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启动“扎营计划” 民营物流业第一阵线隐现
2010-5-10 11:0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这个毗邻广州市西南角的小镇曾和广州、佛山、石龙三地并称为广东“四大名镇”,但它现在又像回到了改革开放初期,重新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到处都显示着人工建设的痕迹。
在这里,德邦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德邦物流)正在建设一个总面积达13万平米的物流运作中心,这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公路物流外场转运中心,这较它原先的广州东平外场物流吞吐能力提升了2.5倍,德邦物流希望它成为华南新的运作中心。
陈村运作中心仅仅是德邦物流巨资打造“扎营计划”的第一步,据本报了解,德邦物流已制定计划,拟投入5亿元,对自身物流运作中心进行整体规划,将在全国范围内优化物流运作中心的选址与提升货物吞吐能力,提高物流运营响应速度与服务质量。
开始为客户“着想”的民营物流企业并非只有德邦物流,华宇物流已于去年年底推出“定日达”服务,而远成物流则推出了自己的“新干线”服务。。。。。。德邦证券交通物流行业分析师郑庆平认为,“物流政策密集公布将加速物流需求的释放,第三方物流业的黄金周期或将来临”,从追求业务量到把自身作为供应链的一部分,提升管理、服务质量,国内民营物流业第一阵营正在浮现。
扎营计划
在陈村的国通物流城园区,一排排标准化物流仓库已基本建成,蓝底白字的“德邦物流”四个大字随处可见,而众多的工人仍在忙碌,库区内已树立各个目标地的标牌,显示了德邦物流即将迁场于此的形态。
“我们确实在实施‘扎营计划’,这也是我们致力于做专业化、规范化、精准化物流公司目标的一部分,真正做到‘承载信任,助力成功’的服务理念,全面提升德邦物流的时效,成为中小企业物流的有力合作伙伴”,德邦物流运营副总裁崔维刚回应本报。
据他透露,2010年,德邦物流将对国内6大核心区的物流营运中心的规模与选址进行战略重置,该计划总投资达5亿元之巨,以期达到更高效地服务客户企业。而陈村项目仅仅是第一步,近期还将实施华北中心、深圳中心、中部中心、西南中心的“重置与提升”。
“将华南物流运作中心由东平外场迁到陈村一期中心,将使我们的货物日吞吐量达1.2万吨,月吞吐量达到31万吨,较东平外场提升2.5倍;对珠三角300多个营业部中的240多个营业部的物流里程都会缩短,每天缩短短途中转里程1200公里,每天节省总体短途中转运行时效60多小时,月均提高1800多小时,将会极大的降低公司的运营成本”,在德邦物流陈村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中这样描述。
德邦物流在业界素有“稳健”之称,与发家东北的“佳字号”物流企业天地华宇(已被TNT收购)、佳吉物流、佳宇物流(已被耶路集团收购)、佳加物流(已与通成物流合并)以加盟方式扩张不同的是德邦物流一直以“自建网点、自购货车、自培员工”为特色,专注零担物流,不买地,不建楼,坚信“走对了路就是最快的速度”。
以这种稳健状态发展的德邦物流多年来一直在华南仔细经营,经营业绩多年以来一直稳稳坐在华南“老大”的位置,似乎并不能引起业界的关注。
但它却是国内物流业界出名的“贵公司”,它的报价相比国际巨头、国内同行都要高出10%-20%的水平,但德邦的客户却是最多的。在去年物流企业纷纷出现利润率大降甚至亏损的状态下,德邦继续保持了60%以上的增长。
“德邦物流有战略,这是崔维星的最大贡献”,华安物流一位高管评论,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学专业的崔维星在国内是物流业少见的 “科班出身”的人,崔维星较早关注到服务品质,在改变国内物流业“品质低下,战略缺失”方面颇有建树。
但自去年以来,这个“稳健的大叔”似乎正一改常态,开始提速。2009年,提出“三大战役”,即由南向北运动,从珠三角到长三角进行扩张,并于去年10月将管理总部由广东迁至上海;今年则提出了“扎营计划”,全面提升全国范围内德邦物流核心物流运作中心的选址与规模。
“陈村地处珠三角的中心和广佛都市圈内,是广州、佛山、番禺、南海交通交汇之处,地理位置优势非常明显,同时毗邻京球高速、京珠高铁以及新广州南站”,德邦运营副总裁崔维刚说,华南运营中心入驻陈村能够提升我们的服务效率与质量,同时也大大节省了我们的成本,利国利民。
“我们一直在做一些促进行业标准化服务的探索,像我们的统一公司形象,精准卡航等概念,都为业界所学习”,崔维刚说,有很多物流公司采取了紧跟德邦物流的方式运作,“很快会有大批物流企业云集陈村,东平外场就是这样,我们走到那里总会有大批物流企业跟进”,但他并不担心,“他们学到的只是皮毛”。
第一阵营
零担物流,特指一种介于整车物流和快递之间的物流模式,服务对象以中小企业为主,每票货物重量在50~500kg居多。零担运输企业将不同托运人的货物拼车运输,零收整发。
零担运输处于物流业的低端,但“越是粗放的行业越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崔维刚说,“德邦平均每公斤的货运价是1.4元,2009年销售额是13亿,我要运多少货才能达到13亿?涨一分钱和降一分钱变化实在太大了。所以我们在2004年就实施了精准卡航,实施提升服务和效率的管理战略。”
实施管理提升的企业并非只有德邦一家,远成物流总裁黄远成表示,将在今年开通50条“新干线”,所谓新干线,就是采取像客运班车一样的定时、定点开行,发送货物,实现“准时准点、定时定班”。
而出售给TNT的华宇物流也在此前提出了“定日达”服务,并已在全国铺开了600多个网点的布局。它的宣传口号“说到做到,定日必达”也同样体现的是高效、精准物流服务的理念。
这些实施精细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的企业似乎正基于此抢先挤身于零担物流业第一阵营,它们也因此获得了资本与国际巨头的注意,荷兰TNT以1.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宇物流,新时代集团则收购通成物流,而据本报了解,德邦物流也正在引入战略投资者,但德邦方面对此并未回应,德邦物流内部人士说,“正在谈,尚不能公布细节。”
以华宇物流、德邦物流、通成物流、佳吉物流、远成物流组成的国内零担物流业第一阵营已然形成,但这些销售额均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相加,所占据的市场份额仍然不足2%,相比之下,以前五大零担公路运输公司垄断了美国60%的市场份额的产业格局,中国零担物流业仍处于初级阶段。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期共同公布的《2009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200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96.65万亿元,同比增长7.4%,2009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6.08万亿元,同比增长7.2%,与GDP的比率为18.1%。
“如果占到GDP的1%,就是百亿元的规模”,华宇物流CEO徐水波说,“中国的公路运输市场至少有5000亿元的份额,天地华宇希望先做到100亿元的目标。”
而现在,这些精细化管理的“先行者们”又赶上了好时候,2009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物联)常务副会长何黎明表示,经过3个多月的调研,中物联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递交了40条建议,包括税收、大件运输、工商管理、土地等十大方面。但由于政策实施涉及税务、财政等国家多个部门,因此细则的颁布还需要政府部门研究决定,并有望近期陆续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