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物流天下全国物流信息网! | 广告服务 | 服务项目 | 媒体合作 | 手机端浏览全国客服电话:0533-863476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数字云物流让您寻求物流新商机!
智慧物流让您的物流之路更畅通!

搜索
首页 >> 经济形势分析

他要在“融城”战略中打造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2010-5-26 1:4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作为娄底市寄予厚望的生产要素聚集地、项目建设主阵地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娄底经济开发区历史地站在了对接融入长株潭、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潮头浪尖。如何结合实际,加强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对接,承担起市委、市政府所赋予的重要责任和使命?5月13日,记者采访了娄底市经开区管委会主任罗孝贵。 
  娄底经济开发区是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经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审核公布的省级开发区。下辖两个街道办事处,管理区划面积96.91平方公里(含涟钢),其中开发规划面积51.98平方公里,管理人口11.62万人。园区位于娄底城区北部,紧依母城,紧邻涟钢。在长株潭“两型”社会示范建设中,市经开区已纳入了“昭山示范区水库示范片区”,其中起步区5平方公里。国道主干线上瑞、二广高速公路与洛湛、沪昆铁路均在此交汇。娄涟、娄湘、娄宁高等级公路、省道S209线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娄益衡、娄长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离黄花国际机场仅9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捷。
  自2003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市经开区累计引进项目117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64.59亿元,开工建设工业项目68个,已建成投产项目58个。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6.8亿元,其中2009年实现工业产值40.8亿元。今年一季度,该区完成工业产值10.16亿元,同比增长62.37%,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93亿元,同比增长65.23%;实现财政总收入9881万元,同比增长190.0%。初步形成了薄板加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先后被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基地”、被省人民政府列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十大“千亿园区”之一,薄板及深加工产业集群被列为全省十大“千亿元产业集群”之一,太和电子信息产业园被授予“省级电子信息产业园”。
  如此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辉煌的建设成果,让罗孝贵主任对成功对接融入长株潭,在“融城”战略中将市经开区打造成我市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满怀信心,也备感压力。在“3+5”城市群建设中,娄底市委、市政府意欲立足比较优势和现有基础,打造产业高地,着力将娄底建成“三基地、一中心、一枢纽”,即能源原材料基地、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文化与生态旅游休闲基地、区域性商贸集散与物流配送中心、中西部交通枢纽。娄底经开区将朝着娄底市委、政府确定的这一目标,根据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总体规划,在以下五个方面加强与长株潭城市群的对接:
  1.紧跟形势,加速思想观念对接。罗孝贵说,扶持一个特区,在中国实践当中已证明是成功的,我市经开区7年多的实践也证明是很有成效的,极具发展前景。这更要求开发区人以务实作风调结构转方式,起到示范、排头兵作用。但要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梦想和追求,无论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还是招商引资任务的完成、项目的落地等都还有一个艰难的过程。罗孝贵认为,观念更新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是第一位的,开发区就是要求观念更新,体制机制更灵活,应是最讲求效率,讲究抓住机遇的。目前,我国的很多政策往往是一段一段的,过去了一晃就是几年十几年,如何抓住有利时机争取资金、项目支持,对开发区人的要素要求是最高的。在对接融入长株潭的所有对接中,观念的对接最重要,也最难。
  面对要素流动的聚集机遇、产业调整的升级机遇、区域发展的政策机遇、先行先试的改革机遇,娄底经济开发区将以抢抓机遇为己任,按照两型社会资源集约和环境友好的要求,加快开发建设步伐。娄底区党委、管委会要求全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认真学习沿海地区敢闯、敢试、敢干的先进理念,清除小农意识、封闭意识、狭隘意识等观念障碍,增强融入意识、开放意识、服务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强化环保理念、节能观念、绿色概念,主动接受长株潭的辐射,积极参与“3+5”城市群的合作与发展,使思想和行动紧跟“两型”社会建设发展的节拍。今年,娄底市经开区就准备分2期,由主要领导带队,组织人员到发达地区学习,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第一批外出学习人员已于上星期赴广州中山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考察。
  2.锐意创新,加速政策机制对接。一是加强政策研究。已经成立专门的政策研究班子,专题研究中央和省里关于“两型社会”建设的产业发展、资金支持等政策,为娄底经开区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和“两型社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二是积极争取省、市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对娄底经开区给予相应政策支持;积极争取省、市在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优先安排。三是以长株潭的制度建设为参照,认真清理区内现行经济发展的政策规定,努力缩小与长株潭在市场准入、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人才流动、技术开发、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政策落差,推动与长株潭全方位的政策对接。四是重点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产业优化、科技创新、土地管理、投融资、对外开放、财税、城乡统筹及行政管理等十大改革创新,在操作层面上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壁垒,努力形成体制机制优势。五是抓好环境创新,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进一步理顺行政职能,简化项目入园审批程序,建立项目首问责任制、政务公开制、行政审批全程代理制,要求市、区两级职能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意见》要求,真正实现“办事不出园”的服务目标,以优秀的服务手段和措施来吸引薄板深加工和配套生产企业在基地内的积聚性发展;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构、大服务”的模式,形成一套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在加强生产环境建设的同时,高标准、高质量的抓好生活环境建设,以人性化的理念服务企业,服务员工,解决入驻企业的后顾之忧。
  3.突出重点,加速特色产业对接。创新产业发展思路,用“借鸡生蛋”的理念作好产业发展文章,根据“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和经开区实际,市经开区确定了“123”的产业发展思路,即“做大1个产业集群,打造2个基地,发展3大产业”。一是做大薄板深加工及配套产业集群。经开区将以汽车板、电工钢项目为龙头,拉长薄板深加工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汽车板、电工钢产业;以三一中兴液压、华南煤机、新野等先进制造企业为基础,着力培育钢铁配件、工程机械、机车及电机一体化先进制造体系,大力发展先进机械设备制造产业;以旭阳钢构、天柱钢构等企业为基础,大力发展钢材剪切配送、轻钢结构件、天然气管道、钢压型瓦、钢夹芯板、屋面板、标准厂房墙体等薄板建材,大力培育钢结构与薄板建材产业;以五江碧波尔、星源电器为龙头,大力发展家用电器、电工电器及零配件产品生产,大力培育电器及零配件产业。目前,娄底市经开区已经集聚了各类薄板深加工及配套企业42家,建成投产2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家,2009年实现产值22.1亿元,今年一季度的增幅更是达到100%以上。二是打造商贸物流配送基地和休闲、文化、旅游基地。依托娄底火车东站扩能改造、沪昆铁路口岸及海关、商检中心建设为契机,以大汉物流园、涟钢物流中心、湘中商贸物流中心等物流项目为基础,打造辐射中南地区的商贸物流配送基地;围绕水府示范片区两型社会建设规划,以水府庙水库风景区和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为基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型园林城市和旅游、渡假、休闲基地,打造“长株潭”的“后花园”。三是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健康产业)三大产业。市经开区起步较晚,劣势明显,要想在对接融入长株潭的过程中迎头赶上,就只有错位发展,相互配套。如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制造产业中,我市就要扬长避短,独辟蹊径。要以金华特种汽车及底盘、大丰和电动汽车项目为基础,大力培育专用(特种)汽车整车及零配部件产业。6月份,珠海大丰和电动汽车项目即可进入整车生产阶段。以广东捷磁、众一手机等企业为基础,发展先进储能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硬质材料、新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电子信息产业;依托健缘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高档精密仪器、治疗类和IT医疗设备制造产业。同时,发挥本地药材资源优势,吸引中高端医药生产和贸易公司落户园区。逐步形成以高新中医药产品加工提取和尖端医疗设备制造产业为核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形成与“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又有自身特色的产业支撑体系。
  4.创优平台,加速基础设施对接。一是突出抓好交通枢纽建设,着力拉近与长株潭核心区的空间距离。将积极争取尽快把“娄益衡”高速、“娄长”高速纳入建设日程,拓宽娄涟高等级公路,加快娄底火车东站扩能改造和铁路、海关、商检口岸建设;二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互联、共享和应用,全方位拉近与长株潭的时空距离。三是着力加强城市化综合规划,拉开城市骨架,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各种基础设施的整体功能,以节能、降耗、治污工程为载体的生态环保建设对接新型城市化,开发沿河风光带,提高绿化率,以崭新的城市姿态对接长株潭。
  5.强化合作,加速智力技术对接。一是全方位与长株潭三市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加强干部挂职锻练、共建示范基地等形式,学习先进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水平,为对接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打下人缘基础。二是加强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等长株潭高校的对接合作,引导企业通过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中心或共同开发新项目等方式加强合作,为企业培养、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和提供技术支持。三是制定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优惠政策,吸引和聚集专家教授、学术带头人、博士生、研究生等高端人才到园区企业从事科研工作,推动产业改造升级。四是建立人才供需预测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工作。力争引导区内企业每年培养100名左右高素质经营管理者,100名科技带头人,200名专业管理骨干,200名专业技术骨干以及1000名技能型人才,为建设两型社会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加强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由娄底经济技术开发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创建一个薄板产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扶持薄板配套加工和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提升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薄板深加工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在采访最后,罗孝贵给记者描述了一个经开区的远景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力争形成年产值400亿元的薄板加工产业、200亿元的机械制造产业、200亿元的氢能电器产业、200亿元的其他产业,朝着全区工业产值1000亿元的目标奋勇前进,力争建设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将娄底经济开发区真正建设成为“思想解放的先行区,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新兴产业的集聚区、经济增长的高速区、和谐美好的新城区”。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