坚定、规模空前,最为突出的省市有天津、上海、山西、云南、四川、重庆、江西,且当地财政有能力完成其保障房计划。上述省市的基建产业链、家电、汽车、零售、物流行业有望受益。
体验自由贸易区的威力: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基本形成,双边贸易量的急剧增长。我们看好相关的港口,并看好广西在吸引出口产业转移和过境贸易增长方面的潜力。
分享新产业的成长:我们看好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生命科学、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以及铁路集运产业链(铁路集装箱运输、集装箱生产、制冷设备生产、速冻食品加工等)。
国内经济:关注经济数据可能引发的政策变化
对于4月,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信贷、物价和外贸这三个数据以及可能引起的政策变化。我们预计3月份信贷投放8000亿左右,1季度累计信贷投放近2.9万亿,尽管比去年同期少增1.7万亿,但仍然超出管理层所认可的水平。物价方面,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和国内需求的推动,PPI将再次攀升到7%左右。而由于旱灾导致的涨价预期的增强,我们担心CPI涨幅可能超出预期。我们预计CPI涨幅在2.6%-2.8%。由于基数影响,出口增速会明显回落,我们预计出口增长29.3%,比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顺差可能在82亿美元,比去年大幅度减少104亿美元。如果这三个数据和我们预期的方向一致,将从不同的侧面说明过热仍然是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风险,将印证我们2季度经济政策将继续从紧的判断。
长期来看,在经济和政策的博弈下,今年2季度到明年上半年前中国经济将呈现回落、整固、再上扬的格局。未来3-6个月经济增长率将出现回落;未来6-9个月中国经济将在9%的位置进行整固;未来9-12个月中国经济将再现上升趋势。基于可能的双高组合,我们倾向于同时对出口和投资进行调控,既升息又升值来避免经济过热。升息:所有条件都指向加息,2季度加息必要性最大,加息一次,0.27个百分点。升值:出口恢复之后,保持支持性汇率的必要性不大。升值有利于进口,有助于促进出口升级。2季度开始恢复升值,全年升值幅度3%-5%。
在经济整固的大背景下,更应该关注经济涌现出的亮点。一是新消费。我们看好开始释放的农村消费和以文化消费为代表的高端消费。二是新出口。自贸区建设等制度安排,以及主要贸易伙伴增长方式转型将带来相关领域出口的增长。三是新产业。新产业的发展除了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本身之外,还应该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上下游行业,包括原材料和设备供应商以及受益于新产业带动的行业。四是新区域。明确的定位+自身优势+国家针对性政策=区域优势的最大化发挥。从真正的发展后劲来看,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广西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五是新物流。随着全国区域热的兴起,物流业将迎来新机遇。我们看好:1)高铁等重要交通建设规划带来的物流和设备需求增长;2)新的增长点带动的物流增长:例如北部湾;3)物流节点的批发市场。
行业比较:关注新兴行业和消费等结构性机会
我们自上而下预计申万A股重点公司2009年、2010年一季度和全年利润增速分别为18%、48%和27%。周期类行业因政策转型力度加大、需求增速后续显着回落、成本压力上升、过剩产能投入持续导致景气难以显着提升预期,从而压制估值提升;与历史类似阶段相比,不排除进一步悲观预期下估值会继续明显回落,建议关注新兴行业和消费等结构性机会。四月份,考虑报表披露和行业短期景气度较好,低估值的银行、煤炭有色、工程机械、水泥、房地产等行业可能有阶段性反弹。
A股各行业估值将总体维持高度发散状态,传统行业分类下的行业超额收益差异将显着缩小。即金融、地产和其他主要投资周期类行业低估值状态中短期将继续维持;以消费类和新兴行业为核心的板块估值将继续高位震荡。
周期类行业因政策转型力度加大、需求增速后续显着回落、成本压力上升、过剩产能投入持续导致景气难以显着提升预期,从而压制估值提升;与历史类似阶段相比,不排除进一步悲观预期下估值会继续明显回落。考虑行业景气和估值安全性,我们建议在投资周期相关行业配置上关注中西部房地产、银行、高速公路、铁路运输等行业下跌空间相对较小,但难以有趋势性机会。
尽管稳定增长行业相对PB创历史新高,但在景气继续确定性向好的促进下,相对PE仍可能有上升空间。结合国内消费的结构变化、绝对PE估值等因素,我们认为与中低端消费关联度较高的中西部和二三线的零售、中药、家电、食品饮料等行业将显示出业绩推动和估值提升兼具的超额收益机会。
作为经济调结构的主要方向,以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低碳经济、节能减排等为代表的新兴行业正在从概念转为现实需求,将推动电子、信息、设备制造、材料等行业相关公司获得估值提升为主的超额收益机会。我们给出了各类新兴行业相关股票的集合和估值。
4月份是年报季报集中披露期。我们认为估值较低,业绩超预期概率较大的造纸、家电、化纤、服装、电子、汽车、零售、食品饮料等行业内可能有短期报表行情,这种机会更多地是从自下而上把握公司。
核心假设:二季度GDP季调后环比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平稳,外贸出口后续显着回落;流动性后续趋势继续趋紧;主要商品价格环比继续有所上升。个人来看,房地产投资或新开工增速很可能在二季度继续保持高位甚至环比加速,这可能导致部分投资品行业短期的反弹机会。
金融工程:股指期货推出中期有利大盘股
通过比较海外市场推出股指期货前后的市场结构变化特征,我们发现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短期内超级大盘股并没有明显收益。从台湾、韩国、香港等新兴市场看,超大盘股短期表现基本与市场走势一致。从美国市场看,超级大盘股走势基本与标普500一致。从日本市场看,推出日经225期货后,超级大盘股明显跑输日经225指数,但除超级大盘股之外的其他大市值股票表现要好于其他股票。从香港市场看,超级大盘股与恒生指数走势基本一致。
从较长时期看,在股指期货推出半年内,大盘股表现比较好。从海外市场表现看:美国市场、日本市场的大盘股表现比较好,韩国市场大盘股表现不好。在股指期货推出半年后,美国市场、日本市场的中小盘股票跑赢大盘股,韩国市场大盘股表现与市场基本一致。
考虑到前期大盘股表现一般,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短期内大盘股即便没有超额收益,也不会落后市场。从长期来看,随着机构投资者占比的增加和基于股指期货为工具的投资策略的多元化,大盘股会跑赢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