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港“一卡通”试水
2010-4-6 0:5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林振强
“过去3年时间,全国物流园区的数量增加了226%。”根据相关机构的调查统计,近年来国内物流园区建设迎来高峰期。然而,除了占地面积和投资金额屡创新高外,各地新建物流园区在管理水平、运营模式等方面,似乎并没有出现太大突破。
国内物流园区建设,已经走到了从粗放走向集约、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关键时期,这时急需一些新的改变和探索。3月18日,包括宁波港、传化物流基地在内的浙江省14家物流企业,在杭州共同签署了一项试点协议。这些企业要参与实施的项目叫做:物流园区港区“一卡通”工程。
浙江试验
“这是一次好的尝试,但具体实施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试验。”浙江传化物流投资发展部部长俞建刚对记者说。
使用“一卡通”后,各园区间、园区和港区间的信息将可互联互通。“目前,‘一卡通’已在传化物流基地等物流园区开始试点,但由于涉及的方面较多,实施方案还在制定中。”俞建刚介绍说,浙江省运管局作为这一项目的主管部门,也在就方案积极收集意见,更加具体的方案估计很快就会出台。
“一卡在手,畅行园区”,这是浙江推出“一卡通”要达到的效果。据了解,园区港区“一卡通”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以电子标签(RFID)卡为载体,各园区港区一方发卡,其他园区港区车辆进出卡口就可以通用;二是园区港区信息系统尤其是信用信息互相联网。
“运输车辆只要凭一张卡,就能自由进出浙江省内的物流园区,关于这辆车在其他物流园区的信用信息也可以通过软件系统立即查询到。”中国轻纺国际物流中心有限公司综合部叶经理介绍说。他所在的中国轻纺国际物流中心和义乌市交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分公司是“一卡通”软件最早的试点单位,通过近一年的试运行,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货运车辆进出物流园区,都需要司机进行登记,而这些登记的资料其他园区无法共享,车辆穿梭在各园区中要重复登记,较为烦琐。尤其在车辆通行高峰期,还会因为登记而造成堵塞,如果通过一张卡可以让他们的信息在各园区间共享,就减少了这样的麻烦。
更重要的是,“一卡通”还可以使货运车辆在运营中更加规范,避免“骗货”、“黑货”的发生。叶经理表示,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都会通过“一卡通”系统查询到,一旦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全省物流园区都能查询到,对类似行为就有了相当大的威慑力。
信息互联
对于物流基地信息基础和标准统一的建设,浙江省一向比较重视。据了解,目前浙江已与全国16个省市(区)开展了物流信息共建协议,在其去年5月发布的“关于推进全省交通物流基地建设的意见”中,还特别强调要争取实现港区、园区、公司“一卡通”。
据浙江省运管局唐小明介绍,根据协议,物流基地参与实施车辆卡“一卡通”、统一RFID卡作为“一卡通”载体,安装ISO18000-6B标准的读卡设备,车辆所有者可自行选择办理车辆卡的物流基地。实施“一卡通”,对于物流园区和港区来说,并不麻烦,并且可以更好地推进各物流基地之间的信息对接与互通,打破信息壁垒,消除信息“孤岛”,还可以提高企业和车辆信用追溯能力,减少各物流基地对单车重复发卡所提高的经营成本,更大程度地提高车辆进出各物流基地的效率,提升行业管理能力。
“其实,现在各地建设物流园区时,对信息化都很重视,有的地方还建立起了自己的物流信息平台,但在彼此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上,似乎还尝试的不够。”宁波市物流规划研究院主任戴东生表示,标准不统一和互联意识的缺乏,让大多数物流园区很“孤立”。
“通过‘一卡通’,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戴东生认为,以宁波港为中心,以RFID智能卡和园区港区信息系统互联为主要手段的园区港区“一卡通”工程,虽然在功能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对于打破物流园区彼此独立封闭的模式,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驱动发展
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已成为未来不可逆转发展趋势,在这种浪潮下,物流园区似乎已经超越了地域限制,面对的客户资源也更为广阔。例如,浙江传化物流就在在萧山、宁波、苏州和成都建立了四大物流基地,并建立起了全国连锁经营模式。传化物流之所以能实施连锁复制,是因为随着市场发展,客户有相应需求,同时也是因为自身拥有一整套物流基地标准化体系。
实行“一卡通”后,信息和资源共享下的浙江各物流园区,是不是也会在管理和服务上将渐渐变得更为统一化呢?
从浙江物流园区港区“一卡通”工程参与试点的成员来看,除了宁波港和浙江物流电子枢纽,其他成员都为浙江省交通重点扶持物流基地。“这样选取,一方面应该是考虑到与宁波港的区域位置,另一方面可能是为了更好地保证试点的质量。”戴东生分析说。
按照规划,至2020年,浙江物流业将建设22个物流园区、80至100个物流中心,以服务于浙江省30个产业集群和70多个交易量在100亿元以上的商品市场。与一些地区力推物流园区项目不同,浙江更看重的是现有资源的优化整合,正如浙江省运管局局长张平平所言,“目前迫切需要具有较强组织集约功能的物流基地的有力支撑。”
在戴东生看来,被列为重点扶持物流基地的企业,基本上发展较为成熟,可以保证“一卡通”正常运行。从这个角度说,入围企业已经有了一个“标准”,他们的一些经验和措施,也可让其他园区借鉴。
此外,在客户资源上,不同物流企业间也可能进行分享与合作,从而使相互之间更加紧密。“随着信息的相互开放,自我为中心的局面会慢慢改变,但如果要使更多资源得到共享,还需要在如何统一协调上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