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技术基本成熟 三网融合要争取多方共赢

2010-4-30 11:0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年初,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决定。会议明确指出将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中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 
  
“但截至目前,中国电信业并没有向广电全面开放基础电信业务,广电业也没有向通信业开放所谓的节目运营权,即IPTV和手机电视的集成播控业务。”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日前在“2010中国无线网络融合大会”上表示,电信业依然处在运营产业链的边缘或从属位置。 
  
如何才算三网融合 
  
目前,中国电信市场已经进入到了全业务运营的新时代,全业务运营也为企业带来了实现网络融合、业务融合的新机遇。 
  
国家有关三网融合的政策也为广电和电信业务实现相互融合描绘了美好的前景。但网络融合的动力不是一个行政命令,而是要看是否能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同时还要看是否存在一定的用户需求与业务发展需求。到底三网融合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呢? 
  
被誉为“中国互联网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认为,实现以下四个目标就意味着融合的成功,否则就是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首先是通过电信网的改造提升,形成融合的网络来提供各种电信和广电业务。要通过网络的提升与改造,而不是电信网再建广电的网来提供广电的业务,那是重复建设,不叫三网融合。 
  
其次是通过对广电网的改造提升,形成融合的网络,提供各种广电业务和电信业务。 
  
再次是鼓励技术创新,形成信息产业价值链,改善电信、广电运营管理水平,提高竞争力。现在电信行业,国内三个电信运营商都面临着资费在不断下降,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局面,我认为通过网络融合的技术,可以部分地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要更方便、更快捷地提供新型的综合业务,满足用户对综合业务的需求。因为任何一个改造,任何一个技术的进步,最终检验是是否受用户欢迎,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 
  
固网资源是无限的,它的业务却在萎缩,移动资源是有限的,它的应用是无限的。只有固网和移动融合才可以优势互补。 
  
“中国电信一直在进行转型,却转型出很多增值业务,但没有出现重量级的业务。现在惟一的重量级业务就是视频业务,这将有可能补偿运营商由于电话业务丢失所损失的市场份额与收入。”韦乐平认为视频业务是传统的固网运营商的重要出路。 
  
视频业务不仅是固网的出路,而且也是移动网重要的方向。据美国最新研究显示,2014年全球将有5亿多人为移动视频业务付费,将比2008年的人数翻5倍,渗透率将达到8.5%,收入160亿美元。相对而言,我国目前全国的网络视频的收入大概就只有13亿元。 
  
三网融合之困 
  
网络融合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业务控制层面,即通过IMS(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来进行网络的融合。在IMS这个架构方面,法国电信、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BT(英国电信公司)等国际知名的运营商都已经开始部署这样一个架构。 
  
去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也迈出了进军这个领域的步伐,尤其是中国移动的步伐比较快,规模比较大。 
  
但三网融合却面临很多挑战。“体制挑战已经成为三网融合的最大障碍,我国目前只是用行政手段来迫使电信与广电进行网络融合与业务融合,很容易形成扯皮局面。所以怎样来协调两个不同属性的行业和机构的竞争目标和利益需求,需要高超的管理智慧。”韦乐平表示。 
  
运营体制中传统的广电业有6000多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怎样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实体并非易事。采用强有力的行政干预在短期内是有效的,但从长远看,过分的行政干预不利于法制社会的建立,出台一部电信法将是三网融合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另外,三网融合涉及到三种完全不同的行业商业模式:广电业是低价的、包月的;互联网是低质低价的,尽管发展蓬勃,却没有带来收入;电信网是高价高量的,却不能长期持续。因此,我国长期垄断经营的广电业和市场化的电信业如何在统一的市场监管下,展开适度竞争是一个全球谁也没有预料过的课题。 
  
从视频内容的重要性来看,“内容为王”的说法有一点道理,可以吸引人的注意力,但是还要下功夫做好各种盈利性更好的连接型业务才是三网融合能够取得市场成功的关键。 
  
三网融合的技术挑战也不容忽视。韦乐平认为技术上面临严峻挑战,一是标准工作滞后,没有统一行业标准可以借鉴,导致封闭性,造成产业链分割和高昂成本代价;二是网络和业务平台容量和结构的扩展性挑战;三是大规模开放大容量、高码率的视听业务对于现有网络和业务平台的容量和结构将形成很大挑战,还有组播能力的挑战以及服务质量方面的挑战等。 
  
对于有线电视网而言,如果要尽快提供诸如话音和数据这样的双向通信业务,根据目前的可用技术,除了接入网不同以外,骨干网和城域网也应该改造成与电信网大致相同的架构,这样有线电视网也会面临上述同样的挑战。 
  
三网融合的梦想由来已久 
  
网络融合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电信界、IT界几十年梦寐以求的目标,也是刘韵洁这样的老一辈通信专家追求了一生的理想。 
  
上世纪70年代,网络融合只是一个概念,电信业就是一个业务提供一个网,建立了七八个网。因此冀望一个综合业务网,没有成功。 
  
上世纪80年代基于ATM(异步传输模式)技术,也是这个目标的一个继续,但是也没有成功;90年代因特网在我国蓬勃发展,又想通过一个网络提供任何业务,因为保证不了一些实质业务的质量也没有成功。于是又提出NGN(下一代网络),第一个定义是分组的一个网,第二个定义就是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所有的业务,把广播电视视频业务包括进去,这个概念又是一个融合的网。可见,网络融合是几代人梦寐以求追求的一个理想,融合的水平也在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提升。 
  
但推进三网融合的目的是形成更大范围的跨行业适度竞争局面,绝不是简单的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的价格战,必须注重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 
  
除了要解决大规模视听业务网络技术、视频技术、存储技术、安全技术等难题外,特别要努力开发融合类新业务以及解决跨行业交叉领域的技术业务问题,国家也应为之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和倾斜。 
  
“因此要实现三网融合,最重要的是政府去引导电信运营商、引导广电运营商如何避免重复建设。还要市场驱动,有所为、有所不为。广电网对广电的业务是有优势的,如果我们电信运营商也要做是不会成功的。相反,广电要想把电信的业务进行代替也是风险很大。所以,我认为大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来争取共赢的局面。”刘韵洁表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